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ofo小黃車:敗了,別忘把那些廢鐵收拾了再滾!
新媒體管家
去死
自由
夜叉
00:00/06:35
天作孽,猶可活;
自作孽,不可活。
繼全面取消支付寶免押金之後,ofo小黃車又漲價了,3分鐘收費2元。
如果說服務好,取消免押、漲價也勉強能接受。但是,ofo最近的行為卻逼著用戶跟它說再見。
首先,之前已經購買月卡但是使用免押金的用戶,如今必須先交押金才能使用。
更噁心的是,如今的ofo遍地都是壞車,只要掃碼輸入密碼了,即使車是壞的,你人沒享受,也要強制扣錢。
ofo怎麼了?
但沒想到的是,共享單車一開始就陷入了野蠻競爭:粗放經營、盲目擴張、豪擲補貼。
共享單車「停屍」場
很快,燒錢的規模和速度都遠遠超過了資本的預期,而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卻被一一驗證行不通。
於是,精明的投資人紛紛離場,共享單車不得已只能賣身自救。摩拜委身美團,成為王興LBS大戰略的一個插件。
而ofo既已接受了資本的投資,卻又不肯屈服於資本,日子自然不好過。
數據顯示,ofo自去年年中的7億融資之後就再也沒有獲得融資,直到今年3月份才終於拿到17.7億的救命錢。但這17.7億卻不是簡單的融資,而是抵押借款!
17.7億,1500萬自行車,相當於一輛車抵押了 大約112 元。
以往的共享單車都是以股權融資的方案,而這次ofo幾乎是以自己全部的身家性命來借錢。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ofo的最後一搏!
而17.7億看似很多,但對於還處於燒錢階段的共享單車來說卻是杯水車薪,所以,取消免押金、漲價都是ofo開源節流的方式。
ofo輸給了曾經「強大的」自己
曾經佔據共享單車半壁江山,風光無限的ofo怎麼就落到今天如此窘迫的境地了呢?
其實,細究其發展史,就會發現ofo其實是輸給了曾經「強大」的自己。
2014年,戴威從北大孵化出來ofo項目,創造了「共享單車」模式,並因此拿錢拿到手軟。
兩年後,對手摩拜才拿到500萬投資,而ofo已經遍布了多個大城市了。
彼時,摩拜因為其造價高、投放量小,且押金是ofo的3倍;而ofo憑藉足夠多的投放量和輕便的騎行體驗獲得一大批忠實用戶。
但是,佔據領頭羊位置的ofo卻選擇了最低級的方式對抗摩拜:
瘋狂投放車!
但幾個月後,摩拜因為設計之初就考慮了損壞情況,而且可以通過 GPS 尋找到車,基本掃開就能騎,體驗非常好。
以四年免維護為目標設計,必須點個贊
ofo卻是和普通單車一樣,使用的是普通輪胎,很容易損壞;而且初期也沒有GPS設置,找車也不方便;不僅如此,機械鎖的設置,很容易就被人抹掉二維碼(早期是編碼),被人佔為己有,
而ofo對此的表示卻是「算過賬,損壞2/3也可盈利」?!
