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沿襲1000多年的一個制度,明清兩朝都想廢除,新中國終於做到

中國沿襲1000多年的一個制度,明清兩朝都想廢除,新中國終於做到

原標題:中國沿襲1000多年的一個制度,明清兩朝都想廢除,新中國終於做到


在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制度沿襲了1000多年,老百姓十分的憎恨這個制度,到了明清兩朝統治者都想把這個制度廢除,但是都沒有徹底的辦到,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終於做到。這個制度就是土司制度。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土司制度,這個制度的建立首先要追溯到我國唐朝的時期。當時唐朝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大國,國土面積不是一般的大,在廣闊的疆域之中存在著大量的少數民族,如何才能更好的統治少數民族呢?於是唐朝發明了羈縻制度。


這個羈縻制度就是後來土司制度的前身。那麼什麼是羈糜制度呢?簡而言之,就是根據少數民族的特殊情況,以其俗治之。名義上類似於現在的自治州,但實際上與現在的自治州大不相同。羈縻的意思就是一方面軍事壓迫,另一方面撫慰。利用當地的習俗,讓當地人自己管理。實際上朝廷只是間接的統治,按現在的說法並不一定實際控制該地。


宋代也繼續在西南地區推行羈縻制度。可是羈縻制度的弊端也開始顯現出來:不服朝廷管制,形成獨立的王國。到了元代,中國的版圖相比宋代急劇的擴大,相繼的征服了周邊的大片土地,可是這些地方的豪強經常叛亂,為了加強統治元朝將羈縻制度升級土司制度。由以前鬆散的管理方式,變為更嚴格的管理。


到了明朝土司制度得到進一步的完善,發展到巔峰時期。但是隨著明王朝的國力衰落土司制度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土司漸漸演變為「土皇帝」,雖然明朝採用了衛所駐軍與土司結合管理的模式,可是依然無法阻止土司對朝廷的不服從。


在土司統治的區域內,猶如一個國中之國,土司就是「土皇帝」,對少數民族的老百姓擁有絕對的生殺大權,他們不服從朝廷的法律,甚至根本不交稅,對百姓肆意殺戮,造成了巨大的禍害。


底層的老百姓對於土司制度十分的憎恨,可是土司採用世襲制,老百姓無法撼動土司的地位。而朝廷的政令更是無法得到貫徹和執行,鑒於這樣的情況,明朝中後期的統治者開始想要廢除土司制度,於是歷史上著名的改土歸流政策開始慢慢推行。



改土歸流,意思就是取消落後的土司制度,由朝廷指派流官直接管理,丈量土地,收取賦稅,推行漢族先進的管理模式,加強中央集權。為了避免叛亂引起社會動蕩,明朝統治者小心翼翼的抓住機會一步步推行改土歸流,逐步廢除土司制度,譬如土司去世沒有後代則趁機取消土司,由朝廷官員接任管理。但是明朝並沒有能徹底廢除土司制度就滅亡了。

清朝建立後,也看到了土司制度的弊端,清朝統治者與明朝統治者一樣想要廢除土司制度推行改土歸流。不過這一點清朝比明朝做得更好,清軍以土司相互仇殺或者受到土司欺壓的百姓請願為由趁機剿滅土司的武裝,並派朝廷的官員接管。清軍的強勢讓土司制度很大程度上被廢除,民族融合開始推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以實現。這也是清朝能夠實際控制新疆,西藏等地,而明朝無法實際控制的重要原因。



但是,清朝雖然全面的推行改土歸流政策想要廢除土司制度,但是鑒於實際原因土司制度並沒有被徹底完全的廢除,很少一部分地方依然保留著土司制度,「土皇帝」依然存在。

不過,新中國成立之後,土司制度終於被正式廢除。這個沿襲了1000多年的落後制度終於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雜談 的精彩文章:

關羽失荊州的三大主要責任人,關羽只能排第三,第一應該是他

TAG:文史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