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運氣背到極點的人,他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歷史上運氣背到極點的人,他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一個人運氣能背到哪種地步,你想都想不到!

名將出身,善射勇猛,哦嚯~沒機會;

平定叛亂,評功論賞,哦嚯~站錯隊;

攻打匈奴,遇大部隊,哦嚯~險沒命;

再打匈奴,遭遇主力,哦嚯~沒軍功;

年過六旬,最後一戰,哦嚯~竟然迷路了……

他歷經三朝,出生入死與匈奴作戰70多次,堪稱勞模,但最後就連他的兒子、堂弟和下屬都封侯了,他也沒被封侯,最後還抑鬱自殺了……

他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飛將軍」李廣,一個連皇帝都說他運氣差的人。

勇猛擅射的李廣將軍

神射手,沒市場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在西漢,李廣也算是贏在起跑線上的人了。

出身名將世家,先祖是先秦名將李信,家族世代承襲僕射一職,妥妥的軍二代。虎門無犬子,這樣的家庭調教出來的李廣自然也差不到哪裡去。

李廣的個人能力很強,不僅勇猛無雙,還擅於騎馬射箭。傳聞他有次去打獵,發現草叢中有一猛虎,李廣急忙一箭射去。結果走近一看,才發現射中的只是一塊形狀很像老虎的大石頭,而整個箭頭都已射進了石頭裡。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少年李廣就有了「李廣射虎」的金字招牌。

李廣射虎

在當時,騎射可是漢軍對陣匈奴時的戰術短板,擅射的李廣無疑成了朝廷極力招攬的稀缺技術人才。

第一次機會終於來了。漢文帝十四年,匈奴大舉入侵蕭關,李廣以將門之子的身份從軍。軍事生涯的第一次亮相,李廣表現得相當出彩。因為衝鋒陷陣,斬殺匈奴首級數量眾多,被漢文帝任命為漢中郎。

這個階段的李廣,事業發展相當順利:個人專長正是國家急需,有機會建功立業不說,還直接進入了最高層領導的視野。事業有如此的起步,可以說是前途無量了。

但是,李廣那時並不知道,世界上最可怕的一個詞,叫做生不逢時。

青年李廣生活在漢文帝時代。這個時代的主旋律是和平與發展:休養生息、韜光養晦。即使與北方的匈奴仍有戰爭,也是小範圍的局部衝突,用公主和親、送財免災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就能解決。何況,當時的朝廷並沒有做好與匈奴決戰的準備。

所以即使是軍事才能超群的李廣,也沒有施展才華的舞台。雖然軍事生涯的第一次亮相十分出彩,那也只是小型戰役,根本達不到他一戰封侯,走上人生巔峰的終極目標。

就連當時的漢文帝都看不下去了,拍了拍這位少年的肩膀安慰他說:「可惜了,你沒有生在高祖的時代,否則,萬戶侯對你來說都是小菜一碟。」

李廣還能說啥,寶寶心裡苦啊。

耿直boy,職場不需要

李廣熬過了文帝時代,熬到了景帝時代。

景帝看重李廣的忠勇,委以重任,給予李廣很高的關注和重視。新的職場,新的開始,歷史給了李廣新的機會——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繪圖

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國害怕被中央削藩,乾脆聯合造反,讓皇帝下台。景帝立馬派遣軍隊平定叛亂。

西漢實行軍功爵制,以斬殺人頭為功,訓練有素的中央軍對地方軍,戰鬥力是碾壓級別的。這對當時擔任驍騎都尉的李廣來說,簡直就是天賜良機。然而,李廣這個耿直boy分分鐘就把自己幾個月辛苦攢來的軍功玩脫了。

平叛軍的統帥是當時的大將周亞夫,周亞夫是一個很懂政治的人。而,李廣,恰巧是一個不那麼懂政治的人。

漢景帝有一個同父同母的胞弟——梁王,是竇太后最喜歡的小兒子。早期無子的景帝對梁王說過「千秋萬歲傳於王」,但景帝後期十分忌憚此人。

叛亂時,七王叛軍避過中央軍,直接盯准梁王的軍隊往死里揍,梁王向朝廷求援。太后心疼兒子,想讓景帝出兵支援。景帝乾脆裝傻,把鍋甩到正在前線平叛的周亞夫頭上。

周亞夫也很默契,上奏說:楚軍戰鬥力強啊,只有暫時不管梁國,先斷楚軍糧道,才能打贏這場仗。

表面看只是正常的戰略部署,但景帝一秒就get到了「不管梁國」的重點。馬上大筆一揮:許。真是深得帝心吶。但好歹梁王也是景帝至親兄弟,不派軍隊過去解圍做做樣子實在說不過去。於是就派了李廣去執行這個任務。