於是,面對體驗之爭,ofo還是選擇了最粗暴的方式:
投放更多新車。
而瘋狂投放的弊端,在監管到來之際狠狠地補了ofo自己一刀——「共享單車已經飽和,不允許投放新車」,也就是說,此時的競爭變成了:誰的車耐騎,誰就能笑到最後。
而ofo雖然數量最多,但幾乎都變成了堆在路上的垃圾。
如今光環褪去,剩下的都是生意,只要是產品都不可能敵得過「研發、質量」這兩個關鍵詞的。
戴威最後的倔強
從學生時代開始創業,作為ofo創始人的戴威,很理想主義。
如今都到了「ofo的至暗時刻」了,戴威卻依然沒有成長為一個創業者。
6月19日,ofo在遵義召開了一次內部戰略會議,公布了全新發展戰略——「ofo C蜂巢」,即ofo consumer ,用戶優先戰略。
ofo方面表示,未來會構建三大蜂巢體系,即效率蜂巢、信用蜂巢、服務蜂巢。
「效率蜂巢」主要解決成本和運營問題;「信用蜂巢」則是棄用芝麻信用,自建信用積分體系,規範用戶行為;而「服務蜂巢」將解決用戶服務與商業化問題。
並希望藉此戰略在2018年底實現全面的是收支平衡。
ofo終於醒悟過來了,從原來的野蠻擴張回到通過運營手段固化存量用戶的競爭上。
取消免押,轉而把用戶的行為模式作為信用積分的重要權重,加上灰度測試的漲價策略,很明顯是要剔除價格敏感群體,進而達到類似分時租賃的按時長收費模式。
但是,ofo把一切都考慮到了,卻忘了考慮用戶體驗。別忘了,所有這一切的前提是用戶願意接受。
據《北京晚報》6月17日報道,北京用戶陳某狀告ofo索賠因車壞被無故扣除的3塊錢,但陳先生敗訴了。
陳先生訴稱,4月20日,其掃碼打開一輛ofo小黃車,在推車過程中發現自行車已損壞且不能騎行後,立即關閉車鎖,整個過程花費時間也就幾秒鐘,但小黃車依然收取其1元費用。5月5日和5月6日,陳先生又接連遭遇同樣的情形。
因為,用戶註冊協議第15條顯示:有關任何爭議,均應提交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按照申請仲裁時現行有效仲裁規則進行仲裁。所以,陳先生請訴被駁回了。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是個什麼機構?
記者登錄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網站發現,申請仲裁最低費用是10000元人民幣。
很明顯,這是ofo給用戶挖的坑,ofo利用這個協議保護了自己的利益。而很多守規矩的用戶則成了冤大頭。
看到這條新聞,再想想戴威所說的「用戶優先戰略」,簡直就像個笑話。
「客戶第一」不是口頭上說說的。這些企業什麼時候能記住呢!
理想很豐滿,可用戶也不傻啊,市面上免押金、便宜的共享單車多的是,為什麼非要選擇ofo呢?
「今天騎著小黃車不到3分鐘,居然扣了2元,打客服問,說是調整了收費方式,提前也沒人告訴我呀。」
「買一張240元價格的年卡,還不如湊湊錢賣一輛二手自行車。」
「3分鐘花2元錢,為什麼不用腿走呢」
近日,「童話大王」鄭淵潔發布了這樣一條微博:
「北京朝陽區三里屯SOHO南側路的自行車道和人行道完全被共享單車霸道,嚴重影響交通,使得自行車和步行交通參與者被迫走機動車道,增大出行風險。」
6月18日,鄭淵潔再次發布微博,稱小黃車公司通過私信與他聯繫,已處理其反映的佔道問題。而後,他專程來到投訴區域,發現人行道依然被共享單車佔據。鄭淵潔在微博中表示:「人行道是納稅人稅金修建,企業的經營工具無權佔用。」
與此同時,就在前幾天,不少媒體注意到丰台區瓦窯村一處佔地40畝的「共享單車『墳場』」,據稱這裡停放了超過10萬輛共享單車……
小黃車、小藍車、小橙車、小綠車…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在這裡堆積如山。是誰把共享單車堆放在這裡?這些車將來又如何處理呢?
記者在北京丰台區瓦窯村的一處空地發現,光禿禿的黃土地上沒種莊稼,而是「種」上了一望無際顏色各異的共享單車。這些單車一輛挨著一輛,有些甚至堆到一人多高。
附近村民用「震撼」來形容這裡的場面。的確,看到這密密麻麻的共享單車,BT君的密集恐懼症都要犯了~
村民告訴記者,這塊空地大概有40畝,也就是2.6萬餘平方米,而在這裡停放的共享單車多達10萬餘輛。
記者發現,這裡的共享單車看上去很新,不像是廢棄車輛,但用手一摸,卻有厚厚的一層灰塵。這也印證了村民的說法——「這些車已經放在這兒一個多月了」。
但是,這裡並不是共享單車的存放點和修理點。為什麼有如此多的共享單車停在這兒呢?
