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巔峰之作:八大名句,八種智慧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書目是文言文中的巔峰之作:《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是清人吳楚材、吳調侯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書名中的「觀止 」一詞意為文集所收納的文章代表著中國文言文的最高水平。中學語文課本中出現過的《五柳先生傳》、《岳陽樓記》、《滕王閣序》等經典篇目都收納在其中。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梳理一下《古文觀止》中的經典名句,感受這部經典著作中所蘊含的大智慧。
1.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出處】《前出師表》諸葛亮
【譯文】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漢代前期之所以興隆昌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漢代後期之所以傾覆衰敗的原因。
【背景】這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後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言辭懇切,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篇赤誠之心。
2.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出處】《諫太宗十思疏》魏徴
【譯文】選拔有才能的人任用,選擇一些正確的意見並加以聽取採納, 那麼聰明的人就會盡獻他們的智謀,勇敢的人就會竭盡他們的力量,仁愛的人就會廣泛施予他們的恩惠,誠實的人就會貢獻他們的忠心。
【背景】本文寫於唐太宗貞觀十一年,魏徵向太宗上疏,意在勸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其德義。
3.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出處】《留侯論》蘇軾
【譯文】古代所說的豪傑之人,一定具有超過常人的節操,還有一般人在感情上所無法忍受的度量。一般人被侮辱,一定會拔起劍,挺身上前搏鬥,這不足以被稱為一個勇敢的人。天下真正有很大勇氣的人,遇到突發的事情能夠毫不驚慌,對無故加在自己身上的侮辱也不憤怒,這是因為他們的胸懷博大,志向也非常高遠。
【背景】本文是在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作者蘇軾為答御試策而寫的一篇策論文。文中重點分析了張良能夠含蓄忍耐的原因,以及這種能夠忍耐的品質在秦朝末年群雄相互爭鬥中的重要作用,闡發了「忍小忿而就大謀」的觀點。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出處】《岳陽樓記》范仲淹
【譯文】(古代的仁者)不會因為外物的好壞而喜悅或憂傷,也不因為個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他們身居朝廷為官就替百姓們擔憂,身居朝堂之外的民間就又擔心君王。
【背景】本文是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所寫。文中描述了岳陽樓枕山帶湖、煙波浩渺、湖山輝映的壯美景色,藉此抒發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宏大抱負。
5.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出處】《游褒禪山記》王安石
【譯文】道路平坦而且距離又近的地方,那麼前來遊覽的人便多;道路艱險而且又偏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壯麗、奇特和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而又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沒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 又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態,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如果沒有必要的物件來輔助,也不能到達。
【背景】本文是王安石在辭職回家的途中遊覽了褒禪山,並以追憶的形式寫下的一篇遊記,論述了只有堅強的意志、充足的體力和外物的輔助作用三者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6.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出處】《滕王閣序》王勃
【譯文】年老了更應當有壯志,哪能在白髮蒼蒼時還改變自己的心志?處境艱難反而更加堅強,不放棄遠大崇高的志向。
【背景】本文鋪敘了滕王閣一帶的地勢和景色。描寫了在此聚集宴會的盛況,抒發了作者「無路請纓」的感慨。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出處】《師說》(作者:韓愈)
【譯文】因此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都比弟子強,聽聞道理有先有後,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如此而已。
【背景】這篇文章是針對門第觀念影響下「恥學於師」的壞風氣寫的。韓愈反對這種錯誤的觀念,從「從師與不從師,為子女擇師與自己恥於從師,士大夫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從師」這三個方面的對比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及從師的重要性,提出「道」為師,「道」在即師在。
8.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出處】《賈誼論》(作者:蘇軾)
【譯文】不是才能難得,而真正困難的是自己把才能發揮施展出來。可惜啊~賈誼是輔佐帝王的人才,卻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背景】賈誼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政治家。由於他向漢文帝提出了一系列的治國建議,可那有損於當時絳候和灌嬰等功臣的利益,因為遭到了朝中一些大臣的排擠,政治道路十分坎坷。蘇軾認為賈誼的悲劇是因為不自用其才,不能同皇帝、大臣搞好關係造成的,進而表達出了這樣一種觀點:成大事者要善於等待時機,不要操之過急。
其實,在《古文觀止譯註》里還有許多發人深省、醍醐灌頂的名句名篇,你還知道哪些呢?
TAG:商務印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