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張大千留下的那些神作,不愧是大師!
齊白石
TOP1.《松柏高立·篆書四言》:齊璜書畫之絕品
《松柏高立·篆書四言》
266×100cm
成交價:RMB 425,500,000
《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堪稱齊白石書畫之絕品。匹配的篆書「人生長壽,天下太平」對聯,畫面氣勢宏偉,有松柏圍英之喻。與之匹配的篆書四言聯渾厚自然、端莊大氣,渾厚自然、端莊大氣,表達了對國家民族和平發展的美好祈望,對人間幸福、天下太平的美好祝願。
這幅《松柏高立圖》中,題識是:「松枝垂蔭芊芊草,柏樹高拏淡淡雲。天日晴明風景好,呼鷹圍獵八千春。八十六歲齊璜。」主角是一隻立於松枝上的蒼鷹,它傲然獨立,主羽和尾羽以濃墨焦墨闊筆點出,層次分明,雄健的羽翅收攏,有力的鷹爪緊抓樹榦。以焦墨勾勒鷹喙和點睛,蒼鷹目光如炬,炯炯有神。鷹身側立,頭微微扭轉,精神飽滿,雄視蒼茫大地,寓動於靜,突出了形象的力量感。而對照白石畫稿中"爪上橫點極密"的小注,可見齊白石對生活的細緻觀察以及在刻畫形象細節上的現實來源。畫面上繪一松一柏。松樹在前,以淡墨描畫,枝幹直立又向右斜,再從頂端斜插而下,松針以濃墨寫出,可見筆力;柏樹在後,墨色較濃,姿態更加虯曲。「松柏」暗合壽長,但畫幅中頂天立地又遒勁傲然的獨特氣派,則早已跳出了"祝壽"的確切功能,卻以「基業常青」的喻指成為對歷經戰亂而枯木逢春之美好願景的期許。畫面氣勢宏偉,有松柏圍英之喻。與之匹配的篆書四言聯渾厚自然、端莊大氣,且文意極佳,堪稱齊白石書畫之絕品。
TOP2.《山水冊 冊頁(十二開)》:
齊氏大寫意山水之代表
《山水冊 冊頁(十二開)》(1931年作)
成交價:RMB 194,350,000
31.5×35cm×12
冊頁的題材,大體源於白石老人的遠遊印象和家鄉記憶,畫法則來自在前人圖式和寫生基礎上的創造。
1931年,齊白石已進入創作盛期。所謂盛期,是指老人「衰年變法」後,藝術上全面成熟的時期(約30-40年代)。他這一時期山水畫的突出特點,一曰簡少—物象簡少,突出主體,省略瑣碎,以勾勒為主,不用複雜的皴法。二曰新奇—構圖、造型、筆墨、色彩、點景人物,都奇異不同尋常。白石欽佩有「有奇思」的石濤,「怪絕倫」的金農,自己也主張「掃除凡格」。三曰粗拙—他自嘲「咫尺天涯幾筆塗,一揮便了忘工粗。」但實際上能做到粗中有細,拙中有味。此冊充分了這些特徵,堪稱齊氏大寫意山水的代表。
▼ 高清圖賞:
TOP3.《「葉隱聞聲」花卉工筆草蟲冊 冊頁(十八開)》:
齊白石寫意花鳥代表作
《「葉隱聞聲」花卉工筆草蟲冊 冊頁(十八開)》
成交價:RMB 115,000,000
32×26cm×18
白石老人以寫意筆觸描繪了花卉、水稻、草葉、蓮蓬、葫蘆、燈盞、器物等,又以工細的筆法刻畫了蝴蝶、蜜蜂、蜻蜓、蟬、飛蛾、螞蚱、河蝦等。粗中有細,栩栩如生,生動有趣,在似與不似之間遊刃有餘。
▼ 高清細節圖
TOP4.《可惜無聲·花鳥工蟲冊冊頁(十三開)》:
齊白石成熟期巔峰之作
《可惜無聲·花鳥工蟲冊冊頁(十三開)》(1942年作)
成交價:RMB 95,200,000
29×23cm×13
十三開冊頁的《可惜無聲》是1942年齊白石藝術成熟期的巔峰之作。據悉,白石老人對此冊鍾愛有加,親筆為其題名為《可惜無聲》,意指畫中草蟲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其形態逼真無以復加,實不輸於真實世界的草蟲,只可惜無聲。每幅皆有故事,雖然都是大自然中最普通的花鳥草蟲,但是齊白石賦予它們一種永恆的美感,他以率真老辣的筆墨,鮮艷亮麗的色彩,生動自然的造型,以及他天真童趣的心靈和奇特的想像力,創造出一種大自然的律動,一曲無聲的樂章。
