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說的「濕」是怎麼一回事?
近幾天,朋友圈最火爆的莫過於成都的「海」,
一方面,小蹄子被網上爆出的段子狠狠地娛樂了一把,
一方面,又隱隱擔心。
這暴雨過後的滿地潮濕,
將讓本來就寒濕重的四川人民更加難受,
困頓無力,頭昏腦脹,關疼痛,全身僵重,
感覺像生了一場大病,
其實,這都是中醫說的「濕氣」惹的禍。
壹——什麼是濕?
濕是指外界濕邪入侵人體,或體內自身水液運化失調;
濕證分為外濕和內濕兩種;
外濕:指外界因素引起的濕證,多與季節氣候、居家環境等有關。如冬季、陰雨天氣、久居寒濕之地、長期水上從業…
內濕:指體內自身的濕證,往往是由於脾失健運,水液運化功能障礙引起。
一般,外濕容易引起肌表經絡之病,而內濕容易引起臟腑之病。
貳——引起濕證的常見原因
1.季節氣候:中醫認為脾是運化水濕的,喜燥而惡濕。夏季雨水多,悶熱潮濕,容易損傷脾臟。
2.飲食習慣:中醫認為飲食結構中長期多肉少菜,喜吃生冷食物(如冰糕、凍果汁),最易損傷脾胃,致其消化吸收功能停滯,內生濕氣。
3.生活方式:長期吹冷空調,熬夜,不愛運動等也是濕氣橫生的一大因素。
叄——濕證有哪些表現?
親,如果您有以下2-3種表現,說明濕證已經找上您了,趕緊做個小測試,給自己診斷一下吧。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 中,
中醫最怕濕邪。
濕是最容易滲透的,
且濕邪從來不孤軍奮戰,
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
濕與寒一起叫寒濕,與熱一起叫濕熱,
與風一起叫風濕,與署一起叫署濕。
濕邪不祛,吃再多的補品和藥品都如同隔靴撓癢、隔山打牛。
肆——如何祛濕
1.改善居住環境:平時應注意保持室內環境的乾燥、通風散氣,可在家中定期使用除濕器。
2.調整飲食結構:不挑食、不偏食,五穀雜糧、蔬菜瓜果、蛋肉魚雞…樣樣都吃,但切忌暴飲暴食。天氣再熱,不貪涼;心情再好,不貪杯。多吃紅豆、綠豆、薏米、冬瓜等祛濕的食物。
3. 改變生活方式:不熬夜,早睡早起;夏季少吹空調;不直接睡地板上;洗完澡後及時擦乾身體和吹乾頭髮。
4.運動祛濕:中醫認為「動則生陽」,運動可以暢通氣血,平衡陰陽,活絡身體五臟六腑,加速濕氣排除體外。
5.拔罐祛濕:拔罐是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病方法。拔罐祛濕主要通過物理刺激和負壓,人為造成毛細血管破裂淤血,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瘀滯,達到祛濕氣、調臟腑的作用。
一般,中醫認為濕氣較重的人,一周拔罐一次,效果良好,但具體需要拔多少次則因人而異。
6.艾灸祛濕:艾灸火力溫和,是很好的健脾祛濕方法。常用的祛濕穴位有承山穴、陰陵泉、中脘、天樞、脾俞、足三里、解溪穴等。
艾灸時間:腰腹部每穴30-40分鐘,腿部穴位15-20分鐘,一周艾灸2-3次為宜。
7.泡腳祛濕:泡腳祛濕適用於體內濕氣不重,或者預防濕氣侵襲的人群。每天晚上睡覺前,用艾葉、藏紅花、乾花椒等泡腳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但泡腳需注意:泡腳時間不宜過長,15-20分鐘為宜,泡到全身微微出汗最好;水溫不宜過高,40℃左右;水位在剛好淹沒內踝上四橫指(三陰交)的位置最佳。
親們,從現在開始,咱們一起祛祛濕吧!
歡迎關注十口蹄子
TAG:十口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