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具禪理的一首詩,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讀!
寺院,作為古代社會的佛教場所,它與詩人也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其中蘇軾與寺院的交集可以說在唐宋詩人中具有典型性。據統計,蘇軾存世的2700餘首詩歌作品中,光詩題保護「寺」「院」「僧舍」等字的作品就有140餘首。並且蘇軾兩次被貶均因為無處居住而寓居於寺,他曾在《送參寥師》詩中以「閱世走人間,觀身卧雲嶺」表露自己以通過寺院體驗來實現自我領悟的智慧。
蘇軾的佛家思想,也因此深入到了他的大量詩詞里,使得這些詩詞,充滿了禪理。其中,最為著名的應是蘇軾在遊覽廬山期間,於西林寺牆壁上留下的著名詩作《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今天向大家推薦的一首詩,相比較《題西林壁》可以算是非常冷門了,但其隱含的禪理,卻時刻啟迪著古今讀者的心智,這首詩便是蘇軾的《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黃州,對於蘇軾來說,雖然是他的貶謫之地,但這裡也是蘇軾在文學創作上成為巔峰之地。黃州的貶謫生活,歷練了蘇軾,也成就了蘇軾,正如蘇軾在他《自題金山畫像》中說:「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蘇軾在黃州所創作的大量文學作品中,其中便有《琴詩》。
我們看這首詩,蘇軾首先通過一個假設,一個設問,向人提出了琴聲與匣子的關係:「假如說,琴聲是從琴上發出來的,那麼,這琴放在匣子里,又為何發不出聲音呢?」然後再通過另一個假設,另一個設問,向人提出琴聲與指頭的關係:「假如說,琴聲是來自彈奏者的手指上,那麼為何不就在您的手指上去聽呢?」
至於蘇軾兩次假設,兩次設問的答案是什麼,蘇軾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引發讀者去深入的思考,至於答案是什麼,便在於讀者反覆思考後,隱含在了詩的禪理中。
我們會得出一個啟示:一件事情的發生與發展,都不是單獨可以完成的,而是由多個因素相輔相成的。正如詩中所說的琴聲,如果沒有這琴,就自然無法聽到美妙的琴聲,如果沒有彈奏者的手,那也自然無法聽到美妙的琴聲。而這點和佛家的禪理也不謀而合。
在佛家看來,人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事物與事物之間,都存在某種聯繫,只有發生了某種聯繫,才得以存在,即佛家所謂的緣起生滅說。緣起一剎那,因緣和合。因為緣起,故而有琴聲。而琴聲是琴與琴指,兩者相互作用的結果。
綜觀蘇軾的《琴詩》,他以佛偈的形式,傾吐了對人生的深入思考。然後啟迪我們:任何人,任何事的成果,都是客觀條件和主觀能動性,都是兩者相互結合的結果。你從中讀出了什麼呢?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李商隱最絕望的一首愛情詩,最後一句悲傷至極!
※蘇軾最扣人心扉的一首詞,寥寥幾句就令人嘆惋不已!
TAG:慶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