TOP5.《芭蕉書屋》:齊白石的越南之行
《芭蕉書屋》
成交價:RMB 93,150,000
180×47cm
《芭蕉書屋》的構思完全源自短暫的越南之行:「映得滿天都是碧色」的芭蕉和掩映其中的樓屋,刻在他的腦海里,形成刻畫「蕉屋」的衝動。畫上題詩說,他忘不了這次安南之行,他喜歡這些芭蕉不是像懷素那樣為蕉葉習書,而是醉心於「半春人在畫中居」的蕉屋幽境。他由此創造的「蕉屋」意象,也就沒有淡泊出世之想,沒有對前人山水的漠然模仿,而是洋溢著親和自然的溫暖之情,呈現著獨一無二的齊氏精神世界。
TOP6.《花鳥四屏》:
齊白石84歲的花鳥代表作
《花鳥》
成交價:RMB 92,000,000
100×33.5cm×4
齊白石創作《花鳥四屏》的時候已是84歲,公元1944年。這一年中國抗戰已經進入了第八個年頭,齊白石雖身處淪陷區北平,但是作為畫家的他仍然在困境中筆耕不輟,並且通過自己的創作來表達對未來的美好祝願,對生活的堅定信念,正如《花鳥四屏》中的描繪以及作品的寓意。齊白石的《花鳥四屏》以四季花鳥的形象,分別描繪了「春之牡丹白頭翁」、「夏之荷花鴛鴦」、「秋之多子石榴綬帶鳥」、「冬之梅花翥雁」,通過展現自然界的四時不同,既揭示了自然造化的豐富,又藉助於形象的描繪抒發了樂觀向上的情感心緒,表達了克服困難、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花鳥四屏》創作於齊白石藝術的成熟期,代表了畫家典型性的風格面貌。這一時期的齊白石銳意變法,師法造化,一方面強調了對生活的觀察和汲取,一方面從傳統和現實的結合中突破程式,達到「掃除凡格」而「我行我道,下筆要有我家法」的藝術境地。
TOP7.《祖國頌》:
齊白石藝術生涯的最後一個高峰
《祖國頌》
成交價:RMB 82,800,000
218×72.5cm
此幅被啟功先生題籤中稱為「巨幀神品」的《祖國頌》,標誌著齊白石先生藝術生涯的一個最後的高峰。他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中,依然保持著充沛的創作力。
齊白石布衣終身,但也與社會名流、政要有過許多接觸,有的還是至交,但他多以平常心待之。新中國成立後,齊白石不僅獲得穩定安寧的生活,而且得到前所未有的社會地位,此前飽受戰亂驚擾的齊白石有了安全感和幸福感,於是有了更為強烈的創作衝動,僅1953年他就創作了600餘件作品。那段時間,齊白石創作了多件大作,表達對新中國的熱愛。《祖國頌》的畫面體現了現實社會生活的清朗,筆觸展示了當時人際關係的簡練,喜悅的氣息表達了藝術家心情的自由暢快。因此,這件作品在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佔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TOP8.《高立千年》:畫鷹之典範
《高立千年》
成交價:RMB 80,500,000
296×70.5cm
在此幅松鷹圖中,一枝遒勁的老乾貫穿全畫,下有小枝穿插承上以作呼應,虯曲的松乾和細密的松針均以帶有篆書筆意的線條徐徐寫出,線條剛強又不乏韌性,畫家以過人筆力表現出了松樹蒼勁的風姿。畫幅上端一隻雄鷹靜立在松幹上,側身回眸,遠矚前方,使人感受到一種獨立蒼茫有所思的英雄孤傲之氣。鷹之造型寫實,喙、眼睛及爪以勁健的墨線勾出,喙尖銳而彎曲,帶有利鉤的趾爪十分有力。身體和羽翼全用水墨點厾寫之,表現出羽毛的層次感和質感。整幅章法穩中有變,筆道厚實,墨氣蒼潤,造型拙中見巧,充分展現出了雄鷹的霸氣。蒼鷹完全居於畫之上部直達頂端,更利於表現雄鷹居高遠眺、傲視天下的天性。
