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特斯拉在華獨資建廠就是笑話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特斯拉在華獨資建廠就是笑話

2018年7月10日,美國特斯拉汽車正式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電動汽車投資合作生產協議,馬斯克更是親臨簽約現場完成簽訂。

特斯拉要國產?這算是汽車界近期發生的一件大事。

歷史上第一個在中國獨資生產汽車的企業?

根據協議內容,特斯拉將以獨資的形式,在臨港地區建設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其中涵蓋了電動車研發創新中心、特斯拉超級工廠、特斯拉銷售中國分公司等。

其中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擁有年產50萬台純電動車的產能,工廠的名字很有意思,直譯過來為「無畏戰艦」,從馬斯克的命名方式我們也可以看出他要在中國市場大展手腳的決心。

特斯拉超級工廠具備電池包與整車生產的全部能力,集成度要比特斯拉在美國的兩家工廠還要強大,這個項目算是上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個外資製造業項目。

特斯拉的到來不僅刷新了上海外資製造業項目規模記錄,作為中國汽車史上首個獨資建廠的汽車廠家,它打破了中國實行了23年的合資股比制度。

事實上,特斯拉國產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早在2017年10月,特斯拉就已經計劃在上海臨港開發區建立中國首家工廠,但之後卻陷入「出現轉機-沒有下文」的死循環。

2018年4月,國家發改委正式宣布,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車外資股比限制,直到今年7月,特斯拉國產夢才終於實現。

關稅調整&Model 3退訂潮

2018年7月6日,中美貿易戰開始,中國對美國整車進口關稅由15%調整至40%,特斯拉立即對國內Model S和Model X的售價進行上調,上調區間達到13.932萬-25.662萬元。

這次貿易戰對於汽車市場打擊很大,其中「受傷」最深的就是特斯拉,本來就在破產邊緣徘徊的特斯拉又被無情地刺了一刀。

之所以說特斯拉是在破產的邊緣徘徊,是因為沒有哪一家車企能像特斯拉這樣不斷傳出負面消息,高管離職、大幅裁員、產能之苦等都是特斯拉需要解決的問題。

42萬張Model 3訂單,產能是特斯拉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常規生產效率下,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的周產能為2000輛左右,那42萬輛車要消費者等多久呢?

前不久,特斯拉Model 3遭遇了「退訂潮」,大幅漲價和產能低下是主要原因。在漲價的基礎上還要無限延期交付,這使得特斯拉直接遭遇到23%的退訂率。

目前特斯拉要提升產能只能拆了東牆補西牆,但偏偏在產能問題都沒解決的情況下,特斯拉還要選擇來中國建廠,並且選擇獨資形式,錢從哪來?可能這是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

2017年特斯拉燒掉了42億美元,也就是說每分鐘要燒掉8000美元,同時特斯拉還創下了虧損7.85億美元的新記錄,在這種情況下還要面臨建廠壓力,難道特斯拉是來中國「騙補貼」的嗎?

中國品牌:歡迎來戰

合眾新能源總裁張勇:「簡直是小兒科!」,蔚來汽車CEO李斌:「加州溫室里的花朵,到中國來未必能適應激烈、充分的市場環境」,中國品牌對於特斯拉的到來表現出絲毫不懼的態度,同時還有一些諷刺的意味在其中。

雖然中國汽車品牌在技術、品牌等很多方面和外資品牌相比並沒有優勢,但在新能源領域,中國市場可謂是一家獨大。

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7.7萬輛,同比增長53.3%,連續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這足以說明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強大與重要性。

中國品牌,例如吉利、長安、長城、比亞迪等紛紛推出了能和合資品牌對抗的新能源車型,比亞迪旗下的車型更是走出國門,足跡遍布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

事實上,中國品牌擁有足夠的實力和外資品牌進行正面對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起步早,市場環境非常有利,再加上政策支持以及自身優勢,外資品牌和合資品牌還有很多需要向中國品牌學習的地方。

對於中國品牌傳達出的「歡迎來戰」的訊息,真正要考慮對策的反而是特斯拉等外資品牌。但中國品牌在與外資品牌合作時,要保持警惕,把握好自身優勢,不斷提升新能源車型的技術研發能力,從而更強有力地參與競爭。

特斯拉在中國建廠雖然噱頭滿滿,但仔細推敲就會發現這其實就是個「笑話」,噱頭不能提升產能也不能帶來投資。

一個項目最重要的是落地實施,在這之前的一切皆是空談。面對一系列生產、資金問題的特斯拉現在要做的是快速止損,同時也要迅速地從破產的邊緣回到正軌。

目前看來,面對諸多壓力的馬斯克如何做到不食「不融資」之言反而是個問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車事 的精彩文章:

向城市通勤而妥協,想要更舒適的BJ40就選「PLUS」

TAG:麻辣車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