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祖先曾兩次「走出非洲」,第一次最早的證據在中國發現
考古學把人類的起源稱作「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即人類起源於非洲,之後才遷徙到世界各地。
但其實「走出非洲」有過兩次。最近的一次是現代人(也叫「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走出非洲,考古學界目前找到的最早的證據是在以色列一處山洞中發現的一件距今 17.7~19.4 萬年的上顎骨及齒列化石。這個發現於今年 1 月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而第一次「走出非洲」的,是更廣泛意義上的古人類,即人族動物(hominins)。這場大遷徙的時間要比第二次早得多。在過去,考古學家把它最早的時間確定在 177~185 萬年前,證據是 1991 年在喬治亞的德瑪尼西(Dmanisi)遺址發現的直立人(Homo erectus)骨骼化石和石器。
但是,7 月 11 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確認的人族動物走出非洲的時間,比原先大幅提前。這支由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等 11 家機構組成的研究團隊,在陝西省藍田縣黃土高原上的上陳舊石器遺址發現了數十件被認為是由古人類打造的石頭工具,將人族動物走出非洲的時間提前到 212 萬年前,比德瑪尼西遺址早了整整 27 ~35 萬年。
在這項發現之前,中國境內發現的最古老的古人類是距今 170 萬年前的「直立人」元謀人,其證據是兩枚成年人的門齒化石。但其年代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它只能被追溯到 60~70 萬年前。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本次的研究結論並不能將「直立人」走出非洲的時間提前。帶領這項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朱照宇博士在接受《財新》雜誌採訪時表示:目前階段,上陳遺址只能說明「寬泛意義上的古人類」已在 212 萬年前來到亞洲。
這項研究共從 17 個原生土壤層位中出土96件石器,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狀器、鑽孔器、石錘、手鎬和兩面器,此外還在附近發現了鹿下頜骨斷塊,以及牛科動物和其它動物的骨骼化石碎片。
但是,在沒有伴隨骨骼化石出土的情況下,是否可以單用器物來證明古人類的存在?這在考古學界存在爭議。一些學者認為,只有化石才是足夠穩妥的證據。但是在《大西洋月刊》對此項研究的報道中,接受採訪的論文作者和與此研究無關的外部專家都認為這些器物是足夠充分的證據。
因為一方面,這些石器都有明顯的人為加工痕迹,另一方面,黃土高原是大量沙塵堆積而成,本沒有石頭,而在考古發掘的地層,這些有人為加工痕迹的石器是最大的石頭,這說明這些石器構造的改變並非自然地質過程引發。
上述《財新》的報道也提到:此前,中國重慶龍骨坡、安徽繁昌人字洞、湖北建始洞穴等地皆有古人類遺址出土,研究者也曾將其古人類、其他古生物化石及石器追溯到 200 萬年前。但是朱照宇表示由於這些遺址多在洞穴之中,地層不連續,受到沉積物干擾,結合技術性局限,因此研究結論未在國際上獲得普遍承認。而這次藍田上陳舊石器遺址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地層連續。
論文中使用的「人族動物」(Hominin)概念,是指古人類學分類中人族(Hominini)下的全部動物,如今僅存一個亞種,即我們「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或者叫「晚期智人」(Homo sapiens sapiens)。此外,根據《不列顛百科全書》,人族範疇還包括諸多已經滅絕的古人類,包括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直立人、能人(Homo habilis),以及多種南猿(Australopithecus),它們共同的特點是站立的姿態、雙足行走、較大的大腦,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其中一些還會以語言交流。
在非洲,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人族動物是 2002 年在中非查德發現的查德沙赫人(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距今約 700 萬年。當時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個頭骨化石,將其取名為「圖邁」(Touma?),意為「生命的希望」。
題圖為電影《2001 太空漫遊》截圖,來自豆瓣電影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
※萬達電影 116 億重組,給投資者帶來了什麼?
※匿名作家競賽的啟示:作者的名字對文學作品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