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也有金翅雀,您見過嗎?
最新
07-14
7月8日清晨,我在坎墩紹興舍路拍攝到了一種外形與麻雀相仿的小鳥。
這種小鳥近年我在當地還是第一次拍到。
那天與它是在橋上的電線上第一次照面的。當初按下快門時也將它視作麻雀而進行「有拍嘸拍」的,但後在相機中一放大時,竟發現還是以往一種從未拍攝到過的小鳥。此時,這種鳥一併在電線上小憩的就有三四隻,於是也就讓相機處於「跟蹤隨訪」的狀態之中了。
約過了數分鐘之後,它們一起俯衝至橋一側的草叢之中,嘰嘰喳喳地邊跳躍著,邊在裡面啄著一種雜草的小果子。此時,雖然與我所立的橋頭不是很遠,但畢竟是體形實在太小,加之又亂竄於雜草叢中,這不僅無法讓人抓拍到比較乾淨的背景,同時也為了能定格比較清晰鳥影而不得不提高快門速度,由此帶來的負面效應是大幅度地提高感光度,根本不能將讓畫面刻劃得非常的細膩了。
到家後經多方論證,它有一個很好聽的芳名叫「金翅雀」。
以下引自《鳥類百科》對該鳥的介紹:
金翅雀是燕雀科金翅雀屬的鳥類,又名金翅、綠雀、蘆花黃雀、黃彈鳥、黃楠鳥、磧弱、谷雀,英文名直譯為灰頂金翅雀。
金翅雀分布於亞洲東部,見於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黑龍江流域下游、日本、朝鮮和中南半島北部;在中國分布於東部地區,東北大部、華北大部、華中華南各地可見,其在中國分布的西限達西北的青海省和西南的雲貴川一線。
金翅雀的外形特徵是:體小(13厘米)的黃、灰及褐色雀鳥。雙翅的飛羽黑褐色,但基部有寬闊的黃色翼斑,所謂「金翅」指的就是這一部分的羽毛顏色。
成體雄鳥頂冠及頸背灰色,眼先和眼周部位羽毛深褐色近黑色,背純褐色,翼斑、外側尾羽基部及臀黃。
雌鳥色暗,幼鳥色淡且多縱紋。
虹膜-深褐;嘴-偏粉;腳-粉褐。
叫聲:金翅雀叫聲甚有特色,為輕柔而連續不斷的滴滴聲,雖聲音輕柔但傳播甚遠。
它的生活習性是經常可以見成群齊飛,吱吱喳喳的小精靈,那就是金翅雀了。身著黃橄欖綠色的羽毛,配上粉紅色的小嘴,狀極可愛;迎著陽光,飛行鼓翅時,翼端有著金黃色閃閃發亮的光澤,便是金翅雀獨一無二的標誌。
適合金翅雀的生境非常多樣,其垂直分布可達海拔2400米的高山區,但在低山和平原地區金翅雀也是常見鳥種,尤其在冬日的平原,在平原他們活動於高大喬木的樹冠中,而在山地則穿梭於低矮的灌木從中。
金翅雀的食物主要是樹木和雜草的種子,也可用穀物和昆蟲充饑。野生金翅雀在松樹上築巢,巢呈杯狀,由草根、羽毛等構成。金翅雀的食譜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主要是各種草本植物的種子,偶爾取食農作物和昆蟲。
金翅雀的繁殖期在每年的3-7月,繁殖地點常選擇在山中樹叢里,多營巢於松樹或果樹上,巢置於樹頂細小枝幹間,距離地面高程可達10米,巢以細弱的草根、棉麻纖維為基本材料糾纏而成,呈精緻的杯狀,巢內墊以獸毛、碎絨、蜘網、羽毛等柔軟材料。每巢產卵2-5枚,卵色或白或綠,具褐色斑點,孵化期11-13天。
金翅雀目前尚無人工繁育成功的記錄,但卻是中國北方是一種普通的籠鳥之一。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即列為「三有」保護)和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從發現並拍攝了金翅雀這又一種鳥後,我再次感受到由於近年來我們當地生態環境的日益好轉,作為「環境晴雨表」的鳥類,不僅數量有大量的增強,而且品種也越來越多啦!
完
TAG:溪上文化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