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著名的文人雅集,心嚮往之!

古代著名的文人雅集,心嚮往之!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古琴曲

覃曄

00:00/01:46

清代張潮在《幽夢影》中寫道:

「人莫樂於閑,非無所事事之謂也。

閑則能撫琴,閑則能游名山,

閑則能交益友,閑則能飲茶,

閑則能著書,

天下之樂,莫大於是。」

古代文人墨客們一有空閑,就會約三五知已,到綠郊山野,松風竹月,烹泉煮茗,吟詩作對。這種以文會友的聚會在古代稱之為「雅集」。

何謂雅集?

雅集指的是中國古代文人雅士

聚在一起,

通過焚香、掛畫、瓶供、

吟詠詩文、撫琴、禮茶等

藝術形式陶冶情操的小型聚會,

內容和形式有點類似於現代的沙龍。

「雅集」既然是「集」,

必須有雅人,有雅事,

還要有雅興,

這就是所謂的「雅集」。

宋徽宗 文會圖(唐十八學士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雅集上,文人墨客吟風弄月,詩文相合,琴、棋、書、畫、茶、酒、香、花也來湊湊熱鬧、敲敲邊鼓。

那些歷史上著名的雅集,隨便翻開一頁,都流光溢彩,令人神往。

梁苑之游

領袖:梁孝王劉武

名士:鄒陽、嚴忌、枚乘、司馬相如、公孫詭、羊勝等

時間:西漢,距今約2200年

現址:河南省商丘市梁園

西漢很多王侯熱衷於延攬文士,猶以梁孝王劉武最為著名,他是漢景帝胞弟,最為竇太后疼愛。

梁苑,也叫「梁園」,又名「兔園」,是劉武所建的一處私家園林,他雅好文翰,廣泛結交當時的文人名士,如司馬相如、枚乘、鄒陽等皆為其座上賓客,許多人長期居住園內,樂而忘返,「梁園」因此而聞名。唐朝詩人李白有詩云:「一朝去京國,十載客梁園」,用的就是這個典故。這在史上稱之為「梁苑之游」。

清 袁江《梁園飛雪圖》故宮博物院藏

畫上題款:「梁園飛雪,庚子徂暑,邗上袁江畫」。袁江將梁園安排在冬天的雪景中:豪華的宴筵,殿堂中燈火通明,人來人往,杯觥交錯,在雪片紛紛揚揚中,別有一番風味。而且,由於大雪的覆蓋,屋頂的瓦楞模糊地與細密的格窗、文飾等形成強烈的對比。色彩的敷著利用屋頂的白色,襯托出建築物的絢麗斑斕的彩畫,同樣也別具風味。

西漢一些著名的文學作品如枚乘的《柳賦》、路喬如的《鶴賦》、公孫詭《文鹿賦》、鄒陽《酒賦》、公孫乘《月賦》、羊勝《屏風賦》、鄒陽《幾賦》、司馬相如的《子虛賦》等都是在梁園完成的。

孟浩然的一句詩可以概括出梁苑之游的規模:「冠蓋趨梁苑,江湘失楚材」。不過梁苑之游還只能算文人聚集,不算真正的雅集活動。

鄴下之游

領袖:曹丕、曹植

名士:「建安七子」(王粲、劉楨、徐幹、陳琳、阮瑀、應瑒和孔融)、蔡文姬(蔡琰)等

時間:三國時期,距今約1800年

現址:河北省臨漳縣

三國時期,曹操定都鄴城,他與兒子曹丕曹植都喜歡交遊名士,因此文士雲集鄴下,經常集宴雲遊,詩酒酬唱。

明 王問《建安七子圖》絹本

曹丕在《又與吳質書》中回憶當時的盛況說:「昔日游處,行則連輿,止則連席,何曾須臾相失。每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

當時文風極盛,成一時風氣。所以後人評價說「詩酒唱和領群雄,文人雅集開風氣」。鄴下聚會,開創了文人雅集的先河。

金谷園雅集

領袖:石崇

名士:「金谷二十四友」(潘岳、左思、陸機、陸雲等)

