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抑鬱症真的是由外界心理壓力造成的嗎?

抑鬱症真的是由外界心理壓力造成的嗎?

(全文約2700字,閱讀約7分鐘)

01

《凌晨三點仍醒著的靈魂 該如何「救贖」你》一文推出後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我接到了一位陌生男士的電話。

在深圳工作的他,33歲就成了集團公司最年輕的高管。因為跟我的信任還沒有建立,所以他沒有說太多過往的經歷;也因為彼此是陌生的關係,所以他大膽說出了自己現在的狀況。

以下是我回想與他對話過程中的關鍵詞,記錄下的他的語意,不一定是原版,但完整、真實。獲得了他的同意,以他的故事作為切入點,把有關心理健康的問題簡要梳理,分享給和他一樣正陷於痛苦掙扎中的人們。

「我現在的世界充滿了絕望感和隔離感。整個人像在一座孤島上,我不走近別人,別人也沒法真正走進我的心。我經常會處在一個這樣的夢境里:有一個人伸出雙手把我從懸崖邊上救回來,我願意用任何條件和TA交換。但夢畢竟是夢,那個人從來沒有出現。經因了一次又一次的絕望後,我仍然在鼓勵自己繼續堅持。不希望我的人生就這樣結束了,因為我還有父親要照顧,他已年邁,很愛我……」

我在電話里稍作回應,讓他知道我在用心地聽,等他的語速慢下來,內容暫有停頓、彷彿在思考時,我偶爾提出一個問題:說說你最近一周具體的工作情況?

「跟您文章中提到的倪女士一樣,我已經失眠兩個多星期了。人特別累,頭皮發麻,腦袋整天都是迷糊狀態。剛去上海參加完集團的會議回來,這三天的會議中,我的情況很糟糕。記憶嚴重有問題,失眠導致我的口頭彙報跟展示的材料無法保持一致。領導問我的問題原本我是知道的,但是我記不清當時我是怎麼回答的,反正是被批評了。一個很低級的錯誤,讓領導對我很失望。」

我問:近來食慾如何?

「明顯下降。我稱過體重,半個月左右我瘦了6斤。」

我問:能跟我說說這一周讓你很開心的一件事情么?

「想不起來。其實也沒有。從來都沒有放鬆過,人情緒低落,總想發脾氣,焦慮不安,心臟特別慌亂。工作是在應付,都記不清做了什麼。特別害怕業績下滑,沒有安全感。」

我問:這樣的情形以前有過嗎?

「有過。找心理諮詢師輔導了幾個月,也去醫院開了葯吃。後來慢慢就好了。」

我問:是什麼原因讓你不想繼續找心理醫生了呢?

「升職以來工作節奏太緊,眼下休不了假……」

……

聽完他的表述,我的心裡有一陣陣犯緊。我不是心理諮詢師,更不是心理醫生,但是憑專業知識和經驗判斷:小夥子可能是抑鬱症複發

02

我不確定他在之前的心理治療中是否有過抑鬱症相關意識的開啟和知識的鋪墊,所以沒敢直接告訴他我並不確定的判斷,最後給出的建議是:

1. 想盡一切辦法堅持有規律的、可以100%執行的運動。衡量的標準:每天至少40分鐘;讓自己流大汗。

2. 儘快去看心理門診。聽專業醫生的,方能儘早走出苦海。

後來,他回復我,去看心理門診了,確診為中度抑鬱症。為立刻緩解眼前的情緒、認知、生理及行為狀況,他聽醫生的話開始服藥,同時開始接受定期的心理輔導。

我為小夥子感到高興。接下來我把自己從小夥子身上看到的幾點分享一下,希望對你增進對抑鬱症的認識有幫助。

國內很多人談抑鬱症色變。其實,目前全球有超過3.5億人受到抑鬱症困擾。我國超過1億人有精神疾病,抑鬱症患者約9000萬人。抑鬱症終身發病率高達16.2%,三分之二的患者為女性,北上廣的白領是抑鬱症高發人群。

