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散文:天人合一的地下美景

散文:天人合一的地下美景

文/趙心放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曾從事多類工種和多種企業管理工作。近年來發表的小說、散文、詩詞、兒歌散佈於網路和本地的報刊。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會員。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散文:天人合一的地下美景

我是一個溶洞迷,前不久偕兩文友遊覽金佛山,尋覓到了真正的天人合一地下美景,讓人十分欣喜!

說來話長,新世紀初葉,我遊覽一處人類老祖宗棲息地——廣東韶關馬壩溶洞後,使我眼界大開。洞內除千姿百態的鐘乳石造型外,還塑造有12.9萬年前生活在這一帶的「馬壩人」群像。親臨其境,身傍前人,我亦真亦幻了,彷彿穿過時光隧道,來到當年,成為他們其中一員,和成年人在共同勞作,和孩子們在一起嬉戲......

但令人遺憾的是,老祖宗的生活群像是現代人塑造的。尋覓天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景觀的天人合一地下美景,從此成了我遊覽溶洞的目標!如今我按自擬的地下美景目標來管窺,全市乃至全國,非南川金佛山的金佛洞和古佛洞莫屬!

金佛洞位於金佛山與東坡龍崖古城相連處,系高山喀斯特溶洞,2015年5月下旬,紐西蘭核子研究所與美國普度大學在金佛山喀斯特洞穴聯合探測出距今570萬年的卵礫石層,據初步推算,該石層約形成於中新紀,石層所在的高海拔洞穴系統,是目前我國乃至亞洲地區具有實際測年結果的最古老洞穴。已探明長度為12公里,洞高10-40米。在洞中發現的熬硝遺迹具有重大的文化和科研價值。國際洞穴協會副主席安德魯·伊文思曾說:「金佛洞熬硝遺迹為世界罕見的巨大地下工場。」國際著名喀斯特專家、紐西蘭奧克蘭大學教授保羅·威廉姆斯曾兩次考察金佛山,他感嘆道:「金佛山洞穴系統反映了地球演化和地貌變化歷史。金佛山采硝遺迹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製造提供了重要證據,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金佛洞內的沉積物含有豐富的硫酸鹽和硝酸鹽。據考證,洞內早在宋朝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如今保存有完好的宋代熬硝遺址。在洞內比較寬敞處,壘在一側的砂石上,還有火藥點過的痕迹,從地里挖出來熬硝用的土灶十分完整,被熬硝的煙灰熏得斑斑駁駁的洞頂顯出一種獨一無二的色彩。此時此刻,我想起了明代科學家宋應星。我饒有風趣地給同行的張王兩文友講:「說不定寫「天工開物」的宋應星老先生當年來考察過這裡。」兩文友笑我想像力豐富。我說有書為證:「凡硝三所最多,出蜀中者曰川硝,生山西者俗稱鹽硝,生山東者俗稱土硝......這裡出的硝就是川硝嘛,宋老先生不會信口雌黃的!」張文友說:「順著你的思路來看,當年合川釣魚城在南宋末年能堅持抗元這麼多年,可能這裡還做出過貢獻哩。」

散文:天人合一的地下美景

古佛洞則是別樹一幟的天人合一地下美景。它深藏在金佛山海拔最高處,系全國著名的高山天然溶洞,形成於3.5億年前。這洞事實上是一個巨大的古潛河河系的河道,在數米高狹洞的頂部,潛河水流形成的痕迹似一條脊樑隨洞形蜿蜒,當地人稱其為「龍脊」。隨著這條支流往深處走上約百米,古潛河巨大的主河道赫然出現在眼前,一個高約10多米、面積約標準足球場大小的古潛河迴旋區讓人彷彿置身於巨大的宮殿之中。在其高聳的石壁上,古潛河河流在混沌飄渺的遠古時代,刻下的詭奇密麻波動水紋,好似一個鬼斧神工般畫師創作的「清明上河圖」,畫卷長達300餘米、高近30米,總面積約9000平方米。

我們三人與「壁畫」親密「互動」,爭著見仁見智地指認:「這是浩瀚磅礴的名山大川、這是翱翔馳騁的飛禽走獸、這是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這是.....」我詼諧地指著一段長長的鐵路列車狀造型圖案說:「你們看看,如今令國人引以為豪的高鐵動車也在畫中......」

2014年6月15日,金佛山風景區順利入選世界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繼武隆之後,重慶擁有的第二個世界自然遺產。金佛山風景區系國家5A級景區,融山、水、石、林、泉、洞為一體,集雄、奇、幽、峻、險於一身,如能加大對地下美景的開發和宣傳力度,與地面美景攜手並進,那就錦上添花了!

散文:天人合一的地下美景

(圖片來自於網路)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散文:一件紅雨衣
散文:對父親的追思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