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本透過狼性看人性的《狼圖騰》

那本透過狼性看人性的《狼圖騰》

第一次閱讀這本書應該是在兩年前,

卻只是看了一半,後來卻擱置了,

什麼原因呢?想了想,大概有很多,

因為一直在忙,在忙著工作,

在忙著談客戶,忙著談合作,

忙著家庭,顧著孩子

……

這樣寫著,才發現,原來借口真的有很多,

而最終所有借口的唯一解釋,

不還是惰性使然嗎?

好在自己重新打開這本書,

這樣一本世界上迄今為止惟一一部描繪、

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曠世奇書」,

他讓我重新對狼這種物種更新的一種認知。

真的非常感謝本書的作者姜戎先生,

能夠在如今這樣浮燥的塵世,

人類社會的精神和性格日漸萎靡的今天,

讀這樣的一本書,這樣一部

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史詩般的小說,

實在是一種幸運。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了狼,

重新懂得了何為狼性,何為人性,

更改善了我的民族觀和歷史觀。

作者姜戎根據自身經歷創作了

這部半自傳體性質的小說。

於1967年響應中央號召來到中國內蒙古

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插隊成為知青,

在這11年草原的游牧生涯中,

他鑽過狼洞,掏過狼崽,養過一條小狼,

並與狼戰鬥過,親眼目睹過狼群圍攻黃羊群,

吃過狼食,剝過狼皮筒,恨著狼,

卻也深深地愛著狼,這種複雜的情感交織,

無不使他對狼著了迷,

從而對狼進行了長達30餘年的研究與探索,

才有了這部巨著的問世,

完成了他再現「狼圖騰」的使命,

成為「有關狼的真理的終結者」。

在20世紀60年代末,中國大陸內蒙古

最後一塊靠近邊境的原始草原上,

這裡的蒙古牧民還保留著游牧民族的生態特點,

在草原上自由而浪漫地放養著牛、羊,

與成群又強悍的草原狼一起維護著草原的生態平衡。

牧民們憎恨著狼,因為狼是侵犯他們家園的敵人,

同時也敬畏著狼,草原狼也幫助著牧民,

獵殺著草原上不能夠過多承載的食草動物,

黃羊、兔子和大大小小的草原鼠。

草原狼是蒙古民族的原始圖騰。

狼的兇悍、殘忍、智慧和團隊精神,

狼的軍事才能和組織分工,

曾經是13世紀蒙古軍隊征戰歐亞大陸的

天然教官和進化的發動機。

《狼圖騰》中的狼,是以一種顛覆傳統的

形象進入我們的視野:它強悍、智慧、溫情

以及為了自由尊嚴而以命相拼。

草原上的牧民們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

和狼戰鬥不息。書中的主人公陳陣

親眼目睹蒙古女人和小孩與狼徒手搏鬥。

也曾誤入狼群、並親眼看見

群狼怎樣在頭狼的指揮下,

如何調兵遣將圍獵幾百隻黃羊。但是,

人卻搶了狼群為了過冬而儲存的食物。

為了報復人的貪婪,

狼利用冬季風雪和夏季蚊災的掩護,

發動了兩次偷襲軍馬群的殘酷而壯烈的戰役,

……

那慘烈,那失去狼崽的母狼的深切的痛,

讓人驚心而又震憾

……

來自於農耕民族的兵團幹部

不顧牧民們的反對,

開始了大規模的圍獵狼群的戰鬥。

狼在死亡前的尊嚴和犧牲精神震撼了陳陣。

陳陣和他的朋友親自掏了一窩小狼,

並且養了其中的一隻。

他要通過一隻小狼的成長,

探索狼的習性和狼的哲學。

通過一系列的令人沉迷的有趣的小狼的故事,

陳陣發現狼是動物中

唯一不可馴服的、十分神秘的動物。

書中最可歌可敬的就是額侖草原

的頭狼畢利格老阿爸,

畢利格蒙語的意思是睿智,

這位與狼相愛相殺一生的老人,

教會了作者如何與狼戰鬥,狼的喜好、

