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事件新進展,廣告公司開撕,阿森納發聲明,警方介入,邪不壓正
「
最近汽車圈大事不少,多是喜事。可是7月12日比亞迪官方發布的一則聲明與上海某家廣告公司的對峙,涉及11億元廣告宣傳費用,事件錯綜複雜撲朔迷離,堪稱一宗「懸案」。到底為何?
」
從發布的這份聲明來看,比亞迪汽車的確被人莫名其妙坑了,是嚴重的受害者,其關鍵點如下:
1.李娟冒用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經理身份。
2.李娟「推動」了多項廣告合作,包括比亞迪與阿森納足球俱樂部的宣傳。
3.比亞迪已經向上海警方報案,靜待結果。
一時間朋友圈內的媒體、廠家、公關紛紛轉發,有人猜測這個李娟何許人也,這麼大膽?有人打出「李娟,比亞迪喊你去公安局」,表示站比亞迪!也有人質疑,這個事情背後是否有不為人知的內幕?
汽車生活本來以為這就是一個對於汽車圈來說,不痛不癢的聲明。但是,一天之後的7月13日,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一個名為「上海競智廣告」的公眾號,圖文並茂實名Diss比亞迪。
來,我們來畫一下重點!
競智廣告表示,自己是比亞迪的乙方,並且給比亞迪做了價值11億元的品牌宣傳活動。
服務的項目包括全國試駕會、戶外硬廣的投放。
宣傳周期長達三年。
推動了比亞迪與阿森納的戰略協議。
2017—2018年期間,在華東、華北等地區做了比亞迪試駕會。
而面對這家自稱是事件當事人的上海競智廣告的回擊,比亞迪暫時還沒有進行官方回應。隨後,汽車生活第一時間打開比亞迪的官方微博發現,輿論已經對其進行了圍攻,一份聲明的評論數達到了1130條,並且大多數輿論都是一邊倒,為此,比亞迪只好暫時關閉了微博評論功能。
隨後,汽車生活想聯繫比亞迪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採訪,很多都被以「事情已經立案調查,具體案情以警方偵查的結果為準」回復。不過這個時候也能理解,在事實還沒有被警方公之於眾之前,誰都不能輕易發聲。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採訪了幾個人之後,終於有人站出來發聲。據相關人士表示,李娟是上海雨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用免費的資源作為切入口開始與比亞迪有聯繫。
然後她冒用了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的身份,私刻了企業公章,開始與各家廣告公司和公關公司合作。但是李娟沒有在比亞迪有過任何的就職痕迹,而且上海比亞迪也沒有設立市場部總經理這個身份。
搜索一下就會發現,網上搜索不到任何關於上海比亞迪市場部經理李娟的信息。如果有熟知比亞迪總部公關部的人就會發現破綻,但是並沒有人提出質疑。導致了如今很多廣告公司和公關公司被騙。
而也有業內同行在與汽車生活談及此話題時表示:「假假真真誰也不知。但是現在比亞迪明顯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輿論上就不佔優勢。」
除此之外,汽車生活還採訪了與比亞迪有合作的幾家相關媒體,他們表示比亞迪的付款周期和一般廠家的周期並無差異,付款的形式有匯票也有直接付款,按照合同約定,暫時還沒有發生拖欠的行為。
就在汽車生活剛準備發稿時,阿森納足球俱樂部官方發表聲明。
可以證實的是,比亞迪在今年5月8日,確已與阿森納足球俱樂部結成合作夥伴關係。至於已經推動的項目後續該如何進展?暫時不得而知。
其實在如今的汽車行業,廠家與代理公司之間還是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制度上的不完善、流程的繁瑣、人員的變動等主客觀因素,都是此次「比亞迪事件」的推手。
汽車行業競爭激烈,難免有人不守規矩,也存在甲乙丙方亂出牌的現象。所以除了完善自身管理流程之外,對於廠家、媒體和代理商來說,也要擦亮雙眼。
就廠家而言,在選擇能夠進入供應商體系的代理公司時,應該加強考察。並且對市面上涉及到自身品牌的活動和宣傳,進行及時的追蹤溯源。
而對於代理商來說,在簽訂合作之前,要明確對方是不是相關品牌的負責人,更要說明合作後的職責,避免出現打錯工的現象。而對於媒體來說,合作一定要先簽訂協議。現在媒體類型眾多,也存在著諸多的不規範。很多自媒體平台因為熟人關係,口頭答應合作,更容易出現問題。
不過汽車生活認為,水太深了,不敢擅自摸魚!現在沒有必要去猜測以及推敲,因為你心中的答案不一定是事實,相信警方很快就會公布調查結果,還相關受害方一個清白。說到這裡,汽車生活突然想起了正在熱映的姜文的電影《邪不壓正》,相信正義最終會戰勝那些邪惡勢力。
TAG:汽車生活自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