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有機磷中毒導致膽鹼酯酶活性下降的機制

淺談有機磷中毒導致膽鹼酯酶活性下降的機制

羅江彭

虞城縣人民醫院檢驗科

膽鹼酯酶(ChE),主要由肝細胞合成,是反應肝細胞合成功能的主要酶類。當肝功能障礙時,此酶活性下降。但在臨床上ChE活性下降,往往多見於另外一種情況:急性有機磷中毒(AOPP)。

筆者所在醫院是一所縣級醫院,經常會遇到許多有機磷中毒的患者,特別是最近多使用農藥的夏種時節。審核生化結果時,遇到膽鹼酯酶活性下降的結果,往往最先聯想到的就是有機磷中毒,這時就會下意識查看臨床診斷,果不其然。

今天又遇到4例急性有機磷中毒患者,其膽鹼酯酶活性均低於我院設定的危急值,重新複查後按照危急值報告流程報告危急值後,不禁想到了生命至尊無上的高貴與不堪一擊的脆弱。

為什麼有機磷中毒會導致膽鹼酯酶活性的下降?

首先我們重溫一下膽鹼酯酶

人體主要分為兩種,(1)乙醯膽鹼酯酶(AChE),又稱真性膽鹼酯酶或膽鹼酯酶Ⅰ;(2)丁醯膽鹼酯酶(BuChE),又稱假性膽鹼酯酶或擬乙醯膽鹼酯酶(PChE)或膽鹼酯酶Ⅱ。臨床常規檢查的膽鹼酯酶即後者,通常簡稱為ChE。AChE主要分布於神經組織、肌肉、紅細胞、肺等處,其生理功能是催化水解乙醯膽鹼,能使神經細胞反覆除極。ChE和BuChE主要在肝合成,生理功能至今尚未闡明[1]。AChE和BuChE的活性變化基本是平行的,兩酶之間總的相關性好,均與臨床表現(中毒指數)相關,能夠較好地反映有機磷農藥中毒的程度。但酶活性下降程度與病情及預後並不完全一致。丁醯膽鹼酯酶(BuChE)對有機磷農藥敏感,但抑制後恢復較快。我科採用測定血清膽鹼酯酶即丁醯膽鹼酯酶(BuChE)。

其次,我們了解一下有機磷中毒的機制

正常情況下,膽鹼能神經興奮所釋放的遞質乙醯膽鹼能被膽鹼酯酶水解為乙酸及膽鹼而失去活性。

有機磷中毒時,有機磷酸酯的結構近似乙醯膽鹼,進入人體後與乙醯膽鹼競爭結合體內膽鹼酯酶,迅速結合形成磷醯化膽鹼酯酶,不易水解,使膽鹼酯酶失去水解乙醯膽鹼的能力,即失去酶活性,乙醯膽鹼大量蓄積於神經末梢,過度興奮膽鹼能神經,出現一系列毒蕈鹼樣中毒癥狀(又稱M樣中毒癥狀)、煙鹼樣中毒癥狀(又稱N樣中毒癥狀)和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嚴重者常死於呼吸衰竭[2]。

有機磷中毒後膽鹼酯酶活性的降低是因為:有機磷進入人體後,在膽鹼酯酶酯解部位的酸基和鹼基協助下,有機磷的磷原子與膽鹼酯酶酯解部位的絲氨酸上的氧原子形成共價鍵結合;同時酯鍵斷裂,磷醯基與膽鹼酯酶形成磷醯化酶。而磷醯化酶的脫磷醯基反應速度極慢,有些情況下接近為零,因此,這個酶分子失去活性,而一般將失去活性的磷醯化酶稱為中毒酶[3]。有機磷中毒患者血清中的膽鹼酯酶因磷醯化形成中毒酶導致活性測定下降。

參考文獻:

1. 侯振江,郭桂平.生物化學檢驗技術[M].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118-119.

2. 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8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3:883-884.

3. 和大坡.膽鹼酯酶與有機磷農藥中毒[J].衡水學院學報,2007,9(1):19.

說明:本文為原創投稿,不代表中華檢驗醫學網、檢驗醫學微信平台觀點。轉載時請註明來源及原創作者姓名和單位。

編輯:李觀華 審校:陳雪禮

往期原創回顧

走之前,不妨為檢驗君點亮下面的愛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檢驗醫學 的精彩文章:

復凝的血清,你見過沒?
一例新生兒血常規危急值報告單解讀

TAG:檢驗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