關於此畫的傳承還有著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蘊藏著深深的人情味。齊白石畫給張鎮以後,國共內戰爆發,國民黨政府退守台灣,不久張鎮就過世了,留下了一大家子家人,張在去世前把家屬的照料都託付給了其好友袁守謙,並將一些珍藏贈給了袁氏,齊白石《松鷹圖》即為其一。袁守謙為張鎮的同袍好友,官至國民黨中將,因此也有能力來負擔照料亡友家人的重任。他接受了好友的臨終託孤,直至把他們撫養成人,當張家子女長大成人以後,袁守謙慨然將這張《松鷹圖》送還給張家子女,此舉頗有古風,為今人所難及。
TOP9.《花卉草蟲鏡心(十二開)》:
最能代表齊白石絕代佳作
《花卉草蟲鏡心(十二開)》
成交價:RMB 72,800,000
34×34cm×12
這件齊白石的十二開《花卉草蟲冊》是他晚年絕精的佳作,在齊氏的作品中可稱絕品。對於以紅花墨葉的風格馳名天下的大家,這套冊頁可以說是集中了他全部代表風貌和全副精力的絕代佳作。
這十二開作品,分別創作了十二種花卉或物品和十二種昆蟲,尤其奇特的是,根據老人的題記,冊中昆蟲都是老人年輕時的作品,而背景的花卉等物則都是他九十五歲時補成的。這恰恰成為一個有趣的對比:壯年時精益求精、狀貌寫真的精神產物,跨越了幾十年的時光之後,成為老人追憶前緒的物化寄託。晚年大筆揮灑的紅花墨葉,與早年精細生動、一絲不苟的草蟲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TOP10.《山水冊(八開)》:
齊氏山水神品
《山水冊(八開)》
成交價:RMB 71,300,000
33×35.5cm×8
這套山水冊集中了齊白石山水畫的各種獨特技法與風格。啟功先生以對開形式為之題詩八首,並題籤曰「齊白石山水冊,神品」。
張大千
TOP1.《桃源圖》:張大千的桃源夢
《桃源圖》
成交價 HKD 270,680,000(約2.25億人民幣)
《桃源圖》是張大千眾多潑墨與潑彩山水畫中較為成功的一件作品。畫中大面積的墨彩交漬、畫幅邊緣的山石與桃樹的精緻描繪,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畫面左下方的小船與山澗引導觀者從圖式中去找尋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的意境。然而,張大千並沒有急於描繪「桃花源」的具體景緻,畫中主要部位大面積的變幻墨彩,讓「桃花源」繼續保留著那份千古的迷人魅力。這正是繪畫藝術的魅力體現與神韻所在。
TOP2.《嘉耦圖》:鴛鴦戲水,佳偶天成
《嘉耦圖》
184.5×95cm
成交價 RMB 159,917,220
該作品出自著名的「梅雲堂」,以荷花入畫,寓意佳偶天成。「以荷花入畫,寓意佳偶天成」。畫中精工細緻的描金朱荷,在墨綠漬染的田田茂葉的襯托下,富麗堂皇而無匠俗之氣,濃蔭中的雙棲鴛鴦色彩斑斕、悠然自得。
全畫氣度宏大、層次井然,是張大千潑彩潑墨畫法的代表作。從張大千的藝術發展歷程看,當時他正在經歷由早期細筆臨摹各派大師向後期自創的潑彩潑墨風格轉變的轉型期,作品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也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嘉耦圖》在張大千的荷花題材中,屬於非常大型的作品。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其水線清楚,以硃砂勾金,細緻描繪荷花形態,並以荷花葉下的鴛鴦寓為「梅雲堂」主人高氏夫婦。
