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明朝已研製出五管旋轉火銃,可以看做是加特林的雛形!

明朝已研製出五管旋轉火銃,可以看做是加特林的雛形!

現代戰爭中加特林機槍已成了戰場壓制的利器,射速高達每分鐘上千發的加特林機槍能夠給敵人造成極大的震撼和殺傷,目前中國國產的多管機槍已經開始裝備到直升機和裝甲車輛上執行任務。不過大家可能並不知道的是其實早在明朝時期中國的火器專家趙士偵就已經研發出了五管的轉管槍——迅雷銃。

小編第一次看到迅雷銃是在電視劇《少林武王》中,大反派童大寶手下的人就有使用迅雷銃作為武器的,第一次看到覺時很奇怪他們拿著跟傘一樣的東西幹嘛?後來才知道這個東西原來叫迅雷銃。從外形上看去迅雷銃很像是將傘裝到了槍上面,這個主要是用來進行防護的,作用相當於盾牌。

迅雷銃長1.87米,槍管長70厘米,盾牌直徑60厘米,全重約5千克。可以說迅雷銃已經有了現代轉管機槍的基本特徵,在當時已經算得上是射速最快,射程最遠的火銃了。相較於三眼火銃來講迅雷銃槍管更長,口徑更小,射程更遠,槍管數量也多了兩個。射擊時射手可以利用斧子進行支撐,每射擊一次槍管會轉動72度以便進行下一次射擊,5次設計完成後還可以發射火球來焚燒敵兵,用來支撐的斧子也可以在敵人靠近後拿起來自衛。

研發出五管的迅雷銃以後隨後趙士偵又研製出了一次可進行十八次連射的火銃,有說法稱十八連射的火銃可能類似於歐洲的排槍,並排擁有十八管。

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到明朝末期已經開始大量應用到軍事上,明朝在世界上首先組建了火槍隊。本文中提到的五管和十八管火銃可能並未能大量應用到實際作戰中,這與當時的火銃威力有限有關。但話又說回來,儘管明朝本身研製的火器可能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但像趙士偵這樣的發明家依然在通過了解或者購買國外的火器不斷地對明朝火器進行完善。如果不是後來的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兩百多年導致中國的火器技術逐漸落後,中國也不至於在鴉片戰爭中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本文由火器營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器營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10年造好一艘護衛艦,而中國用10年造了30艘!
美媒宣稱中國將擁有7艘航母,那麼中國究竟需要多少航母?

TAG:火器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