據新京報報道,管理人員表示這些單車是「影響市容的;在地鐵口、車站旁亂停亂放的;扔在溝里、馬路上沒人管的」。
據這位管理人員說,他們是臨時看管,單車企業來了後再把它們贖回去。
2014年到2017年短短3年的時間裡,北京路面共享單車數量暴增。雖然共享單車緩解了短途出行難、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但隨著單車數量的增加,共享單車佔據人行道、亂停亂放、故障車隨意丟棄等問題越來越突出。
2017年9月,北京市交通委召集各區管理部門和15家共享自行車企業負責人,聽取共享自行車投放和管理的意見建議,並經研究決定下發通知,暫停在本市新增投放共享自行車。各共享自行車企業均表示理解和支持暫停新增投放的決定。
從那時起,共享單車公司通過增派運維人員對停放混亂、維護不足等問題進行了整頓。
然而好景不長,今年以來,不少市民反映「街面上的共享單車沒人管了」。據報道,不少單車企業將運維工作交由第三方公司運營,而這也導致了大量運維人員的流失。
2018年5月30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對《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二審稿進行審議。這項管理條例針對違法停放共享單車行為,對個人和經營企業都規定了法律責任:個人最高可被處以50元罰款,企業最高可被處以5萬元罰款。
今年5月,北京市交通委停車管理處副調研員胡海明透露了這樣一組數據:
「依據共享自行車企業上報數據統計分析,截至4月底,北京市尚在運營的共享自行車企業有10家,運營共享自行車總數在190萬輛左右。」
「北京市目前(共享單車)的量非常多,但是活躍度不到50%,我們看到有一半車在閑置,停著沒人騎,造成大量的浪費。下一步我們採取減量調控,依據每月各共享自行車企業的車輛運行狀況數據,責成相關企業收回長期閑置的冗餘車輛和破損車輛。如果有需求了,可以適量再投放一點。」
同樣在今年5月,北京市停車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科員雲婷曾舉例稱,根據進站量客流、租還量進行分析,西直門綜合樞紐站周圍300米範圍內需要600-800輛共享單車就基本能滿足用車需求,而當時西直門地鐵站周邊是2000多輛共享單車。
對於共享單車
網友們有話說
知名財經博主@財寶寶(原名財上海)這樣評價共享單車:
「上海內環線,一平米十萬,一輛共享單車大概是佔地0.6平米(包括推進推出需要的安全間隔),誰在給他們支付場地成本?是很多人行道盲道被佔了,居民只能繞道走路。這算個什麼商業啊?這就是侵佔公共場地,謀取私利。我就想問一句,我能不能做共享帳篷?」
「共享單車是違背經濟規律的。
有個投資人算了一筆賬,說是三年後,每天的騎車人是1-3億次,那麼公司就發財了。我呸!如果這麼簡單,我保證共享單車可以塞滿你家的樓道。
共享單車的本質是,侵佔公共資源,讓財政買單,連個經營場地都不要了。這種模式如果可行,我準備推出共享帳篷,估值69億美金。
共享單車實際上是城市垃圾,佔用盲道,佔用公共停車位,阻礙行人走路,讓兒童處於危險的步行環境中,非常缺德。」
還有網友這樣說:
@ G千百度:浪費的是個人的錢,但是浪費的全是社會資源。重罰!
@ 雨露霞霏:三里屯SOHO西北角的人行道只剩窄窄的一條單行道了,相對都無法同時通過。每次路過都不知該怨車還是怨停放車的人
@AMBUSH的空間:是圈錢單車
@ --晟龍--:其實想了很久,但是覺得已經實在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長沙市中心心臟地段共享單車墳場即視感!既然市中心可以亂成這樣無法改善,那就熱愛這個城市的熱心市民每天去現場組團監督吧!
@阿拉蕾_起名真麻煩 :共享單車過剩。汽車、人口都有數量管制,自行車為什麼沒有,無節制投放,到處都是,打著方便的旗號逮哪兒哪兒停,路口出口都不想再說了,人行道佔用當停車場,公共道路資源怎麼成了企業免費停車的地方?共享單車,請讓出人行道!
@ 浩瀚海洋觀:共享單車成了共享垃圾。 概念,流量,套現三部曲…
@ Effin浚峰:還好我已經退了押金和未用完的費用,共享單車現在已經成為城市垃圾了
@ Xiamener_NL:全國各地都是如此。現在出門到處都能看到過剩的共享單車,就和路上的垃圾一樣。資本催熟了的一個垃圾行業。
您怎麼看?
※「日本的下水道是全世界最好的」,最近因為下暴雨剛死了114個
※航旅縱橫,正在把你的私密信息暴露給陌生人!
TAG:私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