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第一產油國,為什麼還要打壓油價?
眾所周知,每當面對疲弱的油價,OPEC都會開啟一輪減產,讓油價回升。
但是今年油價持續回落,OPEC開會不但不說減產,甚至在美國的逼迫下,還要「增產」
要知道,現在的美國可以世界第一大產油國,油價下跌對美國也是不利的,為什麼美國還要打壓油價呢?
1、增產打垮前蘇聯
其實無論是打壓油價,還是提升油價,經濟目的是其次,關鍵還是看美國的戰略目的。
在美蘇爭霸的時候,美國就強制讓OPEC增產,讓油價下跌,目的就是為了打壓前蘇聯。
要知道,前蘇聯是個油氣資源豐富的國家,外貿收入基本來自石油出口,這種經濟單一化非常脆弱,美國就瞄準了前蘇聯的軟肋。
1985年,美國里根政府迫使沙特增產,實行「逆向石油衝擊」戰略,大幅增產打壓油價,拖垮蘇聯經濟。
本已問題嚴重的蘇聯經濟雪上加霜,石油「價格戰」成為了蘇聯最終解體的重要推手之一。
美國此時強力推進OPEC大幅增產,其戰略目標瞄準了伊朗、委內瑞拉、俄羅斯等國。
2、戰略目的超過經濟目的
日前,美國聲稱要退出伊朗核協議,要用更嚴厲的方式制裁伊朗,以獲取伊朗「更高程度」的配合。
石油是伊朗經濟復甦的強勁支撐,加之伊朗恢復經濟運轉時間尚短,增產能力仍然有限,石油價格低迷會影響伊朗經濟甚至政治穩定。
美國的另一個「敵人」委內瑞拉也是經濟結構單一的產油國。委內瑞拉現在掙扎於嚴重的經濟危機中。油價低落不僅使其經濟崩潰,政治、社會也面臨崩潰。
此外,美俄關係「看上去很美」,其實不然。俄羅斯在後蘇聯時代仍然難以完全擺脫經濟對油氣資源的依賴。
2014年發生了烏克蘭騷亂和克里米亞危機,這一年油價腰斬,盧布經歷了瀑布式下跌,俄羅斯經濟遭受重創。
近期因減產協議等原因,石油價格上升,俄羅斯經濟也隨之好轉。現在美國打壓油價,勢必嚴重衝擊俄羅斯經濟。
雖說一般認為,石油價格過高會拖累經濟,但當前美國一直在「能源戰略」上發力,經濟考量可能並非其打壓油價的最主要目的。
油價下跌,對一些國家政府必然有巨大壓力,而這些國家恰好都是美國的「眼中釘」。
3、國際能源格局的變化
這幾年,全球石油生產格局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首先是非OPEC國家集體崛起。墨西哥、哈薩克、巴西等的石油生產回升。俄羅斯產量持續堅挺,連續刷新後蘇聯時期的歷史最高紀錄,全球佔比超過12%。
其次是頁岩油氣革命讓大量油氣資源湧入市場,隨著「水平鑽探」和「高壓裂岩」等技術改進和規模擴大,美國頁岩油的生產成本已下降至前兩年的約一半。
最後,憑藉頁岩油革命,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石油生產國。憑藉石油美元的霸權,美國對國家油價的掌控進一步加強。
雖然OPEC與非OPEC聯手,想要通過減產,來提升油價,解決國內日益嚴重的經濟憂患。
但是在美國的壓制下,沙特不但不減產,甚至還要增產。
誰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國家。美國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4、中國需要深謀遠慮
到目前為止,石化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主體地位仍不可撼動。作為擁有先進技術的美國,已經在未來能源安全戰略中再佔先機。
可以說,美國現在不僅在能源安全上無憂,而且可以憑藉強大的石油生產能力來左右世界能源格局。
更可怕的事情是,中國現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
能源是國之命脈,能源是經濟社會正常運轉的「血液」。任何一個大國,都追求能源的獨立、安全,已免受制於人。
但中國能源的現實則是:這個命脈長期被卡在別人的手上。
現在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中國最擔心的就是美國通過提高油價,給中國輸入通脹。
雖然這個顧慮目前來說可以無憂,但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是一直懸在中國的頭頂的。
中國要實現崛起,必須實現「能源獨立」。
道阻且長,但,行則將至。
-END-
TAG:小草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