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天文大潮

天文大潮

天文大潮 - 概念

天文大潮(Astronomical tide),太陽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時期(即朔和望時)之潮。由於海洋的滯後作用,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後一天半左右,即農曆的初二、初三和十七、十八日左右。蒴、望如遇月近地點,其引起的潮汐振幅則更大。

天文大潮屬正常的天文潮汐現象,它的周期是18.6年,可以提前幾年作出預報。

天文大潮 - 成因

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決定的。月球雖比太陽質量小,它的引潮力卻比太陽高約2.17倍。 每當月球移動到和太陽在一條直線上,兩天體的引潮力就會作用於同一方向,海水的漲落必然增大。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初一、十五漲大潮」的原因。

天文大潮 - 危害

風暴潮或咸潮

天文大潮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引發災害,在某些特定環境下會構成水害,如汛期江河水滿時遇到天文大潮頂托造成洪水難以退卻;如果天文大潮遇到颱風登陸前後會暴發風暴潮;如果江河水位低,海潮上溯範圍擴大,咸害程度加重,則形成咸潮。

海水倒灌

在江河水位較低的情況下,一旦大漲潮,還容易導致海水倒灌,造成居民生活用水困難。2005年陵水大旱,漲潮時,海水倒灌的距離直線達7公里,到達陵水自來水廠的取水管位置,使自來水變咸。許多居民的生活用水只能改用井水或到外地運水,造成諸多不便。

天文大潮 - 例子

2004年廣東江海天文潮

2004年12月13日至15日,廣東各地的江海潮汐,出現當年最大的天文潮,同時伴隨出現強咸潮。造成這次江海大潮的天文因素:一是12月12日,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排成一條直線(朔);二是12月13日,月球與地球相距最近;三是近日地球運行到距離太陽較近的位置。

2011年錢塘江天文大潮

錢江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每當大潮來臨,巨浪洶湧澎湃,氣勢雄偉,潮聲震天動地,如千軍萬馬,橫江翻騰,真有「翻江倒海山為摧」之勢。潮頭一般高1至2米,最高達5米以上,以每秒5至7米的速度浩浩蕩蕩向上游挺進,勢如破竹,蔚為壯觀。

2011年8月31日農曆八月初三,受「南瑪都」颱風影響,錢塘江大潮出現近年來最大潮。海寧老鹽倉百米江堤護欄被大潮打斷,百餘名觀潮客被潮水卷下江堤,20多人受傷。

2011年閩江鎮天文大潮

2011年8月30日,颱風「南瑪都」和一年一度的8月天文大潮同時來襲,水灌馬尾。由於漲潮、海水倒灌加上「南瑪都」帶來的雨水,位於閩江口的馬尾多處出現水患。君竹明渠、磨溪、馬鞍溪等河水水位猛漲,亭江鎮的邢港河由於白眉水庫泄洪,水位漲勢兇猛,建在河邊的閩安古鎮有一半浸在水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知識精選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是如何劃分行政區劃的?
地理順口溜,原來這些東西可以這麼記憶!

TAG:地理知識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