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骨骼也會變老,到醫院做個化驗查查吧

骨骼也會變老,到醫院做個化驗查查吧

概述和類型

骨是一種活組織,它處於不斷地被破壞以及重建中。當處於破壞——重建這種平衡被打亂時,例如,激素變化或飲食改變,將會導致一些礦物質的丟失,而這些礦物質組成了骨的密度及強度。骨密度的降低稱為骨量減少。當骨量顯著減少且易發生骨折時,被稱為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會增加骨折的風險,尤其是髖部,脊柱及腕部。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與年齡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增高,女多於男,高加索及亞洲婦女發病率較高。根據全國骨療法基金會統計,美國有1千萬人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8百萬為婦女)3.4千萬人患有骨量減少,並且患病率有逐年增長的趨勢。

骨質疏鬆症的高危人群並沒有意識到病情。這種疾病沒有任何癥狀直致患者發生骨折,因此被稱為「無聲的疾病」。骨折好發於髖部,脊柱及前臂。很小的壓力就會導致患者明顯的疼痛甚至終生殘疾。如果骨折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理狀態造成患者極度虛弱,各種併發症將會導致患者死亡。

骨主要由I型膠原蛋白及磷酸鈣組成。這種蛋白為鈣化合物的礦化提供海綿狀的纖維網架,使得骨既堅硬又有韌性。骨是一種活組織,它慢慢地持續地更新。這種過程被稱為「骨重建」。破骨細胞溶解膠原蛋白的纖維網架,產生溶骨作用。這一過程中,成骨細胞通過分泌降鈣素和膠原蛋白構建新的蛋白框架。這一框架隨後被礦化形成新骨。這個持續的全身代謝的過程,被稱為骨循環或骨重建。正常情況下,每年每人大約有8-10%的骨進行此種代謝。

兒童時期,骨形成的速度快於骨吸收的速度,骨量不斷增加,約在30歲左右達到峰值骨量。之後,骨形成的速度減慢,骨吸收速度超過骨形成速度,從而導致隨年齡的增長骨量下降。兒童時期攝入鈣及維生素D不足,攝入含類固醇藥物(哮喘用藥),厭食症,不運動,吸煙以及過量飲酒都會增加日後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一些疾病,例如,甲狀腺疾病,庫興氏綜合症,類風濕性關節炎,腎臟疾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以及VitD缺乏都會影響骨健康。骨質疏鬆症家族史的人群或許具有較高的發病風險。

絕經後婦女由於雌激素的降低會加速骨量的丟失。在絕經早期骨量丟失速度最快。根據全國骨療法基金會統計,部分婦女在絕經後的前5-8年里丟失的骨量超過原骨量的20%。而男性睾酮的下降亦會增加骨量下降的風險。

骨質疏鬆症可分為兩種類型: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高發於50-75歲的婦女,歸因於絕經後雌激素的下降。骨中鈣的快速丟失,導致婦女的髖骨,腕骨,前臂骨脆性增加以及發生椎體壓縮性骨折。發生於75歲以上的老年性骨質疏鬆症,歸因於鈣吸收的下降或是Vit-D的缺乏。生活方式的改變,鈣或Vit-D的補給,使用其他的給藥方法降低骨的減少,或許會減慢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發病進程。

繼發性骨質疏鬆症:當骨的溶解大於重建的時候發生此型。男女的發病率相等,發病原因或許與許多功能紊亂有關,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庫興綜合佂,慢性腎病綜合症,多發性骨髓瘤,或是用藥,例如抗癲癇劑,糖皮質激素或鋰。治療原發性疾病或潛伏性疾病對繼發性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具有重要意義。

試驗

試驗的目的是判斷患者是否患有骨質疏鬆症,或者是否具有能夠促進此病發展的導致骨量減少的因素。即絕經或者(並且)荷爾蒙不足,以及具有能夠導致或加重骨量丟失的潛在因素。當有人突然發生骨折時,測試被用來評價骨密度減少或評價骨量。它也被用來監測骨質疏鬆症的療效。診斷性影像學是一種非實驗性測試,用來測量骨礦密度,是骨質疏鬆症的初篩及診斷試驗。

