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他的一句話三千功德就圓滿了 擁有一顆圓滿的善心多重要

他的一句話三千功德就圓滿了 擁有一顆圓滿的善心多重要

文章選自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編著的《可·為》——廣行釋講《了凡四訓》一書

鍾離授丹於呂祖, 點鐵為金, 可以濟世。

漢鍾離和呂洞賓是家喻戶曉的八仙中的人物。鍾離名權,是漢朝人,後來修道成仙。呂洞賓是唐朝人,隨漢鍾離在終南山修道成仙。

漢鍾離要教給呂洞賓一種法術,可以點鐵成金,要想救濟窮苦的人需要錢,點鐵成金,看來也是一件善事。

呂問曰:終變否? 曰:五百年後, 當複本質

呂洞賓就問:我把這個鐵變成金,點鐵所成的金最後會不會還原又變成鐵?漢鍾離回答說:五百年以後,金又會復原成鐵。

呂曰:如此則害五百年後人矣, 吾不願為也。

呂洞賓說:我學點鐵成金,這些金子一代代的流通,到了五百年後,突然之間變成鐵,這樣會害了五百年後的人們,我不幹這個事情,我不學。

心能這樣為別人著想,就是圓滿。呂洞賓心地善良,做人的標準很確定,利他的事才做,損人的事一概不做,他是以法為準繩來決定行為的取向,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凡事對自他沒有利益,一定不能做;凡事有益於眾生,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

曰:修仙要積三千功行, 汝此一言, 三千功行已滿矣。此又一說也。

漢鍾離讚歎說:修仙本要積累三千功行的資糧,憑你這句話,三千功行已經圓滿了。一句話三千功行就圓滿了,因為這一句當中有一顆圓滿的善心。

范仲淹小的時候出身孤貧,每天只吃一點鹹菜稀飯,非常刻苦地讀書。

有一次,范仲淹問一位相師:「我能不能做宰相?」相師說:「不行!」

他又問自己能不能做名醫。相師驚嘆他這麼提問,就問他:「你為什麼這麼問我?」范仲淹說:「因為只有宰相和名醫才能救人。能救更多的人。」相師讚歎說:「你的仁慈心已經到了這種程度,你是個真正的宰相。」

范仲淹後來果然做了參知政事,就是副宰相的地位。

像這樣,如果我們讀書的時候立志:我要為救護天下的蒼生而讀書。雖然只是一句話的善願,但這一句包含了無量的功德,以後的萬善都是從這裡出生的。也就是,以善願的推動,可以展開無量無邊的善行。所以,心懷蒼生、志在天下,就是善行圓滿。

袁了凡居士講「半」跟「滿」舉了三個例子,三種說法。所以,我們要想一想,我們修善積德,到底我們的善,是滿善還是半善?

我們現前得的果報,是圓滿的還是有欠缺的?「半」就是欠缺,這個事情一定要知道。學佛的人一般本質都很好,心都很好,如果沒有這個智慧,這個見識,在理論方法上有了偏差,往往修善,得的果報不圓滿,道理都在此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行法師 的精彩文章:

淫慾之害 為禍甚大
好心卻辦了壞事 難道行善也分對錯?

TAG:廣行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