看到了吧,抑鬱症這種精神疾病確實很嚴重,但是也最常見。而要治療好這些病症,需要邁過這樣幾道檻。

1. 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VUCA時代一切都變化快,職場人士因焦慮引發的情緒問題如何處理?我曾在本公眾號「提升自信」系列詳細分篇介紹。可以說那是我們應對心理問題很可靠的基礎,但是還不夠,我們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的常識,因為抑鬱症不僅僅是普通的心情不好。

工作與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碰上難題,比如突發的地震、遭遇車禍、親人離世、婚姻問題、考核指標重導致工作壓力大等,心情極度低落時,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抑鬱了。短時間情緒低落和抑鬱是不能畫等號的。

按照美國精神病協會的診斷標準,一個人只要連續兩周出現下列可能癥狀中的5項以上,就可以診斷為抑鬱症——

(1)情緒低落

(2)快樂明顯減少

(以上兩者至少有一)

(3)食慾明顯下降,體重至少減輕5%

(4)睡眠障礙

(5)易激惹或情緒鬱悶

(6)精力不佳,每天疲憊不堪

(7)無價值感,缺乏信心,有負罪感

(8)注意力難以集中

(9)常想到死或自殺

(以上七項至少有四)

精神疾病不可怕在於:雖然難治,但可以治好。精神疾病不罕見在於: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有可能出現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問題。僅僅意識到這一點,抑鬱症患者的心理壓力就被減輕不少了。

2. 主動尋求專業幫助

抑鬱症患者有10%-15%死於自殺。瑞士的抑鬱症治療率近40%,我國僅有4.3%的患者接受治療。即使在北京、上海這樣高度發達的一線城市,抑鬱症的治療率也只有5.1%。這一連串的數字很嚇人。所以,自己是不是抑鬱了,不能自我判斷,要積極地去找專業醫生的幫助。在疾病早期進行恰當干預,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抑鬱症患者不會再犯。

3. 丟掉病恥感

抑鬱症的複發率非常高:大概25%-40%的患者在發病後兩年內複發,60%的患者在五年內複發。之所以複發,和患者不能堅持治療有很大關係。

受文化與社會價值觀的影響,患者害怕周圍的人知道病情後歧視自己,而周圍的人則是怕患者危及自己。

實際上,精神障礙(包括失眠、抑鬱和焦慮障礙等)就像高血壓一樣普通,病因60%-70%來自於大腦神經遞質的功能失調,30%才是外界(主要是心理壓力)的影響。很多人卻認知顛倒,認為精神障礙主要是壓力造成的,忽略了大腦出毛病這個事實。

一般來講,在抑鬱狀態下,人大腦中的多巴胺、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這些「單胺類物質」的分泌水平會下降,而這些物質是幫助大腦保證認知能力和穩定情緒的。這也是服單胺類藥物能緩解抑鬱癥狀的原因。

03

額外再說說,是不是服藥就能徹底解決問題了呢?NO

目前,國內很多醫院的精神科門診基於上述理論模型為抑鬱症患者診療。藥物效果不佳時,一般就會認為是服藥的時間不夠久或者需要換一種藥物。一些醫生甚至建議患者終身服藥,這是很危險的。一來藥物長期服用的副作用巨大;二來患者對藥物產生嚴重依賴,哪怕副作用再大。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藥物只能緩解癥狀,不能解決深層次問題。如果簡單化地認定抑鬱就是因為大腦中激素分泌異常導致,那麼一個疑問來了:大腦原有的激素分泌的平衡是如何被打破的呢?如果這個原因沒有找到和解決,就好比往一個漏水的水池中灌水,不把洞堵上,水池永遠無法加滿。

抑鬱產生的原因有遺傳因素、成長經歷、思維信念、內在驅力、刺激事件和社會文化等等。治療抑鬱,就要從中找到「真兇」,針對性破解,否則只是暫時緩解,甚至是胡亂出招。無法擊中要害,抑鬱還會捲土重來。

基於上述原因,鑒於小夥子已被診斷為中度抑鬱,我的建議又加了一條:接受催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抑鬱症的危害,請不要忽視抑鬱症,它可能奪走你的生命!
如果你精神上出現這些現象,別忽視,可能是抑鬱症的前兆!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