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十萬餘人對陣日軍四個精銳師團,保定會戰為何會失敗?
抗日戰爭,國民黨在正面戰場上與日軍進行了多次大會戰,特別在抗戰初期,除台兒庄戰役取得完勝外,其餘的大會戰多以失敗告終。
那麼,中國軍隊與日軍進行的第一場大會戰是那一場戰鬥?
答案是:保定會戰。
日軍很快佔領了北京、天津以後,為了抵禦日軍主攻平漢一線,蔣介石決心以保定為中心,集結十萬餘人的龐大兵力,與日軍華北方面軍四個精銳師團展開了激烈頑強的戰鬥。
此次會戰,日軍可謂精銳盡出,第五師團由板垣征四郎率領,第六師團由谷壽夫率領,第十師團由磯谷廉介率領。
而國民黨的十萬人軍隊中,更有關麟征率領的五十二軍和孫連仲率領的二十六軍,這兩支隊伍可稱得上國民黨部隊精銳之精銳。
具體戰鬥過程就不一一贅述了。
因為,國民黨軍隊終究沒有逃脫「失敗」二字。
保定會戰為什麼會失敗?
前事之師,後事不忘!讓我們來分析保定會戰失敗的具體原因:
第一、國民黨軍政當局缺乏長期抗戰的思想基礎和物質基礎,俗話說得好,思想決定行動。大戰來臨之際,在河北境內竟然沒有一個飛機場,整個華北地區,只有太原有一個機場,根本無法及時輸送兵員和軍備物資。
同時,東北軍和西北軍武器裝備更加落後,只配備步槍、刺刀、手榴彈「三大件」,根本與武器裝備精良的日軍無法抗衡。
第二、戰術陳舊保守,依然沿襲打內戰的戰法,沒有靈活運用地形、人數上的優勢,以單純的陣地防守為主要作戰手段。正好被日軍集中優勢,突擊一點,可謂以己之短克敵之長,遂將「死守」變成了「守死」。
第三、這是國民黨軍隊的老問題,內部派系林立,明爭暗鬥無時不在,各派系都以「自保」為第一要務,不願意消耗自己的實力,中央軍排斥異己,雜牌軍更不願意成擋箭牌。
第四,情報工作落後,不能及時掌握敵人動態,從而錯失消滅敵軍之良機。日軍第六師團渡過永定河陷入大面積積水區,其對外聯繫中斷,重武器無法發揮作用。國民黨軍隊若能掌握這一情報,完全可以一舉將其殲滅。
在分析保定會戰失敗的歷史原因時,我們永遠要銘記在戰爭中流血犧牲的愛國將士。
是他們的鮮血,喚起了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不屈之魂。
※台兒庄大捷,此人是李宗仁真正的「風箏」,卻不為人所熟知
※此人仰天長嘆:今日能為國殺敵,生而有幸!命令伙夫、擔架兵悉數上陣
TAG:站在牆外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