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雙頂徑和股骨長標準表,准媽媽快來對比一下!
每次B超檢查完後,都可以在報告單上看到雙頂徑和股骨長這樣的概念,這讓許多非醫學專業的媽媽們比較迷茫,這到底指的是哪一段的長度,為哪些標準呢?
雙頂徑是指胎兒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寬部位的長度。
股骨長是指胎兒大腿骨的長度。
雙頂徑的標準
通常,胎兒5個月大後,雙頂徑的長度就會隨著懷孕的周數增加而增大。妊娠28周時雙頂徑長度約為7.0cm,孕32周時約為8.0cm。此後,胎兒雙頂徑每周會增加0.2cm,到足月時,雙頂徑的長度應該在9.3cm及以上。
股骨長的標準
孕13周:1.17±0.31cm
孕14周:1.38±0.48cm
孕15周:1.74±0.58cm
孕16周:2.10±0.51cm
孕18周:2.71±0.46cm
孕20周:3.35±0.47cm
孕22周:3.82±0.47cm
孕24周:4.36±0.51cm
孕26周:4.87±0.41cm
孕28周:5.35±0.55cm
孕30周:5.77±0.47cm
孕32周:6.43±0.49cm
孕34周:6.62±0.43cm
孕36周:6.95±0.47cm
孕38周:7.20±0.43cm
孕39周:7.34±0.53cm
孕40周:7.40±0.5cm
雙頂徑和股骨長算體重
懷過寶寶的孕媽都知道,胎兒的體重在不同的階段是不同的,胎兒體重也是判斷胎兒發育情況的關鍵因素。因此,胎兒體重也是孕期檢查的重點項目。
孕期檢查胎兒雙頂徑和股骨長也能計算胎兒的體重,具體是怎麼計算的呢?一起去get起來吧。
用雙頂徑、股骨長計算胎兒體重,其實是有一個標準的公式的,即1.07*BPD*BPD*BPD+0.3*AC*AC*FL。其中,BPD代表的是雙頂徑,AC代表的是腹圍,FL代表的是股骨長。最後得出來的數字都是以厘米作為單位。
此外,除了根據胎兒的雙頂徑和股骨長來計算胎兒體重外,還有其他的方式也能預測胎兒的體重,比如下面這些:
公式1:Y=-4973.72+260.69HC
公式2:Y=-2686.60+171.48AC
公式3:Y=-2232.56+747.42FL
公式4:Y=-2513.51+1049.90FTH
公式5:Y=-5168.32+100.97HC+110.86AC+143.09FL+331.43FTH
上面所提到的Y表示的是胎兒體重的估算值(g);HC表示的是頭圍;AC表示的是腹圍,FL表示的是股骨長;FTH表示的是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好吧,以上確實讓一些數字盲的媽媽們比較為難,真要預估胎兒體重,可以讓專業醫生進行對比計算!
網上一直有通過雙頂徑看胎兒男女的說法,這種說法靠譜嗎?
必須再次說明,利用雙頂徑看胎兒是否為男女是不科學的,雙頂徑是無法看出胎兒性別的,但利用雙頂徑查以計算出胎兒的體重。
雙頂徑又稱BPD,胎頭雙頂徑。是指胎兒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寬部位的長度,又稱為「頭部大橫徑」。醫生常常用它來觀察孩子發育的情況,判斷能否有頭盆不稱,順利分娩。
孕足月時應達到9.3厘米或以上。按一般規律,在孕5個月以後,基本與懷孕月份相符,也就是說,妊娠28周(7個月)時BPD約為7.0厘米,孕32周(8個月)時約為8.0厘米,以此類推。
孕8個月以後,平均每周增長約為0.2厘米為正常。當初期無法通過CRL來確定預產日時,往往通過BPD來預測;中期以後,在推定胎兒體重時,往往也需要測量該數據。
編後語:通過以上專業了解,不知道孕媽媽們是不是更清晰一些呢?最終專業知識疑問,還是以臨床醫生解答為準!
童芽:專註母嬰健康服務,喜歡文章的家長們請關注、點贊、分享,也歡迎留言分享您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