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方神韻 中國陶瓷

東方神韻 中國陶瓷

世界擁有瓷器,瓷器中有世界。

將土加水,巧手塑形,以木生火,高溫玻化,瓷器,曾是中國人獨有的創造,地球上最普遍存在的物質,被塑造成人世間美麗使用的器物,吸引著世界的目光,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廣州東方博物館的陶瓷廳以實物形式展示中國陶瓷上下五千年的發展歷程,這種常態化的展示在國內非國有博物館絕無僅有。

連續三期,兔博士用東博館藏帶您領略中國陶瓷五千年的發展歷程,感受東方神韻。

前言

陶器為全人類所共有,瓷器則是中國的創造。

中國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都出土了距今8000年以前的早期手作陶器。此後,各地陶器的製作日益精美。到了商代(約公元前16-前11世紀),我國出現了原始瓷器。成熟青瓷的燒造成功則當在東漢前期(公元1世紀)。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589年)的300多年中,南方青瓷的生產突飛猛進。

隋唐(公元581-907年)以後,北方白瓷獲得進一步發展,形成了青瓷、白瓷並行的局面。10世紀下半葉至13世紀的遼、宋、金時期(公元960-1279年),各大瓷窯遍及南北各地,除青、白兩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繪瓷也在民間廣泛使用,形成了制瓷工藝百花爭艷的繁榮景象。

元代(公元1271-1368年)景德鎮青花瓷的燒製成熟,為瓷都景德鎮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明清時期(公元1368-1911年)的景德鎮是中國制瓷業的中心、釉下、釉上彩瓷和五光十色的各種顏色釉器取代了青瓷和白瓷的地位,瓷器裝飾藝術發展到了更為豐富發多彩的階段。

中國向以「瓷國」著稱於世。從8世紀起,我國瓷器已源源不斷地輸往海外,千餘年來,它為中外文化交流做了卓越的貢獻。

文化的起源

英文中「耕種」(cultivate)一詞來源於「文化」(culture),當人類開始耕種,人類就是在建立文化。當然,文化的起源早於農耕時代。這塊存在於大千世界中的石頭,在人類改造它之前,它就是石頭,沒有文化。人類在漫長的對石頭髮現和選擇的過程中,這些石頭被人們所燃石、所選擇、所雕琢,才變得有文化,客觀存在的石頭寄託了人類的情感與智慧,才被人類稱為「玉」。人類把石頭作為生產工具的時候,也許就是人類文化的起源。

河磨玉原石

01

新時期時代陶器

陶器的發明,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標誌之一。隨著原始農業生產的出現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類學會了製作陶器。我國新時期時代文化遺存分布廣泛,陶器製作幾乎遍及中華大地,品種十分豐富。許多產品裝飾技法講究,製作精美,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原始藝術特性。

新石器時代晚期 馬家窯彩陶罐

甘肅青海地區的馬家窯文化彩陶具有鮮明的地區性特徵,其彩繪裝飾線條流暢,富於動感。

02

商周原始瓷的出現及漢魏(吳)、兩晉、南北朝的陶瓷

原始青瓷至晚出現於商代,盛燒於西周、春秋、戰國,西漢以後衰落。東漢時期,成熟青瓷成功燒造,至三國(吳)、西晉有進一步發展。東晉、南朝、隋代燒造產區有所擴大,但產品質量有所下降趨勢。

至晚從北朝開始,北方青瓷業走向成熟,並燒造出不少優質產品。

戰國 網紋陶罐

印紋陶以器身拍印幾何形圖案為主要特徵。興盛於商周時期,秦漢以後衰退。

東漢 綠釉陶尊

鉛釉陶是一種以氧化鉛為主要熔劑的低溫釉陶製品,通常以鉛粉和石英以3:1之比例配置。若以銅為成呈色劑,燒成陶器成綠色;以鐵為呈色劑,燒成後為黃褐色。由於長期水浸土蝕,部分漢代綠釉陶製品器表呈銀色,這是由於釉表面形成具有層狀結構沉積物而導致泛色現象。

南朝 洪州窯青釉刻蓮瓣紋碗

成熟青瓷約在公元1世紀的東漢時期燒造成功。經科學測定,浙江上虞窯場的東漢青釉、黑釉製品已具備成熟瓷器諸要素。三國、兩晉時期,越州、婺州、甌窯等窯所燒瓷器胎質和釉面光澤度均有較大提高,所燒產品富於裝飾性。南北朝時期的南北地方窯場繼續大量生產青瓷。由於當時南北各地盛行佛教,表現在陶瓷器上的同樣是佛家慣用的蓮花裝飾,有印模,刻花,貼花等多種技法,是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的青瓷典型。

下期預告

下期兔博士待您領略唐代彩色釉陶器的盛燒和隋唐五代瓷器的輝煌成就,以及百花爭艷的宋、遼、金、元陶瓷,敬請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東方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TAG:廣州東方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