(註:「梅雲堂」是迄今最完整、質素最高的私人珍藏張大千畫作,由與張大千結識逾40年的高嶺梅、詹雲白夫婦搜集而來,部分更為張大千饋贈二人的作品,別具意義。可以說正因為有了梅雲堂,才有張大千具有特殊意義的作品存世,沒有張大千,也就不能成就梅雲堂的收藏。)
TOP3.《愛痕湖》:記錄張大千過往情事
《愛痕湖》(1968年作)
76.2×264.2cm
成交價 RMB 100,800,000
《愛痕湖》是張大千1968年所作巨幅絹本潑彩,畫面前景為青翠的山巒,後景則為掩映其間的一泓湖水;湖的後岸為淡墨、淡彩勾勒的屋舍,總體上畫面給人一種色彩斑斕、大氣宏偉的感受,是張大千化用西方抽象派藝術與中國傳統文人藝術的水乳交融之作。
《愛痕湖》高清細節圖之山頂煙雲
說道這幅畫,其實它的背後還有這麼一個故事,1965年秋,張大千與友人張目寒等游瑞士,奧地利諸國,在奧地利著名的風景勝地亞琛湖畔,有數日之逗留。關於此行的細節,張大千在翌年創作的另一本《愛痕湖》落款中,曾這樣寫道:「年前與藝奴漫遊歐洲,從瑞士入奧國,宿愛痕湖二日,曾做此詩以戲之。」
《愛痕湖》高清細節圖之山頂屋舍
在《愛痕湖》的題款裡面我們看到:「湖水悠悠漾愛痕,岸花搖影狎波翻。只客天女來修供,不遣阿難著體溫。」詩寫得是旖旎而側艷,儘管我們無從考證這個藝奴究竟意指何人,但是可以想像張大千經歷於亞琛湖畔的,不僅有悅目的美景,也一定有動心的情事。他將「亞琛湖」譯為「愛痕湖」,或取「留情之地」的意思,也透露了這位畫師的多情心事……
張大千一生的風流源於藝術的愛美之心。他一生與七位女性有過動人的愛或被愛的糾葛:
最落寞的未婚妻,謝舜華,與張大千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奈何天不眷顧,倆人還未正式成親,這樣一個識大體,善解人意的美女子二十齣頭還未過門就香消玉殞。
最敢愛的康妹,後出家,法號素月。她從土匪窩出來,敢愛敢恨,主動追求張大千,在懸崖主動獻身的果敢與決絕,遭拒後果斷出家的決絕,同樣是一位痴心女子。
最寂寞的瓊英,張大千的原配正妻,她一生處處忍讓,委曲求全,遇事都為張大千考慮,常常還會勸慰二房表妹玉珠的衝動與莽撞,無子無女,總是落得寂寥不已,落寞哀傷。
最直爽的玉珠,為張大千二房妻子,和瓊英同時過的門,為張大千育有一女一子,在張大千幾次有新的愛戀對象後,她潑辣吃醋,說話犀利,得理不饒人,追求自我,後與張大千離婚,找到自己的真愛,敢愛敢恨。
最痴情的李秋君,為張大千終身未嫁,也是張大千心目中永遠的紅顏知己。
最年輕的春紅,這位年僅15歲的朝鮮藝妓,美麗可愛,深的張大千喜愛,在朝鮮採風期間,也多虧這位可愛女子的照顧。終究是兩個世界人,小女孩也找到心儀的歸宿。
最能幹的楊竹筠,張大千的三房太太,她本是漂亮有個性,受人欣賞的唱大鼓的女人,手更是美得無法形容,一下吸引了張大千,請她做手模,多番追求均失利,北平的淪陷成就了他們的愛情。她也最能獨擋一面,是張大千的四房太太里最能幹的一位。
最小的徐永娟,這位和張大千女兒同歲的太太,陪伴了他後半生,周遊列國,宣揚中國藝術的歲月,直至他離開人世。
《愛痕湖》高清細節圖之山頂屋舍
這幅作品比較巧妙地結合了傳統水墨畫用筆的輕重緩急,也加入了西方繪畫的筆觸感,色彩上還考慮到了自然光和環境色,通過畫面的效果可以看到山巒和湖泊明顯抽象化,山間屋舍卻是簡潔、優雅,給人留下餘味的空間。
《愛痕湖》高清細節圖之湖水
