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跟隨18世紀英國馬戛爾尼使團的隨行畫家,體會百年前中國人的衣冠舉止!

跟隨18世紀英國馬戛爾尼使團的隨行畫家,體會百年前中國人的衣冠舉止!

從18世紀開始,西方就在十分認真地觀察中國。他們畫了大量的畫像、拍攝了大量的圖片,並將其帶回了西方,讓西方人看見中國是什麼樣的。作為馬戛爾尼使團隨團畫家的助手,亞歷山大在從澳門到北京的往返旅行中,創作了大量反映當時中國風土人情的畫作,隨後在歐洲引起轟動。這是西方畫家第一次如此詳盡的觀察和描繪中國的風土人情,也是將中國描繪得如此充滿神奇浪漫色彩和異國情調的最後一個時期。

據1900年在巴黎出版《威廉·亞歷山大為「停滯的帝國」所描繪的景象》一書的裴雷菲特稱,他一共收集到2000多幅複製品。本書收錄了亞歷山大僅有的兩本著作《中國的服裝》《中國人的服飾和習俗鑒賞》中的繪畫作品、搭配的文字研究內容及一些罕見的單張版畫。兩本著作合併出版,這在國內外均為首次。

以下轉自一位讀者: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國政府想通過與清王朝最高當局談判來開拓中國市場,同時搜集情報,於是派馬戛爾尼使團訪華。這次訪華的過程中充滿各種禮節的衝突,無不顯示出大清王朝的自大、虛偽和無知,而結果的失敗,更是使中國失去了主動接觸工業文明的機會,並讓英國和歐洲從看清了中國「紙老虎」的真面目。

馬戛爾尼使團中,有一位26歲的畫家威廉·亞歷山大。他跟隨使團於1793年6月來到澳門,隨後經過舟山、渤海灣、熱河,覲見皇帝後返回北京,之後經過黃河、揚州、場景、杭州、舟山、定海,1794年1月從廣州離開中國。他沿途畫下所見到的人物、建築和各類場景,配以小段文字說明。兩百多年後,中國人把它們作為國外研究中國的史料,編輯出版了《西洋鏡:中國衣冠舉止圖解》。

1.不帶感情的繪畫內容

威廉·亞歷山大著重於記錄,所以力求所畫內容之廣、細節之精,並沒有多少感情成分在裡面(藝術成分我不好說,我也不懂),從所畫人物幾乎全無表情大概能看出。

我大致梳理了一下他所畫的內容。他的確不辱使命,在短短的半年內觀察了中國的方方面面。

人物:

貴族及其附屬、皇帝、官員、仕女、僕人、侍從、衙役、為使館人員服務的商人、士兵、虎威之師、火繩槍兵勇、步兵、騎兵、旗手、全副武裝的士兵、穿著常服的士兵、一群士兵、普通民眾、僧侶、祭拜者、送葬隊伍、掃墓人,縴夫、漁民、推車人、農夫、拾糞的孩子、更夫、商販、鐵匠、米販子、賣煙桿的小販、賣檳榔的小販、搬運工、船工、馬車夫、轎夫、流浪音樂家、理髮師、書商、賣食品的女人、乞丐、戲劇演員、雜耍演員、伶人、武生、手藝人、皮影戲演員、交際花,婦人兒子(和僕人)、繞紗線的婦女、船家女、一群孩子,擲骰子的農民和水手、鬥鵪鶉的人、避雨的人,受刑(枷刑、杖笞、箭刑)的人、受審的犯人

建築:

官員住所、石舫、軍事基地、墓地、寶塔、小神廟、舟山港、天津附近的城堡、揚州一景、蘇州橋、牌樓、接待使館人員的臨時建築、小布達拉宮、長城、北海、通州風光、雷峰塔、紫禁城黃牆

船:

官員遊船、旅船、商船、漁船、戰艦,駛過斜坡的船、航行中的船、穿過水閘的船、出海的船

2.貶多褒少的短評文字

我依次整理了一下威廉·亞歷山大的文字中主觀評價較多的部分。

中國的船隻和港口:

航海不專業,把指南針視為神物加以供奉。

港口是通向外面的窗口,很少配置武器。港口的軍事設施沒有攻擊力,因為中國海軍船隻都沒有配置火炮。

船隻樣式很少,因為中國人不願意創新,僅僅依賴過去的經驗。即使有廣東人了解歐洲船隻的高超技術,也不願意對船做出任何改進。

軍隊和士兵:

中國的士兵這次真的是丟大了人!士兵在亞歷山大的畫里大多一副呆板的樣子,外國使節和官員來了就穿上禮服,敲鑼、點炮仗、列隊恭候。而那號稱「虎威之師」的服裝簡直就像是滑稽戲演員穿的!不知道馬戛爾尼使團看到時有沒有笑出聲……

亞歷山大很容易看出這個國家的軍隊是多麼不堪:

「同歐洲士兵相比,中國軍隊開始衰敗,缺乏勇氣,毫無軍紀,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士兵耀武揚威。」

「士兵大部分的時間無所事事,只有在上級視察、突然召集檢閱或其他緊急行動時,他們才會把武器裝備擦得鮮亮,擺放得整潔有序。」

「士兵服裝臃腫,不利於行動,軍事訓練時十分不便。遠遠看去,他們的服裝十分精美甚至英氣逼人。然而,近看便會發現,他們的甲胄還比不上棉布做的被子,上面布滿金屬薄片,裝飾較多,給人一種看起來很好的假象。」

「中國軍隊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令人敬畏,他們很軟弱,也不像西方士兵那麼有勇氣。」

「中國軍隊紀律鬆弛,優勢僅僅體現在數量上,這完全不能彌補軍事戰術和勇氣的缺失。士兵的服裝笨重,南方的一些服裝甚至帶有刺繡的里襯,令人呼吸困難。」

「火繩槍粗製濫造,槍口處竟然有分叉。令人震驚的是,儘管已有手藝精湛的匠人做出與西方相媲美的毛瑟槍,但中國政府仍在使用這種笨重的武器。」

「其實連中國人自己也承認,藤木盾牌上的可怕獸面不過是為了想嚇跑敵人,它們並沒有像表面顯示的那麼兇猛。這個步兵營操練時的姿態也很奇怪,像江湖藝人翻跟斗一樣疊成一團蹦來蹦去。出征時,它們代表天、地、月亮、五行、蛟龍、神龜……」

「八旗騎兵給人的感覺十分平庸和不正規,根本就不像是英勇善戰的士兵。英國使團看到騎兵,除了送信和協助皇帝狩獵,就沒有其他的用處了。」

底層人民:

亞歷山大筆下的中國底層人民,可憐、可鄙、可笑、可嘆。

可憐之處,比如挨鞭子的縴夫,以及「可憐的縴夫主要吃米飯,如果用油炒過的菜,或者有動物內臟之類的,即使油都有臭味了,他們也會覺得太奢侈了。」「中國的農夫和勞工……主食一般都是煮熟的大米,肥肉或鹹魚對他們來說,已經是美味佳肴了。」

可鄙之處,比如「中國人非常沉迷於遊戲,只要他們有一副牌或一些骰子,他們就可以玩起來。……中國法律允許丈夫隨意買賣妻兒,如果丈夫貪財,妻兒就可以被置於危險境地。」

最大的可笑之處是他們無處不在地競相觀看洋人。另外還有跟著馬兒拾糞的孩子,「這想想都人人覺得滑稽」。

亞歷山大驚嘆於中國男女老少都抽煙,八到十歲的孩童也抽煙,「更難以置信的是,對這種新引進的事物原本反感的中國人會在三個世紀中,將抽煙變成了一種習俗。」他還對女性的裹腳習俗發出感慨:「裹腳後,女性便不能自由地活動自己的肢體。這種行為不應該被效仿。」