李廣接到命令後,興奮得連夜出發,大破敵軍,奪得叛軍軍旗,一戰成名。奪旗斬將,直指封侯啊。然而,讓人暈菜的是,李廣竟然接受了梁王授予的官印!一個朝廷將軍接受諸侯王的封印,還站到了梁王的陣營,這不是明擺著和景帝對著幹嗎?結果,不出所料:周亞夫平叛歸來,封為太尉;李廣歸來,直接被貶到邊關。

唾手可得的封侯機會沒了。

迷路?這輩子都不會

時代的變化給了李廣第二次封侯機會!武帝即位,一個以戰爭動員為國家首要任務的時代來臨了。

李廣作為德高望重的兩朝老將,從地方調回到中央,被委以重任。首戰就是著名的「馬邑之圍」。結果老天太眷顧匈奴了,匈奴在埋伏圈的邊緣試探後感覺不對立馬撤退,這場戰役只好草草結束。李廣別說匈奴了,連跟匈奴的馬毛都沒看到。

李廣並不氣餒,後面戰鬥多的是,還愁沒機會封侯?可惜命運的捉弄從未停止過。

馬邑之戰後四年,武帝再次發起了反擊匈奴的戰鬥。主力軍兵分四路,各帶一萬騎兵,除了李廣和其他兩位將領外,和李廣一起出征的還有武帝的小舅子——衛青。

此時的李廣,背負著帝國的期望和封侯的人生終極目標,躊躇滿志地出征了。 誰知,因為沒有提前偵查,李廣被迎面而來的匈奴主力軍虐得很慘,幾乎全軍覆沒。最後因為「飛將軍」 的活廣告,李廣只被匈奴活捉,裝死趁匈奴放鬆警惕後逃走,撿回一條小命。

但李廣全軍覆沒,被貶為庶人。另外兩路軍隊,一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只有這個戰鬥經驗為零的菜鳥衛青,竟然直搗匈奴祖墳龍城,俘虜七百人,獲得漢初以來對匈奴作戰的首次勝利,被封為關內侯。

一戰封侯的衛青

一直以來的封侯夢被一個菜鳥輕而易舉地實現了,李廣差點一口老血噴了出來。更慘的是,後來不僅衛青的下屬、兒子們封了侯,連李廣的兒子、堂弟也封了侯,就他沒有!

決定一雪前恥的李廣終於等來了機會。元狩二年,李廣重新被徵用,帶4千精兵去右北平打匈奴,武帝還給他配備了剛從西域回來的張騫給他打輔助。這次李廣沒迷路,張騫卻迷路了。李廣軍隊與匈奴鏖戰一天後,第二天張騫才出現,聯合擊退匈奴。李廣雖然殺敵無數,但將士死傷慘重,也未能封侯。

這次戰役後,連漢武帝都覺得:李廣是一個運氣很差的人。

運氣是什麼?沒見過

李廣似乎還有機會。元狩四年,漢朝發動第二次對匈奴的大決戰——漠北之戰。但此時李廣已經是六十歲的老頭了,雖然還能挽弓射箭,上馬殺敵,但武帝已經不打算再用李廣。

最後拗不過李廣的請求,武帝只好違心地同意了。出征前,武帝再三叮囑主帥衛青:「李廣運氣差,千萬不要讓他正面與匈奴打戰。」於是衛青將李廣調離主戰場,輔助作戰。但立功心切的李廣竟然不聽調遣,忘記帶嚮導就急忙出征。結果迷路,未能及時與衛青部隊會和,錯失了活捉匈奴單于的大好機會。

年老的李將軍

李廣對老天可能失望透頂了,他馳騁疆場幾十年,再不願意麵對刀筆吏的刁難,於是拔劍自刎。一代名將隕落了。

但是李廣一生未封侯,真的是運氣不好或者有人暗箱操作嗎?

我看未必,換做你是漢武帝,照樣不會改變李廣的結局。

論道德,朝廷將領私受梁王官印,是他一生的污點;

論性格,怒殺盡忠職守的霸陵尉,睚眥必報格局小;

論軍功,他先後五次領軍作戰,要麼被俘虜,要麼迷路,要麼損兵折將乃至全軍覆沒。按當時的封侯標準,李廣一條也沒能達到。

事實上,能力不夠常常被包裝成運氣不好的樣子。古往今來,命是弱者的借口,運是強者的謙詞。歷史如此,職場也如此。有人會因為你運氣不好同情你,但沒有人會因為你運氣不好重用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帶著歷史去旅遊 的精彩文章:

TAG:帶著歷史去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