此畫營造了一種細膩的氛圍,山中的屋舍清晰可見,而周圍的湖水洶湧澎湃而來,形成一動一靜相結合的態勢。傳統的水墨畫既可以用純水墨來營造描繪對象的立體感,又可以用色彩和水墨相結合來描繪所作的物象。而色彩的描繪並不像西方繪畫那樣具有色彩上的科學分析,只是將物體原有的顏色繪入其中,加入水分,用筆也是輕重緩急,筆觸上長短不一。
《愛痕湖》高清細節圖之洶湧的湖水
《愛痕湖》高清細節圖之雲水相間
《愛痕湖》高清細節圖之張大千題款
TOP4. 《夏日山居圖》:臨摹古畫之典範
臨王蒙《夏日山居圖》(1947年作)
181×69.5cm
成交價 RMB 80,500,000
張大千被被稱為「臨摹天下名畫最多的畫家」。《夏日山居圖》原跡是王蒙的傳世真跡精品,而張大千的《夏日山居圖》,乃是他在丁亥(1947年)三月背臨而成。大千在樹身上以己意略施赭石,赭石乃大千臨王蒙畫時常用的方法,如其所臨的林泉清集圖,本來也是水墨畫,也在樹身加赭石,都有清新脫俗的效果。這也可以看出大千雖然「好古」,卻並非一味拘泥於古法。
張大千的這幅《夏日山居圖》,其山水布局基本忠於王蒙原作,採用了高遠和深遠相結合的縝密構圖,保留了原作的恢弘氣勢和靜謐清寂、可居可游的氣氛,盡得王蒙山水畫的藝術精髓。全圖結構繁複充盈,在稠密中仍透出靈動的氣韻。畫長松峻岭,氣勢巍峨,山巔多礬頭,山腳松林雜樹蒼鬱茂密。山腳林蔭間,房舍半露,隱者自樂。大千特地選用易於發墨的舊紙,下筆細緻綿密,設色蒼潤沈鬱,為大千用功極深的作品。
TOP5.《天女散花》:揭大千與朝鮮少女的秘情
《天女散花》(1935年作)
167×72cm
成交價 RMB 74,480,000
這幅《天女散花》描繪天衣飛揚的女仙,手持蓮瓣,「天女散花」的景象。所繪人物氣象安祥嫻靜,造型雍容華貴,線條的運用圓潤自如,轉折之處則頓挫有力且富於節奏感,整幅作品盡顯唐人氣度,正符大千自題「擬唐人壁畫筆法」之意。
相傳,這幅《天女散花》,畫中的天女系以和大千相識相戀的朝鮮少女池春紅的容貌為藍本所繪製,他在畫上的題詩中有「畫中非幻亦非真」之句,以示畫中人物並非虛幻,亦非真的天女。這位早在1927年就結識了的藝伎,因為在游金剛山期間朝夕相對,又喜愛書畫,所以頗得張大千欣賞,以致最後兩人竟私定終身。此後一直到1939年池春紅因反抗日寇非禮被殺,甚至到張大千逝世,池春紅的形象屢屢出現在張大千的筆下,或出以古代仕女,或出以仙佛人物,或出以摩登小姐。
TOP6.《仿巨然晴峰圖》:大千盛年山水巨作
《仿巨然晴峰圖》(1946年作)
168.5×85cm
成交價 RMB 72,800,000
此圖是借元人《萬山積雪圖》的構圖章法,融以巨然長披麻筆法,與劉道士《湖山清曉圖》水法併兼元人筆墨遺趣,「集其大成,自出機杼」,借古開新的極具代表性的大幅傑作。此畫雖說仿巨然,實質卻是對一件元代佚名山水畫的「借屍還魂」。
TOP7.《紅拂女》再現盛唐精麗畫風
《紅拂女》 甲申(1944年)作
125×75cm
成交價 RMB 71,300,000
張大千1944年創作的《紅拂女》是他工筆仕女的精絕之作,也是張大千稽古敦煌後力圖呈現盛唐精麗畫風的重要創作。該作主角為唐代「風塵三俠」之紅拂女,作品構圖明快而簡潔,整個畫面只表現紅拂之姿。
《紅拂女》局部細節圖之服飾
畫中沒有交迭或穿插其它事物,單純地讓美感聚焦在女主角身上。這位主角用雙手撐開斗篷,抬起頭,上身微微傾斜,膝蓋稍稍提起,長裙曳地,翩然而來,直接攫獲觀眾的視線。所有的動作都優雅大方,毫不忸怩作態。高高束起的紅色腰帶,藍、綠、白色相迭的系帶。
《紅拂女》局部細節圖之面部
她鳳眼圓睜,以堅定的目光迎向觀眾,神色從容自若,含蓄又不退縮,正如她在小說中迎向李靖和虯髯客,表現出優雅、積極的態度。這正是張大千刻意為紅拂女設計的身段。
