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時間推動著周圍世界有序運行,但時間的起點始於一個偶然事件!

時間推動著周圍世界有序運行,但時間的起點始於一個偶然事件!

地球上的日夜交替非常規律,所以我們的身體便培養出了相應的生物鐘,太陽射出來的最後一道霞光被我們的視網膜捕捉,使我們的生理節奏開始運作,這是大腦開始分泌褪黑激素,它會警示我們的身體準備睡覺。然後,迎著清晨第一束晨光,褪黑激素停止分泌,我們的血壓下降,體溫回升,心跳加速,開始了新的一天。

在宇宙的進程中,我們的一生短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我們要清楚,我們需要適應時間進程中越來越長的間隔。通過現在的精確測量技術得出,現在地球繞太陽一周所用的時間是365.256366天,太陽射向地球的太陽能有大部分被反射回太空,或者被塵土和雲層吸收,餘下的照射著地球使萬物正常運作。溫帶海洋氣溫的升降,每年極地冰川融化和再凍結,陸地和海洋植物中葉綠素的季節周期都能直觀讓你感受到這一點。

當然這些循環都依附於更大的地球周期,比如說洋流,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完全循環現象,已經持續了大約4到16個世紀。

當地球繞著地軸自轉時,它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稱為「米蘭科維奇循環」,這都是由於大約每10萬年發生一次的冰川時期造成的。然後還有碳循環,植物從空氣或者水中得到碳,植物腐爛之後,碳進入土壤和海洋沉澱物,或者作為排泄物被排除在食物鏈之外,通過火山噴發或者海平面下降,這一周期通常要花數百萬年。這些進程在地球形成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之小,正如我們在整個宇宙進化中扮演的角色。

為了一睹時間那無垠的邊界,我們必須找到牽引整個宇宙循環的動力,最權威的理論稱,宇宙是由空間中偶然的一次爆炸形成的。

大爆炸的理論認為,在大約137億年前,宇宙從極端高溫高密的一個點起源,隨著體積的膨脹和溫度的下降,以質子,中子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的物質首先結合形成氘氚氦等較輕的元素,隨後進一步冷卻形成恆星,在恆星內部合成碳,氧硅鐵等更重的元素,再拋射到周圍形成行星,最後在如地球這樣條件適合的行星上演化出生命,成為目前的宇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時空 的精彩文章:

20世紀初愛因斯坦發表了4篇文章,徹底改變我們對光的認知!
兩種方法力助天文學家尋找系外行星,首顆系外行星在40光年外!

TAG:宇宙時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