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最近毒藥君搜索影片資料的時候,見到最多的字眼就是「本片改編自XX」。

比如,改編自某小說,某遊戲,某社會新聞,甚至某句歌詞。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毒藥君一位特別有才的朋友道出了其中的「規律」:


日本人最愛改編漫畫,比如《銀魂》、《死神》;老美愛改編遊戲,比如《魔獸》、《古墓麗影》;而國產片更是無所不用其及,歌詞都能改編成電影,前有《梔子花開》後有《後來的我們》。

這其中,德國人的腦洞最為清奇,人家喜歡把實驗改編成電影。比如《死亡實驗》改編自1971年美國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片中反映的人性醜惡看得毒藥君頭皮發麻。

而今天毒藥君要推薦的這部電影同樣改編自一個毛骨悚然的實驗,只用五天時間,就把學生教育成傀儡——

《浪潮》

Die Welle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在我們的教育體系里,集體精神絕對是個褒義詞。

但是,這部片子卻提醒我們,集體精神和紀律性如果走向極端究竟有多麼可怕。

1964年,美國加利福亞洲的一所高中里,為了幫助學生理解何為「法西斯主義」,教師Ron Jone 做過一項實驗,實驗的過程中,他在學生中間確立了集體主義的唯一正確性,同時灌輸紀律性。

由此製造出一個團體組織,他們身穿統一的制服,擁有統一的手勢。

而《浪潮》就改編自這個教育實驗。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話不多說,先介紹劇情。

賴納·文格爾在德國一所高中任職,自由不羈的個性,讓他對「無政府主義」的課程充滿興趣。

不巧的是,這門課程被另一位老師捷足先登,賴納·文格爾只能選擇「獨裁統治」這門課。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儘管有萬般不情願,賴納·文格爾還是硬著頭皮走進了教室。

賴納·文格爾首先拋出一個問題:「什麼是獨裁?」

學生們面面相窺,直到其中一個女孩兒卡羅給出了比較靠譜的答案▼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隨後,賴納·文格爾補充到: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賴納·文格爾充分發揮了德國人民的自省精神,他告訴學生「納粹」就是典型的「獨裁主義」代表,並且隨時有可能死灰復燃。

對此,學生們嗤之以鼻。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賴納·文格爾發動全班展開著一場模擬政治實驗。

第一天:選舉領袖

賴納·文格爾指揮學生重新調整座位,規整了原本散亂的排序。然後引導大家選出「核心領袖」。

當然,這個人就是他自己。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確立元首地位之後,賴納·文格爾開始制定規則。

他不僅要求學生尊稱自己為「文格爾先生」,而且強制學生必須起立回答問題。

同時,對表現優秀的學生提出表揚。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第二天:體會集體的力量。

賴納·文格爾帶領學生原地踏步,學生的步伐越是整齊,踏步的聲響就越大,賴納·文格爾越讚賞,並說:「這樣的震動甚至能震跨一座橋」。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此時,樓下的教室正在教授「無政府主義」課程,賴納·文格爾興奮高呼:「我們要讓天花板的灰掉到敵人頭上!」

藉此,賴納·文格爾告訴學生:「集體就是力量」。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除此之外,他提議整個團隊穿上整齊劃一的服裝,最終學生們決定以白色襯衫配搭牛仔褲作為團體「制服」。

他們認為,服裝的一致性可以消除貧富的界限,這樣在團體之中大家才能擁有真正的「平等」。

第三天:黨同伐異

通過前一天的課程,同學們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他們普遍認同了:世間兇險,唯有報團取暖才可以獲得安全感的思維。

當然,承認了集體的唯一正確性,也就意味著承認「個人主義」的危險性。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這一天,幾乎全班都換上了統一制服,唯獨女孩兒卡羅沒有。這一「異端」舉動立即激起了集體的不滿,不僅同學用異樣的眼神看待她,就連男友也斥責其自私。

