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歐洲的「社會創新」指的是什麼

日本:歐洲的「社會創新」指的是什麼

歐洲創新指標(2016年)中最好的5個是瑞典、丹麥、芬蘭、荷蘭和英國。從地圖上來看,這些國家集中在北海和波羅的海沿岸,其規模正好與加利福尼亞重合。可以說,這是一個有望超越矽谷的歐洲創新地區。

一提到「世界範圍內的創新」,想必不少人會立刻想到矽谷吧?不過,接下來的兩次,我將介紹一些關於歐洲的情況。

理由有三:(1)此處所說的「歐洲」主要指歐盟(EU)成員國,但是整個歐盟地區都在推行創新政策;(2)雖然他們的創新政策及制度有別於美國及日本的創新政策及制度,但其目的都是為社會和公民創新,跟日本一樣,都有諸多社會問題有待解決、都據此開展了創新;(3)如今,除了在矽谷開展創新之外,創新還成了一種可擴散到世界各地的經濟與管理活動,其中重要的一環便是歐洲。

區域「創新生態系統」的興起

奧勒松大橋全長16公里,從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一直延伸到瑞典,穿越此橋約需一個小時。隆德市是瑞典南部斯科納地區的核心城市,如今全球目光均聚焦於此,這是因為歐洲最大的中子利用研究項目ESS(歐洲散裂中子源)工程正在建設中,計劃於2019年完成。隆德匯聚了號稱世界最強的質子直線加速器和世界各國研究所與超級計算機之間的數據管理機構,食品、醫藥、醫療、IT等各個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亦在此持續推進。

這些機構緊鄰隆德市政府和隆德大學,正在形成一個巨大的「創新生態系統」(區域生態系統)。但是,這裡的主要著眼點不在於科學技術,而在於整個地區的「社會(社會結構)創新」。該市以「創新隆德」為口號,旨在將其打造成為一座讓年輕人為之奮鬥的全球性知識經濟中心。最先進的研究和開發不是在偏遠地區進行,而是在城市裡圍繞著人類與社會的關係而開展。

基於這一思路,以社會和經濟發展為目標,定位於創新,並期待企業(索尼愛立信曾經把總部設在隆德,至今這裡還有索尼移動通信的辦公室)、大學、市政機構和公民參與其中,這正是歐洲先進地區創新的基本形式,而隆德市及周邊地區可謂其代表性的存在。

從此處沿東北方向行駛約1000公里,就到了與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相鄰的埃斯波市。該市也在推行區域性的創新生態系統「EIG(ESPO創新園)」。

創新主體是埃斯波、阿爾託大學、諾基亞等全球性企業、中小企業和創業公司等。埃斯波市作為諾基亞主場廣為人知,但諾基亞退出手機市場後其前景曾令人擔憂。然而,憑藉該地區積累的知識資產、以大學為核心的網路資源,埃斯波市持續發展,為北歐創新基地凝聚起大量人才和資本。

世界最富庶的地區

這些區域的創新生態系統誕生的背景是怎麼樣的?

就國家而言,歐洲任何國家在經濟規模上都比日本小。但是,若把歐盟作為一個整體,其GDP(國內生產總值)則超過了中國(2015年),基於購買力平價來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地區(雖然存在英國脫歐這個問題)。和日本一樣,歐洲製造業和出口強勁,中小企業的佔比居絕對優勢。因此,德國「工業4.0」這種生產創新成為國家性問題,隨之而來的對創新商業模式的期待日益增加。

由於中小企業數量眾多,以歐盟為主體,其實務組織——歐盟委員會(EC)和歐洲地區委員會等地區政府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歐盟每年都會公布具體國家的創新排名,並試圖主導創新政策。

創新基礎是過渡到數字化社會。「展望2020」是歐盟的科學技術創新政策(包括ICT相關的研究和創新項目在內,預算共計770億歐元,於2014生效)。其目的有三個:(1)創建卓越科學;(2)提升行業領導力;(3)解決社會問題。

