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再用聽話來傷害孩子,乖孩子的心理問題值得重視

不要再用聽話來傷害孩子,乖孩子的心理問題值得重視

很多寶寶從小就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里,父母像田忌賽馬一樣盯著別人家孩子比自家孩子強的地方。有些孩子一看媽媽累了趕緊揉肩捶背,媽媽只要說「你這樣我生氣了。」寶寶立刻停下手裡的事,還要說「媽媽別生氣,寶寶錯了。」

看著人家孩子那麼乖巧,再看自家那個滿地滾爬的磨娘精,很多父母都會羨慕,為什麼我家孩子不聽話?

兒童心理學認為,孩子太乖可能是塑造了討好型人格。這種人格的形成,會讓孩子沒有自信,越來越懦弱,並且沒有主見。

性格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安全感,尤其是職場媽媽無法長時間陪寶寶,寶寶會更願意去哄媽媽,因為他擔心是自己的不聽話,讓媽媽生氣了,所以離開他。更是擔心沒有媽媽的陪伴時,代養人會不會也像媽媽一樣消失不見。

即便都是職場媽媽,有些媽媽回家卻迎來寶寶故意搗亂,這也是不正常的親子關係,寶寶需要用搗亂的方式考驗媽媽是否愛自己,如果媽媽批評了寶寶,他會更加肯定媽媽就是不愛自己才去上班的。這種情況如果不能好轉處理,孩子也會發展成討好型人格。

曾有一個家長跟我說,她家寶寶周末不用去幼兒園,她像往常一樣把孩子送到老人那裡就上班去了。朋友圈卻看到幼兒園其他小朋友在組織去海洋館,她很生氣,覺得老師沒有通知自家寶寶參加集體活動。

回家她問寶寶「去海洋館的事你知道嗎?」寶寶說「知道,老師前幾天讓我告訴你。」她又問「那你為什麼不跟媽媽說,你不想去嗎?」「想去啊,但是我知道你沒空。」三歲的寶寶這麼說,媽媽淚如雨下。

你說,孩子懂事又內心強大,是不是該值得高興呢?可是為什麼這麼心疼!

除了缺少安全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話語權。

有人採訪應采兒,問他們夫妻是如何培養出這麼細心的Jasper,應采兒原話是「他Jasper不這樣能活到今天嗎?」

當然這只是玩笑,應采兒和陳小春對兒子張弛有度,才會讓孩子彬彬有禮。只是應采兒的回答反映了很多家庭的現狀:父母都很暴脾氣,孩子犯了錯可能會竹筍炒肉或者混合雙打,所以孩子活的戰戰兢兢,生怕犯錯。

孩子的童年就是在不斷嘗試中發現問題並且解決問題,不犯錯的孩子幾乎不存在,除非完全沒有好奇心和創造力,簡單聽話照著做,遇到沒人幫忙的問題又該如何?

避免討好型人格的三個方面:

1.久伴並不一定是最長情的告白,父母高質量陪伴,珍惜陪在身邊的每一分鐘才是愛。孩子在探索中做錯事,父母不要立刻給出正確的答案,可以給予提示和鼓勵,讓其自己修正。更不要嘲笑和批評。

比如2歲以下的寶寶疊積木,疊到6.7塊就快倒了,媽媽可以提醒他,「是不是哪一塊兒沒有擺整齊?再擺可能會倒哦,你試試。」提醒寶寶自我檢查,及時修正。而不是大喊「第三塊沒放好,趕緊扶一扶。」這會讓孩子習慣等待別人去發現問題,就是所謂的踹一腳動一下,自己做什麼都不主動。

2.家長要把事情為什麼不能做,解釋到事情本身上,而不是推給別人。

比如「灑了水,地面滑容易摔倒」,而不是「灑了水服務員阿姨會罵你。」

比如寶寶在大喊大叫的時候,不要說「XX睡覺呢你不能喊」,也不要說「你看對面那個阿姨瞪你呢」「你這樣xx會不高興」。

要跟孩子講明白,大喊大叫本身沒有錯,如果每個人都大喊,那就誰也聽不到別人說話了,所以公平起見都不要喊。而突然站在別人身邊大喊,這個行為會嚇到對方,就是錯的了。跟寶寶約定,所有帶房頂的地方都不要喊叫,公園,操場離人遠的時候可以喊。

3.家長不要把「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理論過早傳達給孩子。

有些家長為了鼓勵孩子,經常說「咱家裡條件不好,你要爭氣,別讓人家看不起咱們。」或者經常把錢和價錢放在嘴邊「xx家有錢,他玩具多,你去找他借著玩吧。」「你傻啊,你這個餅乾貴,跟他換著吃就虧了。」

孩子的世界裡,幾千塊的汽車不一定比一個幾毛錢的氣球有價值。玩具換著玩,家長不用考慮自己家的玩具拿不出手或者吃虧,玩具的價值在於能讓孩子高興,而不是價簽。也不需要為了讓孩子有信心,故意透露出家裡不差錢。

總之,孩子就該是高興就笑,難過就哭,累了就休息,喜歡就爭取,不願意就不做,在孩子沒有接觸群居生活前,這些不是任性是率真。

說好要做寶寶的保護傘, 卻在不知不覺的傷害他。如果孩子連與父母都不能展現真實情感,這輩子活的要多累?

轉發讓更多的寶寶受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慢時光 的精彩文章:

新生兒與嬰兒睡姿分析:這些姿勢不適合所有寶貝

TAG:育兒慢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