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花間詩人」溫庭筠:出來混,麻煩守點規矩

「花間詩人」溫庭筠:出來混,麻煩守點規矩

「花間詩人」溫庭筠:出來混,麻煩守點規矩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

「花間詩人」溫庭筠:出來混,麻煩守點規矩

中國有句老話:「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職場有職場的準則,考試有考試的紀律,即便人與人的交往也有很多約定俗成的秩序和禮節。規矩無時不在,亦無處不有,只不過有些是寫在紙上的,有些是需要記在心裡的。

古往今來,不乏漠視規矩者。然而他們卻往往以一時之自在,換來長久之禁錮。被譽為「花間詞派」之鼻祖的唐朝才子溫庭筠即是如此。他不缺才華,不缺名作,不缺貴人的賞識,亦不缺上升的通道,但他卻依然處處碰壁,以至於「終生不得志」。究其原因,除了受到過宮廷鬥爭的波及,更關鍵的問題其實出在他自己身上——


辜負恩人——拿助學金吃喝嫖賭

溫庭筠是唐初宰相溫彥博的後代,只不過到了溫庭筠這一代,家世早已衰微。溫庭筠天資聰穎,從小就表現出很強的文學細胞和音樂細胞。《舊唐書》中說他「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艷之詞」。《北夢瑣言》中說他「才思艷麗,工於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古有曹植「七步成詩」,而溫庭筠能做到「八叉手而八韻成」,足見才思之敏捷!

溫庭筠才華橫溢,自不必多說,但他卻並不是個讓人省心的孩子。

溫庭筠從少年時期就喜歡跟一幫紈絝子弟廝混在一起,吃喝嫖賭,放浪形骸,當然也留下了不少「花間艷詩」。當時,他的表親姚勖(xù)很賞識他的才華,贈予他大量錢帛,意在支持他好好學習,考取功名。誰知,溫庭筠一轉身就把這些錢帛花在了尋花問柳上。拿助學金吃喝玩樂,於古於今,都說不過去。

「花間詩人」溫庭筠:出來混,麻煩守點規矩

果不其然,姚勖得知後,火冒三丈,把溫庭筠痛揍一頓後趕走了。

這件事一傳開,對溫庭筠的名聲帶來了很壞的影響。後來,溫庭筠屢不及第,溫庭筠的姐姐就覺得這跟姚勖當年把他揍了一頓有關,有一次姚勖去溫庭筠姐姐家做客,溫庭筠的姐姐便揪住姚勖不放,一邊哭一邊埋怨他。姚勖回去後,越想越氣,結果鬱結成疾,不久便離世了。

無視紀律——熱衷幫人考試作弊

據史料推算,溫庭筠將近40歲才開始參加進士考試,此後十多年,他參加了很多次考試,但沒有一次中第。

儘管如此,溫庭筠的大名卻早已震徹大唐科舉圈。因為他還有個奇葩的技能——幫人作弊

要知道,唐代的科舉考試是相當嚴格的,考生進入考場,不但要脫衣搜身,坐席之間還要設置隔離物,傳卷子是很難的。但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之下,溫庭筠竟然屢屢「為鄰生假手」,還獲得了「救數人」的綽號!

「花間詩人」溫庭筠:出來混,麻煩守點規矩

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科考,考官特意安排他坐在簾前單獨考試,由考官直接監視。考試中,只見溫庭筠奮筆疾書,不一會兒就交卷出場了。但事後考官才知道,「私占授者已八人」,溫庭筠在他的眼皮底下已經順利幫八個人完成了試卷。由此看見,溫庭筠的作弊技藝已經出神入化。

可惜,他幫過的人中有的已飛黃騰達,而他自己卻一直考到五十多歲都沒能中第。

不得不說,自作聰明的人,到頭來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不通人情——多次給宰相拆台