各國都知道,歐洲的創新需求是在對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痛苦回憶中誕生的。他們認識到,社會和經濟創新的可持續發展對維護地區和平是不可或缺的。這點與美國在軍事領域加大研發投資力度不同。

不過,現實中問題也很大。歐盟各國的產業形式、經濟狀態和政治形勢等迥異,可以說在諸多方面尚未統一步調。

譬如在德國,私營企業的力量更強大。在這種情況下,促進歐洲地區創新的推手就是瑞典和芬蘭此類「優等生」。他們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通過政府、企業和員工的配合,來推行創新政策。

在一個國家的封閉環境和框架內,創新不可能只在一個企業內部實現。歐盟委員會提出的「開放式創新2.0」是一種新模式。它把政府/公眾、大學/教育機構、企業/行業和公民/用戶相互關聯起來,以公民和用戶為主體,對社會和區域產生影響。

所謂開放式創新(1.0)是指向其它公司公開本公司技術(Inside-Out)或者將外部知識引入本公司(Out-Inside)進行開放性研究和開發,但最終卻促成了企業之間的知識產權交換、研發效率的提高、企業利用知識產權獲利。反之,「開放式創新2.0」則「通過構建多元化相互關係(四方創新)來實現各種社會目標」。

歐洲的矽谷

歐洲創新指標(2016年)中最好的5個是瑞典、丹麥、芬蘭、荷蘭和英國。從地圖上來看,這些國家集中在北海和波羅的海沿岸,其規模正好與加利福尼亞重合。可以說,這是一個有望超越矽谷的歐洲創新地區。

這些國家的社會成本高昂,而創新在減少社會成本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創建一個無現金社會。在歐盟地區,瑞典的勞動力成本是保加利亞的十倍以上,該區無現金化效果極佳。在日本,向無現金化社會轉型的進展緩慢,兩成的GDP仍然依靠現金流動。在另一方面,瑞典的該比例不足2%,無現金化社會轉型迅速。

今後,這個地區很有可能成為社會創新的中心。例如,「未來中心」和「生活實驗室」等「場所」的擴大,正是其中的案例之一。未來中心是源於歐洲政府的一種空間,承擔著展開社會創新跨領域對話和形成社會創新政策的職能。生活實驗室是一種基於上述方案的手段,旨在連接城市、地區共同體與公共空間,促使公民與顧客聯合進行社會實驗和共同創造。目前,歐洲地區有近400個生活實驗室。這一浪潮也正在波及日本。

提倡創新型管理模式的企業

歐洲企業在創新社會和經濟中會採取何種管理模式呢?答案是「創新型管理模式」。

創新型管理模式是一種滲透到組織流程和組織文化中的創新實踐知識,是實現企業創新的一種手段和方法。

例如,芬蘭的森林產業和造紙產業以通過數字化打破商業模式為契機,早就將創新型管理政策作為一個行業來重視。在上述「地平線2020」報告中,指出「中小型企業創新型管理能力不足是影響經濟的重要障礙」。在瑞典和芬蘭,授予學生「創新型管理」碩士學位的大學為數不少,配備CIO(首席創新官)的企業數量也在增加。

在法國,有一個把CIO組織化的「巴黎CIO俱樂部」正積極開展各種活動。擔任創新政策部長和CIO的人群中,女性參與者眾多。這種趨勢不單出現在歐洲,還出現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被世人認為是創新型管理模式的一大進步。

歐盟主導創新型管理模式的另一個背景,實際上是保守的文化和社會。據說日本人喜歡新鮮事物,能夠毫無顧忌地暢快接受新產品和服務。但是,歐洲有所不同,要考慮如何融合重要傳統和先進文明。因此,社會創新便成為動力。

在另一方面,雖然日本人對於新事物具有靈活性,但在創新型管理過程中卻躑躅不前。有人指出,日本企業存在一種拒絕變化和迴避不確定性的趨勢。由此,培育新業務的空間被扼殺。可以說,日本企業並未利用社會和文化的潛力。在開放式創新2.0、多元化和女性就職等方面,歐洲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啟迪控股內刊《啟迪觀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啟迪創新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TAG:啟迪創新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