時間:西晉,距今約1750年

現址:無跡可尋,位置據考證在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石崇,西晉時期有名的權臣,《世說新語》將其列入「汰侈」類,在歷史上他以生活奢靡而留名。其實,當時他也是頗有文名的,他建有一座別墅,因金谷水貫注園中,故名之曰「金谷園」。

明代畫家仇英繪《金谷園圖》,畫中園林奇花異木皆備,珍禽悠然自得。園主石崇與眾人娛樂,神態悠然。

金谷園隨地勢高低築台鑿池而成,酈道元《水經注》謂其:「清泉茂樹,眾果竹柏,藥草蔽翳」,是當時最美的花園。石崇曾在金谷園中召集文人聚會,與當時的文人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結成詩社,史稱「金谷二十四友」。

王詵款 《金谷園圖》

元康六年,征西大將軍王翊從洛陽還長安,石崇在金谷園中為王翊設宴餞行。王翊一行及石崇親朋好友歡聚一堂,所有賓客賦詩述懷,宴後把所賦詩篇錄為一集,命名為《金谷集》,石崇親作《金谷詩序》(今已亡佚)以記其事,金谷園雅集也被世人傳為佳話。後人稱這次聚會為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文人雅聚。

清 華喦 金谷園圖軸 紙本設色 178.7x94.4cm 上海博物館藏

蘭亭雅集

領袖:王羲之

名士:謝安、孫綽、王凝之、王徽之等

時間:晉穆帝永和九年,距今約1660年

現址:浙江省紹興城西南蘭渚山下

仇英(款) 蘭亭雅集圖

金谷園雅集影響極大,據說後來的蘭亭集會完全照這個樣板來進行。據《世說新語·企羨》載,「王右軍得人以《蘭亭集序》方《金谷詩序》,又以己敵石崇,甚有欣色」。東晉王羲之曾與二十多個文人聚會,這便是有名的蘭亭之會。

(傳)唐寅 蘭亭雅集圖 手卷

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在會稽山陰之蘭亭,會稽內史王羲之召集著名文士謝安、孫綽、王凝之、王徽之等四十一人,「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曲水流觴,詩文吟詠,成詩數十首,王羲之把大家所作的詩集在一起,乘興揮毫,寫下文辭與書法並絕千古的《蘭亭集序》,蘭亭集會也因此成為雅集史上的傳奇。

唐 馮承素摹《馮摹蘭亭序》卷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滕王閣雅集

領袖:閻伯嶼(時任洪州牧)

名士:王勃等

時間:唐高宗上元二年,距今約1300年

現址: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

滕王閣是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修建的,李元嬰是唐高祖李淵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很有藝術才情。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洪州牧閻伯嶼於九月九日大會賓客,讓其婿吳子章作序以彰其名,在場文人很多,都假意謙讓,王勃卻提筆就作。

元 唐棣《滕王閣圖》卷,紙本水墨 27.5 x 84.5 cm,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閻伯嶼初以「更衣」為名憤然離席,後來聽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大驚「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出來站在王勃身邊觀看他寫完此序,並請上席,極歡而罷。據《唐摭言》說,王勃做此文時才14歲。

元 夏永 《滕王閣圖》24.7x24.7cm 波士頓美術館藏

韓愈在《新修滕王閣記》中說:「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

《新唐書·文藝傳》記滕王閣詩會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誇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泛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

香山九老會

領袖:白居易

名士:胡杲、吉玫、劉貞、鄭據、盧貞、張渾、李元爽和釋如滿

時間:唐代,距今約1200年

現址:河南省洛陽市

白居易在晚年期間,對仕途是心灰意冷,與胡杲、吉玫、劉貞、鄭據、盧貞、張渾、李元爽和釋如滿八位長者,在洛陽香山結為九老會,隱山遁水,坐禪談經。

宋 馬興祖 《香山九老圖卷》絹本水墨設色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白居易自號「香山居士」,在居住香山寺期間,寫下了《香山九老會詩序》。白居易《香山雅集》的故事即由此而來,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很深。如今的香山寺內,還保存著九老堂建築。