雖然總考不上進士,但溫庭筠倒也不愁找工作。常跟他喝花酒的哥們兒中有個叫令狐滈的,他的父親是當朝宰相令狐綯。於是溫庭筠就在令狐宰相家打秋風,待遇還相當優渥。

當時,唐宣宗喜歡聽流行歌曲《菩薩蠻》,宰相令狐綯欲投其所好,但又怕自己填的詞拿不出手,便請溫庭筠代筆填詞,並一再囑咐不要泄漏出去。可是溫庭筠完全不以為然,沒幾天就把代筆之事傳得沸沸揚揚,搞得令狐綯很沒面子。

論才學,溫庭筠確實高出令狐綯不少,溫庭筠也以此沾沾自得。有一次,令狐綯向他請教「玉條脫」典故的出處,溫庭筠告訴他,典故出自《莊子》,然後又畫蛇添足地說了一番話,大意就是:《莊子》又不是什麼生僻高深的書,這您都不知道啊?看來,您在工作之餘可得多看點書了。

「花間詩人」溫庭筠:出來混,麻煩守點規矩

這還不算,溫庭筠又在背地裡譏諷他,說「中書省內坐將軍」,意思就是,令狐綯學問太差、不能服眾,根本不配坐在中書省里當宰相。

還有,由於令狐這個姓氏比較罕見,所以只要有同音姓(比如姓胡)的人來投靠,令狐綯都會跟他們敘為同宗。於是溫庭筠寫詩挖苦道:「自從元老登庸後,天下諸『胡』悉帶『令』。」

人際交往,也是要講規矩的。率性耿直不算缺點,但整天擠兌自己的提攜之人,換誰誰能受得了?果然後來令狐綯直接上奏,稱溫庭筠:有才無行,不宜與第


不知敬畏——在皇帝面前逞能耐

唐宣宗喜歡舞文弄墨,所以一開始對溫庭筠還是挺有好感的。但有史料記載,溫庭筠後來把皇帝也給惹急了。

宣宗有一次微服私訪,在驛站里遇到了溫庭筠。溫庭筠見皇帝衣著光鮮,忍不住冷嘲熱諷道:「看你穿得像模像樣的,大概是個司馬、長史之類的官兒吧?」宣宗搖頭不言。溫庭筠又繼續問道:「莫非是縣尉、主簿之類的小官?」宣宗告訴他:「皆非也!」回宮後便下令把溫庭筠貶到方城去當縣尉。

「花間詩人」溫庭筠:出來混,麻煩守點規矩

起草任命書的時候,中書舍人裴坦很為難,考慮許久,終於寫道:「孔門以德行居先,文章為末。爾既早隨計吏,宿負雄名,徒誇不羈之才,罕有適時之用。」文章寫得雖好,但你太放蕩不羈了。


擅作主張——監試改變判卷規則

咸通六年(865年),55歲的溫庭筠命運得到一次轉機——他受到提拔,出任國子助教。並於第二年,以國子助教身份主國子監試。

曾在科場屢遭壓制的溫庭筠,終於當了一回主考官。於是他自作主張,改了玩法——他不看考生身份,只看文章內容,並選出了自己覺得最好的三十幾篇文章,張榜貼了出來,並稱讚道「聲調激切,曲備風謠」。此舉觸動了很多「關係戶」的利益,而且由於張貼出來的文章不少都是諷刺仕途官場的,這下可把宰相惹火了,直接把溫庭筠貶官到地方。而離開長安不到一個月,他就在抑鬱中離世了。

「花間詩人」溫庭筠:出來混,麻煩守點規矩

這位千古奇才的人生遭遇,令人感到可悲。因為他本心不壞,只是行事方式有些出格,說到底,就是過於自負——自負到淡漠規則,自負到目中無人,自負到無所敬畏,正如紀唐夫為他提的那句詩:「鳳凰詔下雖沾命,鸚鵡才高卻累身。」

無論你是誰,出來混,就要守點規矩。因為沒有人為你的任性買單,除了你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些年 的精彩文章:

宋之問:有才無德能活幾集?
孟浩然:如果那一天,我沒diss面試官……

TAG:那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