張大千《紅拂女》粉本
張大千通過正面出場和左右對稱的形式,暗示紅拂女爽朗、大器、果斷的性格;又讓傾斜的上身和彎曲的長裙連成修長的弧線,不但衝破對稱構圖的呆板,也烘托出女性優美的姿態。我們知道,大千是個京劇的戲迷,常自京劇表演中得到啟發。所以,紅拂女才有類似京劇花旦在舞台上亮相的身段。
《紅拂女》局部細節圖之題字
TOP8.《荷堵野趣 四屏通景》:大千畫荷之臻品
《荷堵野趣 四屏通景》(1947年作)
154×78cm×4
成交價 RMB 63,763,920
《荷塘野趣》構圖氣勢磅礴,荷葉參差呼應,對比中見和諧;大塊面色墨的荷葉與織痩的荷梗穿插交叉,又以尖尖的小荷襯托,對照著盛開的大朵荷花,使畫面此起彼落,目不暇給。張大千更以清麗之筆揮出數根長蒲草,令畫面異常生動,整體上層次分明,極富節奏感。
《荷堵野趣 四屏通景》高清細節圖一
比之1945年作的《巨荷》,《荷塘野趣》構圖上較為緊緻,但保留著石濤畫荷之特點:先也淡墨作花瓣,繼而用重墨勾染瓣尖,令荷花極生動醒神。較之1959年畫的《風荷》,《荷塘野趣》在尺幅上與之相約,畫荷的手法沒有太大的變動;然而構圖上《荷塘野趣》左邊稍見疏落,營造出較為寬闊的空間感,由此可見,1947年創作的《荷塘野趣》在研究張大千四屏通景荷花中有著起承轉合的功效。
《荷堵野趣 四屏通景》高清細節圖二
《荷堵野趣 四屏通景》高清細節圖三
《荷堵野趣 四屏通景》高清細節圖四
TOP9.《多子圖》:寓意多子多福
《多子圖》
137×66cm
成交價 RMB 62,423,460
以兒童為主題的畫作,在收藏界被稱為嬰戲圖,榴開百子樂天年嬰戲圖是張大千的人物畫中較常見的題材之一。《多子圖》畫雖簡,然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圖寫庭中四孩兒攀石撫枝摘取石榴的景象。所繪線條勁挺而有彈性,設色艷麗而不失古雅。取百家之所長,精心的融入於自己的風格,令人賞心悅目。
《多子圖》細節圖
《多子圖》細節圖
《多子圖》細節圖
嬰戲圖始於北宋畫家蘇漢臣,在明清兩代成為廣受民間畫家歡迎的吉祥題材。以兒童為題材的藝術品不僅體現了自古至今對孩童的無限關愛與期望,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無限憧憬和祝願。此幅《多子圖》即以簡筆畫成,衣褶以濃墨勾寫,用筆多方折;人物以淡墨細線勾勒面部,並在額頭、鼻骨即下頜處施以白粉,這顯然是受到明代畫家唐寅「三白法」的影響。
TOP10.《鳳簫圖》:大千仕女畫代表作
《鳳簫圖》(1955年作)
116×65cm
成交價 RMB 58,639,680
重彩工筆畫《鳳簫圖》融入了敦煌的飛天元素,色彩艷麗卻又古樸,張大千用自己的理解重新闡述了秦穆公之女吹簫引鳳的故事。
四十年代,張大千帶領弟子到敦煌石窟,用了兩年六個月的時間,精心臨摹了大量的壁畫,這些臨摹作品汲取了六朝至隋唐人物畫的藝術精神和創作技法,此時張大千創作的仕女畫,風格主要吸收北齊壁畫的那種非常挺健的線描;造型上汲取盛唐侍女的雍容華貴,嬌媚高傲,健康秀美;設色受佛教造像及藻井圖案的影響,並參考了藏傳佛教施用礦物質顏料的技藝。整個畫風有了非常大的轉變,而且逐漸定型,形成自己的風格。這一時期是張大千仕女畫創作的黃金時期,對於他最終形成自己工筆重彩的人物畫風格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TAG:中國藝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