宋人畫 《香山九老圖》

據說白居易曾經把自己所作的八百多首詩稿存放在香山寺藏經堂內,供今人緬懷。白居易在《香山寺》詩里這樣寫道:

「空門寂靜老夫閑,

伴鳥隨雲往複還。

家釀滿瓶書滿架,

半移生計入香山。」

這首詩寫出了白居易等九位長者在居住香山寺期間的閑適生活。

明 周臣 《香山九老圖》

西園雅集

領袖:駙馬都尉王詵

名士: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公麟、米芾、蔡肇等

時間:北宋元豐年間,距今約1000年

現址:無跡可尋,位置據考證在河南省開封市解放大道北段河大附中大門附近

西園是宋初「功臣」王全彬的後裔、「將門之子」王詵的宅第。王詵(公元1048—1104年),北宋貴族、文人中的卓越畫家,字晉卿,太原人。

王詵《西園雅集圖》

王詵自幼天資聰穎,過目不忘,諸子百家無所不知,琴棋書畫無所不精,整日與文人雅士吟詩作畫。

傳趙孟頫《西園雅集圖》

元豐年間,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儀、鄭嘉會、張耒、王欽臣、劉涇、晁補之以及僧人圓通、道士陳碧虛等人雅集於王詵府邸西園,故稱「西園雅集」。

李公麟《西園雅集圖》

當時李公麟作《西園雅集圖》,米芾作《西園雅集圖記》以記其盛,「西園雅集」於是成為令後世文人墨客欽羨追慕不已的文壇佳話。

劉松年 《西園雅集圖》

玉山雅集

領袖:顧瑛、楊維楨

名士:黃公望、倪瓚、王蒙、張渥、王冕、趙元等

時間:元末,距今約600年

現址:江蘇省崑山市巴城鎮正儀街道區

顧瑛(公元1310-1369年)是元後期江南名士,名瑛、一名仲瑛,字德輝,號金粟道人。顧瑛與倪雲林、曹夢炎並稱為江南三大巨富。

元末,顧瑛在自家玉山草堂召集時人雅集,由楊維楨主盟,前後持續二十年,參與其中的文學家與藝術家多達三百餘人,一時名流如雲。

元四家黃公望、倪瓚、王蒙三家先後都出入過玉山草堂,元末江南文人畫家中的重要代表張渥、王冕、趙元都留下過詩書畫作合壁。元詩中,頗有一些寫於「玉山佳處」。

後世記載:「元季知名之士,列其間者十之八九……其賓客之佳,文詞之富,則未有過於是集者……文採風流,照映一世,數百年後,猶想見之」。

《玉山雅集圖》

此次雅集,大畫家張渥用李公麟法作《玉山雅集圖》,楊維楨為之記,文中贊雅集:「稱美於世者,僅山陰之蘭亭,洛陽之西園耳,金谷龍山而次弗論也。然而蘭亭過於清則隘,西園過於華而靡也,若今玉山之集非歟。」

以之與王羲之的「蘭亭雅集」、王詵的「西園雅集」相提並論,可謂推崇至極,這也就確立了顧瑛「玉山雅集」在文化藝術史上的地位。

縱觀古今,

歷代文人雅士迭出,

文人雅集之所以能夠把文人凝結在一起,

便是因為一種文化的力量,

文人在其中所追尋的,

正是一種文化上的認同感。

相比起現代人早已被所謂的飲食文化,

熏得烏煙瘴氣的飯局聚會,

古人的依山傍水,

清膾疏筍是何其詩意暢快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文賞析 的精彩文章:

唐詩鑒賞 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杜審言《渡湘江》鑒賞
唐詩鑒賞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蘇味道《正月十五日夜》鑒賞

TAG:古詩文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