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早期腸癌」通過手術切除效果相當於治癒

「早期腸癌」通過手術切除效果相當於治癒

當下,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健康,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常態。與之相應的,是腸胃疾病的多發。清遠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彭鐵立談到,所有腫瘤中,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國都已經排到了前五。而早期腸癌幾乎無癥狀,等發現時已經是腸癌晚期,癌細胞發生了轉移,是致死的重要原因。

「早期腸癌通過手術切除,效果相當於治癒!」彭鐵立談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應對腸癌最有效的方式。建議45歲以上人群一定要進行腸道檢查,目前,清遠市人民醫院的糞便基因檢測和無痛腸鏡,都可以實現精準腸癌篩查。

腸癌患者救命要「三早」

彭鐵立介紹,腸道腫瘤前些年在西方國家較為多發,我國相對較低,但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國內大腸癌發病率明顯攀升。

「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腫瘤里都排到了前五名。大城市的形勢更加嚴峻,一線城市如廣州已經排到了第一位。」他談到。清遠情況如何?彭鐵立表示,前些年他一年也難以發現幾起早期腸癌病例,而現在,最多的時候,他一個上午進行了三台早期腸癌內鏡手術。

大腸癌早期幾乎無癥狀,大部分患者發現都已經到了晚期,癌細胞已經發生轉移,這也是大腸癌死亡率頗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絕大部分腸癌都是息肉癌變而來,如果息肉蒂部也受到癌細胞浸潤,可能在半年內就會出現轉移!」彭鐵立表示,腸癌的病程變化時間並不一定,「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是最靠譜的「保險栓」。

他談到,隨著腸鏡技術的發展,在體檢過程中,很多早期大腸癌或癌前病變都可以被發現。且早期發現可以在腸鏡下切除,效果相當於治癒,患者也不需要承受放療、化療之苦。

「便血」要做腸鏡檢查

怎麼做到早發現?彭鐵立談到,生活中出現如下癥狀要特別提高警惕:大便帶血,或是不明原因的貧血、消瘦,或拉肚子、便秘一個月以上,及大便變細、上面有凹槽等。這時侯,就該做腸胃鏡檢查,排除腸癌風險了。

特別提醒:很多人都有痔瘡,有「痔」人群發現便血也千萬不要輕忽,可能其中有幾次就是腸癌給的預警!

彭鐵立就曾經遇到過一例:一名男性患者有3年以上的痔瘡病史,便血時便沒在意,以為是痔瘡導致。有段時間,該患者便血頻繁,才到醫院去做了腸鏡。結果發現已是腸癌晚期,癌細胞出現了肝轉移,最終回天乏術。

「所有人有便血一定要做腸鏡,沒問題的,過幾年再做個複查!」彭鐵立談到。

數月前,他剛剛為一名早期腸癌患者做完手術。該患者才30多歲,平時大便時會有一些不適,但自己並未提起警惕,身體也沒有其他徵兆。有朋友提出,平時生活作息不規律,要去做個腸胃檢查,於是他陪著朋友體檢,不想查出自己竟患上了早期腸癌。因發現和治療及時,該患者治療效果良好,沒有再出現其他狀況。

早期腸癌患者接受內鏡下手術後,3個月需要做一次複查,此後變為半年一次,其後是一年一次。彭鐵立經手過幾十例早期腸癌手術,目前尚沒有一例出現複發。

哪些人屬「腸癌高危人群」?

彭鐵立介紹,腸癌的致病因素尚不明確,但存在高危因素。遺傳因素:父母有癌症病史的,子女發生腸癌的幾率更高,發病高峰期普遍提前5年,即父母45歲發現腸癌,子女40歲時就有較高的發病風險。有遺傳性息肉病的人群要更加註意(有的人群會整個腸道都布滿息肉),息肉癌變的發生率較高,有的二三十歲就會出現癌變,因此,有遺傳性息肉病的孩子從小就要注意定期做腸道檢查!

「有遺傳性息肉病的孩子,如果出現肚子疼、便血、腹部腫塊、腹瀉等癥狀,要及早做腸鏡檢查,排除隱患!」彭鐵立特別提醒。

不良飲食習慣也是腸癌的高危因素。除了長期飲食不規律,經常大魚大肉等,挑食導致的身體缺乏微量元素,也會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經常吃紅肉,如牛羊肉等,少食青菜,也是高危因素。

彭鐵立介紹,45歲以上,父母有癌症病史,或生活不規律,經常熬夜、大魚大肉,體型肥胖的,屬於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同時,腸癌也呈現出了年輕化趨勢,且比其他腫瘤表現更為明顯。彭鐵立接診過的最年輕的確診腸癌的患者,年僅19歲。

通過檢測糞便可以篩查腸癌

擔心腸道健康狀況,但是,想想做腸鏡的痛苦就怯場?「死也不要做腸鏡」一族可以打消顧慮了:彭鐵立介紹,清遠市人民醫院已經推出了大腸癌糞便基因檢測技術,通過檢測糞便就可以進行精準篩查,對早期腸癌的發現率已經超過了90%,腸道息肉的發現率達到60%以上。

「可以先進行大便潛血試驗,如果結果都是陰性,患腸癌的幾率小很多。如果提示發現了風險,再做進一步篩查。」彭鐵立談到,大便潛血試驗是篩查大腸癌的一項常規檢查項目,費用僅為幾元錢。

我國早期腸癌的檢出不足10%,每年有超過19萬人死於腸癌。「腸鏡病理活檢」被認為是大腸癌篩查和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醫學界主張,45歲時應該做人生的第一次腸鏡。而廣東為大腸癌高發地區,高危人群如超重、生活不規律、長期便秘、生活在結直腸癌高發區、直腸息肉患者、女性生殖系統腫瘤患者、久病未愈的潰瘍性結腸炎、直系親屬中有患結直腸癌的人,應根據實際需要提前到40歲甚至更早,定期進行腸鏡檢查。

而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現在的腸鏡檢查也並不像很多人認知里的那麼可怕:醫院還開展了無痛腸鏡檢查項目,可以實施無痛清醒鎮靜結腸鏡,在安全舒適的情況下完成檢查;也可以進行全麻無痛腸鏡,患者睡一覺,檢查就做完了。

「這種方式,患者沒有痛苦,且處於完全放鬆狀態,腸胃不會痙攣、蠕動減慢,醫生也可以檢查得更加細緻;檢出率更高。」彭鐵立表示。

而在無痛腸鏡中,醫生髮現存在早期腸癌或有癌變徵兆的組織,會在檢查過程中直接切除,也避免了患者經歷幾次腸鏡。(彭可明 劉秋宜)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裸眼3D引發公眾關注
脾胃不好的人,記住這個穴位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