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青藏高原,甘做科學研究苦行僧
科技日報記者 楊雪
「過了日喀則就沒公路了。我們的解放牌卡車沿著被軍車壓出的路,慢慢往前晃,最怕過河。」86歲的孫鴻烈院士聲如洪鐘,給科技日報記者講述著近半個世紀前、他所經歷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過河時很容易陷在河裡動不了,全車人就得下河推車。要穿著鞋,否則紮腳,上岸後只能濕著凍一天,晚上住下了,再用熱水燙燙腳。」
從1973年到1976年,從西藏東部的林區到西部的荒漠,孫鴻烈已經記不清在哪、推了多少次車。回憶起野外考察的4年時光,他甘之如飴。他說,當時科學院系統對探索青藏高原這片未知土地有著熱切的嚮往,一說上西藏,大家都很興奮,爭著去。
去年8月,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拉薩部啟動。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希望科考隊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艱苦奮鬥、團結奮進、勇攀高峰的精神。幾十年來,正是這種精神,感召著幾代青藏科考人,在缺氧、高寒、惡劣的環境下,甘做科學研究的苦行僧。
苦中有樂,勇攀世界屋脊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網站上的所長致辭里有這樣一句話:「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孫鴻烈院士介紹,青藏高原占我國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對其在科學層面的認識一片空白。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科學家曾在青藏高原開展過一些零星的研究,但非常有限。
「當時,能查到的文獻都是零零碎碎的,而且都是英國的。國際上高度關注青藏高原,而我們自己卻沒有做多少工作。」孫鴻烈說,「為了給國家爭光,給民族爭氣,1973年,中科院組織了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由我主持工作。」
野外工作,啃壓縮餅乾,喝水壺裡已經涼掉的水,就是一頓午飯;晚上跟老鄉買點牛糞燒火做頓飯,然後搭好帳篷,鑽進鴨絨睡袋,就是一覺。野外考察最好的歸宿是能住到部隊的兵站或地方的運輸站上,「一個大房間里有雙層大通鋪,大家把自帶的鴨絨被往上一鋪,一個挨一個就這麼睡了,一層能睡十幾個人。」孫鴻烈院士說。
去年,孫鴻烈去藏東南考察地質災害時專門坐車走了走墨脫公路。他說,1974年,從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徒步走到墨脫,他們用了三天時間。第一次青藏科考的科學大發現,是老一輩青藏科考人用腳步丈量出來的。
然而,這種工作模式,沒人叫苦,甚至沒人覺得苦。中科院青藏所姚檀棟院士趕上了第一次青藏科考的「尾巴」。70年代後期,還是學生的他第一次上青藏高原,就深深地迷上了盤踞於世界屋脊之上的壯美冰川,立志一輩子研究它。「出野外除了工作,剩下很多時間可以背單詞,而且有美景相伴喲!」姚檀棟出野外時免不了得扎帳篷睡在冰上,但他寧願把這些經歷當作「公費旅遊」。
姚檀棟的青藏科考生涯正好跨過了改革開放的40年,從汽車加徒步到飛機加越野車,從人工收集數據到衛星遙感,從鐵鍬鏟子到無人機無人船……得益於輔助工具的進步,青藏科考的效率大大提高,但主要工作還得靠人,而且有些工作只能靠人。比如,做冰川研究,就要取冰芯,就得能登上海拔6000米以上的冰川。任憑設備更新換代,做冰川研究必須上冰川,始終沒有商量的餘地。
2016年7月,阿里地區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冰崩災害。研究顯示,青藏高原的變暖幅度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我們急需了解這其中的變化過程,提出應對方案。」姚檀棟常強調。目前,姚檀棟的博士生胡文濤正在針對阿里冰崩建立模型,每次去冰崩現場都得在野外住十幾天。
胡文濤曾是清華大學登山隊隊長,大三時在學校聽了姚檀棟的講座後,立志「追隨」。「當時就是被姚老師勇攀高峰的精神召喚過來了,這個高峰不僅是實實在在的冰川,還是科研事業上的追求。」胡文濤覺得,在青藏高原這片熱土上,自己能把興趣和事業結合起來。
團結協作,共譜青藏之歌
在青藏高原上做科研,沒法「獨善其身」。
野外考察講究團隊作業。比如,採樣、測量需要同伴配合;夜宿野外,湊在一起能提高安全性;如果不小心掉進冰縫裡,也有人能拉一把。當然,這些日常只是一方面,協作更多體現在學科之間的結合。
孫鴻烈感嘆,這輩子學知識最多的時候,就是野外考察的那4年。當時,整個青藏高原沒有任何科學記載,對土壤、植物、昆蟲、地貌、水文、冰川、氣象等要一一摸底。「搞土壤就經常要結合植物,我特別願意跟他們學植物,筆記本上都用拉丁文記錄植物名。」他說,植物和土壤、水文和地貌等各學科之間互相結合,大家互相學到了很多,後來從青藏高原「走出」不少院士。
科考隊從1973年進藏時的40多人,發展到1976年已經400多人。回來經過3年總結,於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出版了34部、共43本文獻,分類很細,比如植物志就出了5本。「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對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影響的綜合研究」於198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30年後,一個「飛來橫獎」給了姚檀棟乃至中國科學界一個驚喜——有「地理學諾貝爾獎」之稱的維加獎,一百多年來首次頒給了中國人。但在姚檀棟看來,這次得獎,說明國際同行認同中國科研人員在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上的整體研究水平。「這是一個群體效應的結果。」他說,中國科學家對青藏高原的研究論文數量和引用率近年來穩居世界第一,中國科學家在青藏高原環境變化的研究也處於國際第一方陣,這個獎是團隊實力的體現。
現在,姚檀棟從孫鴻烈手裡「接棒」,擔任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隊長。他說,這次綜合科考以揭示環境變化機理、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為科學目標,聚焦青藏高原及其輻射的周邊區域,關乎全球30多億人的生存與發展環境。在我國青藏高原研究已世界領跑的基礎上,新一代青藏科考人肩上又多了一份服務「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和使命。
專家點評
科研人員在青藏高原上從事科學研究,是受著一種精神的感召與鼓舞的。幾十年來,這種青藏精神到底是什麼,並沒有具體、統一的提煉和總結。個人以為,青藏精神,從科研人員的科學人生來看,是一種艱苦奮鬥、勇攀高峰、為國爭光的精神。他們紮根青藏高原,研究青藏高原,為心中的「中國科學夢」而奮鬥。
從科學認識論來看,對青藏高原的科學研究是中國科學家自己走出的一條「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路,是一條求真務實的科學道路。中國科學家把青藏高原視作「地球村」的一部分,即地球第三極,來研究青藏高原對全球氣候環境變化的作用,為地球科學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點評人: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高登義)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陳小柒
審核:管晶晶
※科學家發明天然除草劑;一歲女童腹中取出18顆鋼珠
※以「帽」取人,敗壞學術風氣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