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融改革機遇與挑戰並存 業界呼籲構建現代金融體系

金融改革機遇與挑戰並存 業界呼籲構建現代金融體系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13日電 (王理琪 趙競凡) 今日,由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聯合舉辦的「金融改革發展與現代金融體系」研討會暨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2018年上半年金融分析會在京舉行。

研討會現場圖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在會上致辭指出,我國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金融改革是其重要一環。我國金融面臨嚴峻形勢,經濟體系中仍舊有非常強的順周期特徵,金融衍生工具等產品仍存在過多脫離實體經濟的風險,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

他同時強調,金融發展是大國崛起的必備條件,我國亟須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建立透明高效的金融市場,並擁有公正的監管部門、強大的貨幣體系及機構投資者。

劉萍:互聯網金融亂象亟待規範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室主任、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劉萍在會上表示,中國金融戰略的核心在於構建現代金融體系,防範金融重大風險。「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國內金融業改革發展和金融治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宏觀調控中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微觀審慎監管中,中央與地方權力劃分仍有待理清和明晰;金融市場運行效率仍然偏低,融資結構中直接融資佔比長期較低,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和營商環境仍待優化等。」她說。

談及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她希望現在正在編纂的民法典在擔保物權方面要比《物權法》前進一步。「因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涉及到擔保,每個人的權利問題也涉及到擔保,這關係到百姓的利益。」故而,她呼籲我國法律應有所進步,對營商環境有一定保護,而營商環境也是現代金融構成的重要指標。

談及互聯網金融,她強調,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金融亂象亟待規範與專項整治,影子銀行、房地產金融、地方政府債務等領域的問題已引起高度關注。她同時認為,金融業開放程度仍需進一步擴大。

她進一步指出,中國正面臨著來自外部的嚴峻挑戰和不確定性,如逆全球化金融保護主義抬頭,民粹主義思潮湧現,地緣政治衝突加劇。「我們最大的風險就是不確定性,來自國內的及國際的不確定性。」她說。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室主任、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劉萍

吳曉求:金融作用在於防禦風險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發表午餐演講表示,推進中國金融的國際化、市場化以及科學化是金融改革的基本方向。

他認為,金融最主要的作用是創造一系列工具以防禦組合風險,這是現代金融體系的核心要義。他說,「金融的美麗就在於不確定性,真正可控就沒有金融。金融的核心是風險,風險就是不確定性,我們要做的是讓風險不至於蔓延,不至於擴展,讓風險處於收斂的狀態。所有的功能和指標設計都是讓風險收斂,而不是發散。」

談及中美貿易摩擦問題時,吳曉求指出,這是歷史性的事件,無論對未來的中國還是未來的世界都會帶來深度和全面的影響。「我非常反對美國出於個人利益之上的策略和做法。」 他說。

卞永祖:去槓桿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卞永祖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採訪時表示:「去槓桿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為的是使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他指出,資金不僅要流向實體經濟,更要流向國家重點扶持發展的領域,比如高新技術、綠色農業、小微企業等;相反,對房地產行業等泡沫化嚴重的領域,資金投放就會相應收緊。

在金融去槓桿的過程中,表外融資加速回表,這使部分依賴表外融資方式的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受到影響。對此,他認為,下半年去槓桿應更加精細化。「一方面要繼續防止資金流入過熱行業;另一方面,對於亟待發展的領域,如綠色農業、高新科技,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下半年,這些領域會獲得更多的資金傾斜。」卞永祖說。

而對於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卞永祖表示,一方面要繼續鼓勵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嘗試建立更多的擔保公司,通過市場化方式為企業提供擔保,讓銀行願意對中小企業進行投資。

「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是很快的,銀行在確保投資安全的情況下,是願意給予企業資金支持的;而企業在得到資金後,可以更好地開展業務,繼而實現營利增長,此時銀行的獲利空間也會加大。」卞永祖稱。

智庫報告:如何建設金融強國?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並在研討會上發布了《金融視角下的中國強國戰略:歷史經驗、理論指引與未來布局》智庫報告。報告指出,金融對整個國家的軟實力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且歷史上的強國都依賴於強大的金融體系來維持其國際地位。報告並提出,金融是國家實力的倍增器,也是國家實力受損時的緩衝墊。

而我國的金融發展處於怎樣的國際背景中呢?報告指出,從我國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話語權來看,雖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但仍然相對薄弱,和其他世界主要貨幣在外匯儲備中的佔比相比,人民幣佔比比例非常低,約有2%-3%左右,遠遠低於美元的50%-60%。從金融全球化影響力角度看,雖然我國過去幾年不斷融入到國際金融一體化進程中,但國際金融風險的衝擊對我國影響仍然非常之大,致使我國金融發展獨立性受到一定影響。

報告最後總結了中國在成為金融強國的路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從戰略上布局中國建設金融強國的建議。第一,要從國家戰略的高度認識金融對於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的重要意義,制定金融強國戰略,提高我國金融行業的國際競爭力,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第二,做強實體經濟,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實現金融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第三,從硬體設施和軟環境建設兩方面,夯實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保障金融市場安全高效運行和整體穩定。第四,通過科技創新推動互聯網金融行業跨越式發展,解決金融領域的核心問題,加快互聯網對傳統金融部門的改造。第五,推動國際金融合作,參與全球金融治理。(中新經緯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新經緯 的精彩文章:

張一鳴談公司全球化:超過20%的用戶來自海外
戴爾將回購威睿追蹤股票 時隔五年再次上市

TAG:中新經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