在第三天的課程中,大家共同商討了團體名稱,他們興奮地稱自己為「白色巨人」「海嘯」「浪潮」。

大家集思廣益,卻對卡羅的提議視若無睹。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最終,他們確定了團體名「浪潮」,並且為這個組織設計了標識。

第四天:發動「群眾」。

在「浪潮」組織之中,學生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力量。對於「浪潮」的自豪感催生出將其壯大的「使命感」。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在學生們看來,「浪潮」不僅是自己的避風港,同時也是正義的化身。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他們為「浪潮」設計了獨一無二的手勢,這一手勢如同接頭暗號一般。他們用這是手勢劃清團體與外界的界限,只有承認「浪潮」的人才能得到組織保護,否則就是敵人。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這一天,卡羅的弟弟也加入了「浪潮」的活動中去,在他們的誘惑和威逼之下,學生只有做出浪潮的手勢,才能被允許進入學校。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第五天:失控。

自從弟弟加入「浪潮」之後,卡羅意識到失態的嚴重性。於是,去找找賴納·文格爾理論,要求賴納·文格爾停止他的實驗,結果遭到拒絕。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賴納·文格爾的女友也對他的實驗提出質疑,認為他在利用學生的「偶像崇拜」煽動情緒,製造混亂。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此時,「浪潮」的同學們漸漸進入瘋狂狀態,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卡羅的男友馬可更是認為卡羅「個人主義」,情緒失控,出手打了她。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掌摑女友的馬可十分懊悔,他如夢初醒般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他來到賴納·文格爾家,告訴老師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並且提出一起結束這個荒唐的實驗。

賴納·文格爾沒有直接答應馬可的提議,而是通知所有「浪潮」成員明天12點學校禮堂集合。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次日,學生們身著白色制服,準時出現在學校禮堂。

會議開始,賴納·文格爾激情澎湃了做了一番演講,他斥責「全球化」,認為那才是真正的恐怖主義,並煽動大家爭取「權力」。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台下的馬可終於忍無可忍,企圖當面阻止,結果卻被冠以「叛徒」之名。

一群人把馬可裹挾到講台上,一副要將其遊街示眾的架勢,他們完全沉浸在首領賴納·文格爾的衛道士的角色里,甚至有人同意將馬可「絞死」。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整場運動由此進入高潮,但是就在此時,賴納·文格爾話鋒一轉,告訴大家「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正是當年法西斯所做的」。

沉寂,死一般的沉寂。

此話一出,一瞬間,如醍醐灌頂,學生們瞬間被打醒。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現實生活中,這場實驗就此結束,沒有人願意再提起他,他們為自己的瘋狂感到羞愧。

但是,電影卻以悲劇收尾。浪潮中的狂熱分子蒂姆,一直缺少群體關懷,他無法接受「浪潮」解散的事實,在開槍打傷同學後吞槍自盡。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談到結局的改編,導演說:


「我認為《浪潮》是一部年輕人會覺得很酷的電影,特別是在拍攝期間我還看到有的年輕人用波浪的手勢來打招呼。作為一名德國電影人,我有強烈的責任感去澄清一個觀點,表明如果你當法西斯主義為兒戲來玩耍,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我將結局改動以便更加清楚地警醒觀眾。」

電影有一個簡單的故事向我們呈現了集體主義走向極端的後果,而這一切,勒博在他的《烏合之眾》中早已分析過:


「群體中的人擁有兩個共同特點:首先是每個個體消失,其次,是他們的感情和思想都在關注一件事。」

而群體心理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原本突出才智被削弱」「無意識決定群體智慧」,他們拒絕深度思考,甚至造成低智、偶像崇拜。

就像每個參與過實驗的人羞於提起這件事一樣,每個人都有可能捲入群體危機,而這種加入往往是無意識的。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從學生到獨裁者只要5天,這場實驗看完瘮得慌

最後,毒藥君只想說,請時刻警惕,不要放棄獨立思考,也不要人云亦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