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寧國府進士群體的初步考察(二)

清代寧國府進士群體的初步考察(二)

原標題:清代寧國府進士群體的初步考察(二)


微信版第249期


清代寧國府進士群體的初步考察

劉佰合


摘 要:


清代寧國府共產生165位進士,在安徽科舉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與安慶府、徽州府並為安徽進士強府。寧國府進士群體縣際區域分布呈現出鮮明的非均衡特點,涇縣是進士中心縣;縣際分布又具動態性特點,旌德縣在清後期迅速崛起,成為階段性的科舉強縣。寧國府進士群體姓氏分布有非常明顯的集聚趨勢,進士向少數大姓集中,而特定姓氏的進士又朝少數縣聚集,反映了縣域之內科舉與進士家族的普遍存在。


關鍵詞:

寧國府;進士群體;分布


二、 進士群體區域分布的非均衡狀態


清代寧國府統六縣,即宣城、南陵、涇縣、寧國、旌德和太平。寧國府是安徽科舉強府,共有進士165人,在所屬六縣均有分布,同時呈現出鮮明的非均衡特點,具體分布數據見表二。需要說明的是,表中寧國府及各縣進士數都不包括寄籍外府外省者,亦不包括會試中式卻因各種原因而未參加殿試者,如涇縣人陳鏊籍六安直隸州,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會試中式,卒而未殿試,不納入本文考察範圍;再如涇縣人葉沃若於乾隆十六年辛未科會試獲中,亦未殿試 ,雖然(嘉慶)《涇縣誌》將其視為進士列入其卷十四《選舉表》,(嘉慶)《寧國府志》亦將其列入卷六《選舉表?科目上》,但這種情形畢竟與體制稍有不合,故不納入考察範圍。


表二 清代寧國府進士群體區域分布數據表


按照各縣進士數,由高到低進行排序,依次是涇縣(62)、宣城縣(35)、旌德縣(32)、太平縣(17)、南陵縣(12)、寧國縣(7),平均數為27.5。排名前三位的涇縣、宣城縣和旌德縣是進士大縣,進士數都在平均數之上,共有進士129人,佔全府總數的78.2%,而排名後三位的太平縣、南陵縣和寧國縣是進士較少的地區,僅有34人,佔比為21.8%,其人數大約為前三縣的四分之一,懸殊非常明顯,說明府內縣際分布的非均衡性非常突出。


以進士數作為府際分布的主要衡量指標,雖然簡單易行、便於判斷,但卻不能完全反映各地科舉的真實水平,存在非均衡性變異的潛在傾向。如宣城縣進士數是太平縣的兩倍,是否能直接反映兩縣科舉實力的真實差距呢?其實並不盡然。為更準確地反映縣際不均衡狀態,就有必要引入每十萬人口擁有進士數作為衡量指標,因為某縣進士人數和人口總量密切相關。



涇縣桃花潭


我們選取嘉慶十年(1805年)的人口數 作為參照,計算寧國府及各縣每十萬人口擁有的進士數,這個序列當中,旌德、涇縣和太平三縣靠前,而宣城、南陵和寧國三縣列後。兩個序列進行比較,南陵和寧國兩縣排名一致,另外四縣略有變動,其中旌德縣前移兩位、太平縣前移一位,而涇縣下降一位、宣城縣更下降兩位。綜合兩種指標體系分析,南陵和寧國是科舉相對落後的縣,涇縣、旌德是科舉強縣,旌德縣每十萬人擁有進士數甚至超過涇縣,該項指標在安徽省內亦居前列。涇縣是寧國府內的進士中心縣,其進士數在府內高居第一,佔比達到37.6%,在安徽省內僅在桐城、歙縣之後,與合肥縣並列第三,正所謂「涇士好學問,攻文辭,科第代不乏人……一時人士翕然,駸駸有伊洛之風。」相較而言,宣城地位稍顯尷尬,雖然其進士數僅低於涇縣,但其人口規模卻非常龐大,每十萬人擁有進士數只略高於南陵和寧國,距離涇縣、旌德兩縣差距甚大,所以宣城縣只能視為府內進士大縣,而非真正的科舉強縣。

在安徽省內乃至全國範圍,進士群體府內縣際分布的不均衡狀態,並非寧國府一地獨有之現象,其它如安徽徽州府、直隸順天府、湖南長沙府、湖北黃州府、廣西桂林府、江蘇松江府等地也有類似分布特點,如浙江杭州府領州一縣八,893名進士主要集中在仁和(380)、錢塘(332)兩縣及海寧州(120),三地佔比高達93.2%,而另外六縣僅佔6.8%, 非均衡狀態亦極突出。由此可見,進士群體府內縣際分布的非均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甚至已成為一種常態,是各地人口、經濟及文教等因素的差異在科舉領域的折射與反映。



旌德進士坊


寧國府在安徽省內進士府際分布的動態格局中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狀態,但府內縣際分布卻變化顯著,具有動態性的特點。寧國府前中期產生進士94人,後期進士71人,與前中期相較,後期(仍以1821年為界)進士群體的區域分布發生結構性變化。涇縣與宣城是寧國府前中期的進士大縣,兩縣進士67人,占同期全府之比為71.3%。與前中期比較,涇縣雖略有減少,仍能保持進士中心縣的地位,南陵和寧國兩縣分別只有2位和1位進士,佔比下降較為明顯,而宣城縣佔比從33%急劇下降到5.6%,不僅喪失了進士大縣的地位,甚至已和南陵、寧國兩縣一起淪落到府內科舉格局的邊緣位置。太平縣從2.1%到21.2%,上升幅度顯著,其中崔姓進士貢獻尤著。旌德縣從9.6%大幅攀升到31.4%,幾與涇縣並駕齊驅,崛起之勢強勁,確立了階段性科舉強縣的地位。旌德地狹山多,物產不豐,「故富者商而貧者工,往往散在京省市肆閑居,積通易以致富厚」,「旌俗重詩書,勤課誦,延請名師,以訓子弟」, 所以旌德之科第興盛實非出於偶然。

