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萬中國精銳軍隊,圍攻一千名日軍,竟要付出這麼慘重的代價

兩萬中國精銳軍隊,圍攻一千名日軍,竟要付出這麼慘重的代價

這幾年的抗日神劇早已成了一個笑話,其實就算是正規一點的抗戰劇,也並沒有真實客觀地表現那些戰爭,多半都是在表現我軍如何英勇,對日軍強悍的戰鬥力進行了很大的弱化。

那麼,當年的日軍戰鬥力究竟有多麼強大呢?咱來看看松山戰役吧。

1944年,已到了二戰的尾期,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開始了戰略收縮,在緬甸戰場,日軍打到騰衝、松山一線之後就是強弩之末了,再也無力向中國境內推進,中日雙方在怒江兩岸僵持不下。

而此時美軍也騰出手來,支援了中國軍隊大量的裝備,還派了戰鬥機、轟炸機進駐雲南。在滇西地區,中美空軍掌握著絕對的制空權,中國軍隊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裝備上,都對怒江西岸的日軍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

1944年5月,中國為了打通滇緬國際交通線,在滇西怒江東岸地區集結了二十萬遠征軍,開始反攻,準備將盤踞在滇西的日軍趕出國門之外。

這些遠征軍都是我軍的精銳部隊,例如主攻松山的是宋希濂的第11集團軍,所屬部隊中有號稱「榮譽一師」的第8軍和71軍的新編28師,指揮官多為黃埔軍校畢業生,戰功赫赫。

而日軍方面,防守松山的日軍主力只有一個大隊,總兵力算上傷兵也只有1300多人,最高指揮官也只是一個少佐,叫金光惠次郎,相當於我軍的少校。

這樣懸殊的實力對比,在整個抗戰時期都是非常罕見的,按理說我軍會非常輕鬆地取得勝利,但實際上,我軍雖然最終取得了勝利,但付出的代價卻是極其慘重的。

1944年6月4日,松山戰役正式打響。第一次進攻松山,中國軍隊投入了新28師全部以及新6軍一個團,戰鬥打了23天,中國軍隊傷亡1700多人,斃傷日軍500多人。

從6月4日開始進攻到9月15日完全佔領松山,中國軍隊共對松山發動了10次進攻。由於前線傷亡太大,主攻部隊往往一個團打殘了換下補充,再派另一個團上去,有時候,一個連一百多人上去,一個小時就全陣亡了。

有一個叫林裕琪的遠征軍老兵,當時是71軍的一個營長,他和另外一個營負責進攻松山前沿的一個陣地,兩個營1000名戰士共犧牲了670多人,6個連長,死2人,傷2人。松山日軍陣地前200多平方米的開闊地上,士兵的屍體一層層疊了一米多高。如此殘酷的戰爭場面,讓林裕琪哽咽著回憶說:「不想了,現在連戰爭片都不想看。」

在進攻松山山頂的時候,第8軍軍長何紹周用望遠鏡觀察,發現我軍戰士在跟日軍拼刺刀的時候,全都不是對手,傷亡極大,上去了幾批敢死隊,都是白白送命,何紹周最後咬著牙說:「我們拼刺刀拼不過日軍,與其被他們一個個刺死,不如跟他們同歸於盡。」

那麼,何紹周是怎麼做的呢?他命令炮兵直接開炮,將糾纏在一起的兩軍士兵一起打死。

(圖:何紹周(左)與衛立煌(中))

聽起來很殘酷,但在那個時候,似乎也是最有效的辦法了,由此也可見日軍強悍的戰鬥力。

整個松山戰役歷時95天,中國軍隊的前敵指揮從鍾彬換到何紹周,基層指揮官更是換了一批又一批,先後有10個團兩萬多人參戰,共傷亡7763人。而日軍方面,死守松山的日軍除一人逃脫外,剩下1250人全被擊斃,中日傷亡比例高達6比1。

這次戰役,也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攻堅戰,第一次全殲一個日軍建制聯隊的戰役,而這已經是二戰的末期了。

這才是真正的抗戰,這才是真實的日軍,遠遠不是派幾個武林高手就能把日軍團滅的抗日神劇能想像的。

當然,抗日神劇的導演們也不是不知道這個事實,用他們的話說,這樣拍只是為了收視率而已。但是,這種完全不顧事實的自我陶醉,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歷史客棧作者:威廷根施坦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他才是黃埔第一奇才,四大能力都在林彪之上,可惜英年早逝
他是軍統第一高手,晚年為了幫女兒,卻只能委曲求全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