狡黠和智慧、勇猛與團結,

狼的頑強與尊嚴,

懷著對草原的熱愛及對狼圖騰的崇拜,

作為額侖草原最後一個由草原天葬

而魂歸騰格里的蒙古族老人,

他是痛苦的也是幸運的,

在草原快被墾成沙地之後,

在額侖狼群因兵團的殺狼政策而消失後,

一些牧民死後已改為漢式的土葬,

只有畢利格老人堅持要到

可能有狼的地方去完成天葬儀式,

這位老人終其一生仍未能阻止

那些不懂得草原生態的人們的無知與愚昧。

牧民們無法阻擋來自於農耕文化和

文革時期的錯誤政策對草原生態的破壞。

他們首先用現代武器殺狼,

將僅存的狼群驅趕到邊境外。

進而,大片的開墾草原土地。

幾年以後,草原上鼠害橫行,

大片的草原沙化,

……

人類失去的不僅是草原也不僅是狼,

真正失去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價值觀;

失去的是中華民族早期的圖騰:

自由、獨立、頑強、勇敢的精神、

永不屈服、決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嚴。

那一聲聲悲涼的狼嗥和作家悲愴的呼喚,

響徹在整個被人類破壞的草原,

……

狼是蒙古人敬畏的敵人,

也是他們相伴一生、甚至是來生的朋友。

正是蒙古人帶著狼的精神

征服了差不多半個地球,

開通了東西方商業貿易與文化的交流。

書中對於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

伏擊、奇襲的戰術,狼對氣象、

地形的巧妙利用,狼族中的友愛與親情,

狼從不吃獨食,打獵從不打絕的習性,

還有作者一手養大的那條小狼,

即便在失去自由後仍保留著的

「不自由,勿寧死」的狼性精神,

而讓人不自由自主地就能聯想到人類,

我們曾經深惡痛絕的狼性,

是不是就是我們人類自身?

狼的母愛甚至可以超越自己族類的範圍,

去奶養自己最可怕的敵人------人類的孤兒。

在母狼兇殘的面孔的背後,

還有著世上最不可思議也最感人的博愛。

反觀我們人類,那些甚至連自己

親生的孩子都能賣掉的人,

是不是連他自己都痛恨的狼都不如?

狼群為啥就能一直稱霸草原?

是因為狼打了食想著自已也想著狼群,

還想著跟不上狼群步伐的老狼、瘸狼、

半瞎狼、病狼、小狼和還在奶小狼的母狼。

狼想著別的狼,別的狼也想著他,

狼群抱團齊心,打起仗來才厲害。

狼比人顧家,比人團結,

蒙古人只有在成吉思汗那會兒學狼學的最到家,

後來的蒙古人就敗在不團結上面了,

兄弟部落家庭互相殘殺,

狼打仗的本事尚好學,

可狼的齊心就難學了啊。

人最終可以滅絕狼,可是世上卻沒有任何力量

可以摧毀蒙古草原狼那剛強不屈的意志和性格。

人哪,總是自己人斗自己人哪……

作者歷經30年的研究用"狼性"與"羊性"

等兩組對立的民族性格劃分方式解釋了

中國歷史興衰王朝更替的內在的邏輯,

其中蘊含著某些合理性和深刻性,

中國國民性格改造可以汲取

"狼性"中的積極成分,

在加強強悍勇武、銳意進取、冒險競爭、

抱團合作類型的性格之外,

也需要繼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性格特質,

還要積極學習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性格品質。

中國真正需要的一定不是讓世界輕視的,

也一定不是讓世界畏懼的,

而是讓自己有尊嚴、讓世界尊敬的民族性格,

這才會引領中國走上一條持續長久的和平崛起道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本書的日子 的精彩文章:

TAG:一本書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