非實驗室檢查

骨礦密度(BMD)測定試驗是鑒別骨質疏鬆症和低骨量的初篩試驗。雙能X線吸收測定(DXA)是BMD測量的最常用的方法。它使用一種低能量的X線去評價髖部及(或)脊椎的骨密度。BMD於未成年人通常被稱為峰值骨量。BMD值低於峰值骨量均值的1個標準差以內時被認為是正常值。低骨量時,BMD值低於峰值骨量均值的1個標準差以上但小於2.5個標準差。而骨質疏鬆時,BMD值低於峰值骨量均值的2.5個標準差以上。

攜帶型的BMD測定儀,被用於藥房及健康會所等地方。被用來測定患者的足部及手指的骨礦密度值。這種測定儀不如DXA精準,但是被用來當做最初的測試儀器。當測量結果為骨密度降低時,應用DXA進行證實。

用來測定BMD及鑒別骨質疏鬆症的其它診斷性影像學試驗,還包括CT,X線及超聲檢查。

另外一種評價骨狀態的診斷性影像學是骨掃描,這種檢查不會混淆骨密度掃描及骨礦密度測定。骨礦密度測試用來鑒別非侵襲性的低骨密度的骨質疏鬆症,而骨掃描是運用核醫學試驗排除其它的嚴重的骨病。這項實驗是將放射性示蹤劑進行手臂靜脈注射。注射後示蹤劑通過血液循環被骨吸收。骨的放射性強度的檢測可以反映出骨部病變,例如,轉移癌,感染,無法解釋的骨痛,或是佩吉特疾病。這種檢測方法與常規的X-線檢查方法相比較,它能夠更早的發現骨部疾病,並且對高頻率發生骨折的患者進行及早的指導治療。

實驗室檢查

血液化驗包括:

★ 血鈣水平 – 骨質疏鬆時通常正常,其它骨部疾病時增高

★ 維生素D – 降低時導致鈣吸收下降

★ 甲狀腺試驗 – 例如T4和 TSH的測定用來診斷甲狀腺疾病

★ 甲狀旁腺素 – 檢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

★ 促卵泡成熟素 – 檢測絕經期

★ 睾酮 – 測定雄性激素

★ 蛋白電泳 –鑒別多發性骨髓瘤產生的異常蛋白對骨的破壞

★ 垂體前葉素 – 增高考慮為骨部疾病

骨標記物血液及尿液的檢測通常能夠評價並檢測骨吸收及重建的程度。

骨吸收實驗

★ C-端肽(1型膠原的C-端肽(CTX)) – 蛋白基質的一個片段

★ N-端肽(1型膠原的N-端肽(NTX)) – 蛋白基質的另一個片段

★ 脫氧吡啶啉(DPD)– 種環狀的膠原蛋白分解產物

★ 吡啶交叉連接 – 組膠原蛋白降解產物,其中包括DPD

骨形成試驗

★ 骨-特有的鹼性磷酸酶(ALP) – 鹼性磷酸酶同工酶的一種;與成骨細胞有關並在骨礦化中起作用。

★ 骨鈣素 – 成骨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組成新骨結構中無膠原部分,少部分參與血液循環。

治療

骨質疏鬆症的預防重於治療。當預防措施不能消除骨質疏鬆症的病因時,應當規律的進行承重訓練(例如行走和阻力訓練),吃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補給需要)以維持食品與藥品管理局規定的日價百分比(%DV),戒煙,適度飲酒,以上有助於降低發病風險。越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病情的控制越好。年輕時達到骨量峰值,在成熟階段中骨丟失少,可以預防或減小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以下情況會增加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風險,骨量減少的人群,已經診斷為骨質疏鬆症的人群(已經發生骨折的人群)。對此有許多的治療方法。通常採用抑制骨質吸收,增加骨的形成,維持骨量,降低骨折次數的治療及管理方法。

骨質疏鬆症患者應當向醫生諮詢適合他們的治療方法,例如生活習慣的改變有助於維持骨量,採取措施防止患者因為跌倒造成的與骨質疏鬆症相關的骨折。有些藥物(例如潑尼松以及其它的糖皮質激素)服用後會造成骨密度的降低,因此,某些藥物的選擇應用及停用應當首先諮詢醫生。

編輯:趙三好 審校:Nicol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檢驗醫學網 的精彩文章:

膿性分泌物,細菌培養竟然陰性!

TAG:檢驗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