三、 進士群體姓氏分布的集聚趨向


清代寧國府165位進士,據筆者統計,共有姓氏47個,具體分布見表三,表中「縣數」是指某姓進士分布所及的縣數。


表三 清代寧國府進士群體姓氏分布數據表



依據擁有進士數量,47個姓氏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一是進士大姓,計有胡、吳、呂、崔、朱、江、劉、王、汪、翟等10姓,擁有進士數均在7人以上;二是進士小姓,擁有進士數在2—6人之間,計有趙、查、梅、潘等15姓;三是僅有一位進士的進士稀見姓,諸如程、貢、黃、陶、詹等22姓。與清代安徽進士群體姓氏分布情況比較,寧國府進士姓氏分布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安徽省範圍內的進士大姓(有進士30人以上)是王、張、吳、汪、胡、程、李、方、朱、孫等姓,十姓當中王、吳、汪、胡與朱姓亦是寧國府進士大姓,但張、李、方與孫姓僅是寧國府進士小姓,程姓在寧國府只有一個進士,屬進士稀見姓,由此表明省、府兩級進士大姓的吻合度很低。


寧國府進士群體姓氏分布有非常明顯的集聚趨勢,通過兩個維度表現出來。


第一,寧國府進士朝少數大姓集聚。胡姓有進士20個,吳、呂兩姓有13和12個進士,崔、朱兩姓均有8位進士,江、劉、王、汪、翟五姓則分別有7位進士,合十姓共有96位進士,占進士總量的58.2%,16個進士小姓有47位進士,佔比為28.5%,而22個進士稀見姓所有進士佔比僅為13.3%。進士朝少數姓氏集聚的傾向並非寧國府獨有,徽州府、松江府等也有類似表徵,如從1371年到1826年間考中的徽州進士有956人,其中汪、程、吳姓分別有158、106和91人,三大姓合計佔全府進士總量之比達到37.1%。這種現象並非完全出於偶然,其基礎原因是寧國府進士大姓在該地區分布廣泛、人口眾多,直接因素則是這些大姓宗族往往擁有優越的文化教育條件或較雄厚的經濟實力,族人與子弟具備較強的科舉競爭能力。


第二,特定姓氏的進士並非平均分布於府內各縣,而是朝少數縣集聚,具體情況見表三。一種形式是部分姓氏雖分布於2—3縣,但其中有一縣進士數非常突出。20位胡姓進士分布於涇縣、寧國和太平三縣,其中15位出自涇縣;13位吳姓進士中的11位、8位朱姓進士中的7位、7位翟姓進士中的6位、6位趙姓進士中的5位、7位王姓進士中的4位亦出自涇縣;12位呂姓進士中的11位和8位汪姓進士中的5位出於旌德縣、6位張姓進士4位出於宣城縣,集聚色彩均較顯著。另一種形式是較為極端的體現,某姓氏的所有進士全部集中在一個縣,除進士稀見姓因僅有一位進士而只具有統計意義外,該類姓氏有8個,其中擁有兩位進士的姓氏有4個,秦姓之於南陵縣、姚姓之於旌德縣、鍾姓之於宣城縣、左姓之於涇縣都屬該情形;有5位進士的梅姓進士集於宣城縣,6位查姓進士集中於涇縣,7位江姓進士則來自旌德縣;最具典型意義的是8位崔姓進士全部出自太平縣,而安徽全省的崔姓進士也正是8位,集聚色彩尤其鮮明。



太平崔氏宗祠


關於清代進士群體的空間及區域分布的既有研究主要在省際、省內府際或府內縣際分布等層面進行考察,而縣域之內進士分布的考察往往難以展開,或因人數太少不具統計意義,或因史料缺乏難以支撐。筆者以為把姓氏區域分布引入該論題,能夠有效延展縣域之內進士分布考察的路徑。前論進士姓氏分布的集聚傾向已可初步反映縣域之內分布的狀況,若再轉換思路,將縣作為考察基點更可體現其具體的分布狀態。


例如旌德縣共有出自9姓的32位進士,呂、江、汪三姓分別有11個、7個和5個進士,其它五姓僅有9個進士,其數甚至低於呂姓;再如太平縣17位進士亦出9姓,崔姓即占其8,其他8姓進士數僅與崔姓相當;涇縣進士有14姓,其中胡、吳、朱、翟、查、趙六姓共有進士50人,占其總數之比高達80.1%。縣域之內進士朝少數姓氏集中,考慮到人口往往聚姓聚族而居的地域性特徵,其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狀態即清晰體現,且較之省際分布與省內縣際分布更為突出。


進士群體姓氏分布的集聚傾向實際上反映了縣域之內科舉與進士家族的普遍存在,如涇縣的胡氏、吳氏、查氏、翟氏家族,旌德的呂氏、江氏家族,宣城梅氏家族、太平崔氏家族等均為清代寧國府科舉著姓大族,筆者擬另文考察該題,此不贅述。


(作者系淮北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副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崇文弘教——周瑛的廣德之治
抗日戰爭宣城淪陷之前後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