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茶器名稱與政治官員的聯繫

茶器名稱與政治官員的聯繫

俗話說:

「器為茶之父,水為茶之母。」

品茶之文化,不僅在茶本身,同樣也在器用具之上。

而古時器具的名稱竟然與官職官場文化相關聯哦

茶爐,也叫茶焙、烘籠,是用來烘乾餅茶並發揮其香氣的籠型器具,多以竹條編成,亦有金屬質地。

宋代稱之「韋鴻臚」

唐·法門寺地宮·金銀絲結條籠子

·「韋」姓取自「韋編三絕」之典故,暗示其為竹木材質,又因「韋」與「圍」諧音,恰合茶爐的籠型特徵,故以「韋」為姓氏;

·鴻臚,原為掌朝慶賀吊之典禮官,這裡取其與「烘籠」、「烘爐」諧音,同時又因茶爐有發揮茶餅香氣之功效,香氣可以營造品茗之氛圍,奠定其基調,暗合禮典章法為為政之基的道理,故以此官職命名;

木待制,名利濟,字忘機,號隔竹居人。

茶臼,即砧椎,用以搗碎茶餅,分茶取用。宋代點茶, 先用砧椎將茶餅搗碎, 然後入茶碾進一步碾末, 再入茶磨磨成粉待用。

宋代稱之「木待制」

·砧以木為之,故以「木」為姓;

·待制原為典守文物之官職,砧椎用以碎茶以待碾磨之用,。用「待制」合其意;

茶碾,用以將搗碎的茶碾成末,其使用已見於唐代的煎茶。

宋代稱之「金法曹」

唐·法門寺地宮·鎏金銀茶碾

·茶碾以金屬製成,,故以「金」為姓;

·「法曹」是司法官吏,,掌刑獄訟事。茶碾由碾槽和碾輪構成,,槽深而峻,輪銳而薄。爵以「法曹」,是因為「曹」、「槽」同音;

茶磨, 用以將出碾的茶末進一步磨成粉。

宋代稱之「石轉運」

·茶磨以石為之,故即以「石」為姓;

·轉運乃「轉運使」的略稱,原是宋代地方行政劃分——「路」的長官,(如蔡襄曾任福建路轉運使),轉運取自於茶磨的運轉功能;

盞托,,用以承載茶盞,類似現在的杯托、杯墊。

宋代盞托多木製,大概取其隔熱與輕便。從遼墓壁畫來看,茶托施漆,且常以紅黑二色。「漆雕」是一種工藝,南宋時期,漆雕中有一種工藝稱為「剔犀」,是用兩種或三種色漆在器物上有規律地逐層積累起來至相當厚度,趁漆未乾時用刀剔刻出雲鉤、香草等圖案花紋,在刀口斷面上可以看見不同的色層。從《茶具圖贊》中的盞托圖來看,布滿黑白相間的雲紋,是一件漆雕盞托。

稱之「漆雕秘閣」

宋·青白釉刻花花口盞及盞托

·盞托以漆雕故姓「漆雕」,「漆雕」為複姓;

·秘閣指尚書省,又可指皇家藏書館。

「閣」、「擱」同音,故名以秘閣,並取「親近君子」之意;

茶盞,宋人點茶喜用建盞,盞色黑而湯色白,是為絕配。

宋時稱之「陶寶文」

·茶盞一般為陶瓷質,故以「陶」為姓;

·寶文指寶文閣,為皇家藏書館。盞、托配套,托為秘閣,則盞當為寶文。又文者「紋」也,指兔毫紋,兔毫紋非常名貴,故稱寶文;

湯瓶,煮水注湯用器。

宋時稱之「湯提點」

宋·鎏金銀湯瓶

·熱水即「湯」;

·提點乃宋代武官提舉點檢的略稱,提瓶點茶,故名以「提點」;

拾壹

茶筅,用以點茶擊拂。

在江蘇武進村前鄉蔣塘南宋墓中發現了一隻茶筅,世之所存,僅此一件。與現在的日式茶筅不同,它是用一小片竹子,一端劈出細長條,另一端作柄,還刷上朱漆,與此圖一致。

宋時稱之「竺副帥」

·茶筅截竹為之,「竺」、「竹」同音,故以「竺」為姓;

·茶筅配合湯瓶點茶,用於擊拂,故稱副帥;

拾貳

茶巾,用以擦拭茶具,清潔桌面。

宋時稱之「司方職」

·茶巾以絲或紗織成,「絲」、「司」同音,

故以「司」為姓;

·職方源於《周禮》之官,宋代尚書省所屬四司之一。「職」諧音「織」,方指方巾,絲織方巾,故名以職方;

GIF

見識了這十二位「先生」,是不是對古人的文化底蘊和想像力佩服得五體投地了呢?

正是一個時代的文化風氣造就了像《茶具圖贊》這樣的經典著作的誕生,而今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正值傳統文化的復興時期,正所謂「後生可畏」,如何將日常的飲茶上升到一種趣味甚至文化的高度也是我們應當嘗試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儘管品茶方式在不斷變化,茶具也在不斷發展演變,但培養茶人的情趣、賦予品茶文化的底蘊卻是中國人幾千年來不變的一種追求。

試看今日的茶人,又能給後世留下怎樣的驚喜呢?

致泉暑期班清涼招生中,

歡迎你的加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茶卡鹽湖不要隨便去!「天空之境」有些時候可能並不存在
你喜歡喝茶嗎?你需要減肥嗎?那就一起看看普洱茶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