至於中國的女性,亞歷山大沒什麼好印象。看他用的詞:「面無表情,相貌也不好看」「舉止粗野、表情呆板」「上了年紀舉止很不優雅的農村婦女」「船家女沒有束腳,也不穿鞋子。有的船家女還會像男人那樣抽煙、嚼檳榔。」他就說了她們兩句好話,一是說仕女的服飾漂亮,二是畫了一幅「適婚的美人」(他畫的可一點都不美)。

也不是一無是處,亞歷山大提到,中國農村使用的耬「讓使團成員欽佩不已」,中國運河的活力「令人驚奇」。他是很敏銳的,這兩者是傳統中國農業文明和經濟發展的縮影。在那一刻,它們還在輝煌;而英國人下次帶著堅船利炮來的時候,它們便岌岌可危了。

3.我關於抽煙和好奇心的一點想法

亞歷山大畫筆下競相觀看洋人的民眾,就是魯迅後來寫的看客,已經成為一種文化類型的代表人物。我對他們的好奇心有一點思考。我發現了兩種(或者是三種)好奇心。

一是行動者的好奇心。《少年維特之煩惱》裡面的一段論述。我手邊沒有這本書,我記得大概意思是有了好奇心人們才會去探索。我在網上搜到這樣一句話:「如果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慾為動力,就不可能產生那些對人類和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創造。」(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這種好奇心的特點是能夠促成有結果的行動。當然,除了正面的,也有「好奇害死貓」的負面結果。

二是看客的好奇心。意外搜到一段話,來自托馬斯·曼《綠蒂在魏瑪》,描述魏瑪小城因為《少年維特》的綠蒂的原型來了而沸騰的事:「無論如何,從下面這些擁擠的群眾身上可以看到,他們具有某種比普通的好奇心更高尚的東西,表明我們的居民同民族最關心的事情有著樸素的聯繫,表明一個擁有精神生活的社會是多麼令人感動……普通群眾,根據他們天生的原始信念,看不起精神方面的東西,然而當他們看到它對他們有用時,他們也就用他們唯一懂得的方式向它表示敬意,我們難道不會因此感到高興嗎?」這裡把好奇心與精神生活聯繫在一起,好奇心反映了民族共同的精神興趣。這裡說得很高尚,然而魯迅筆下那些看殺頭的人,不也是同樣的好奇心嗎?

或許有一點不同,那就是無論是魯迅筆下的還是亞歷山大畫中的看客,他們都是麻木的。他們共同的精神生活沒有實質,即使你把它定義為「民族性」,也無甚解釋,一片空虛。這本《西洋鏡》給了我一點靈感:隨處可見的看客和抽煙者,讓我聯想到這種好奇心和抽煙的機制是相似的。

抽煙時,尼古丁會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給人帶來愉悅感。但抽完後不久,多巴胺就減少了,人又覺得沒精神,於是又想抽一根。麻木的看客在殺頭場景和洋人面孔上尋找的,就是一點從別處很難尋得的刺激和娛樂;跟抽煙上癮一樣,看了又看;也跟抽煙一樣,在精神上不留痕迹,在行動上沒有作為。

當然,我不是說抽煙和麻木者的好奇心之間有什麼因果關係,更合理的解釋是它們是同一個原因的結果。

4.最後提一下這本書的製作

128大洋。裝幀太不聰明,較長的畫因為跨頁使得部分夾在書脊里,根本沒法看。

轉自書香里的花言果語

全副武裝的士兵

中國步兵中的虎威之師

旗手

和尚

中國婦人和她的兒子,旁邊有僕人伺候

中國官員和他的秘書

圖片出自《西洋鏡-中國衣冠舉止圖解》【英】威廉·亞歷山大 著,趙省偉、邱麗媛 編譯,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洋鏡1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典園林鑒賞,一組精美的古典園林老照片!

TAG:西洋鏡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