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起底乾隆「十全」功,好大喜功誤國本

起底乾隆「十全」功,好大喜功誤國本

原標題:起底乾隆「十全」功,好大喜功誤國本


乾隆當政六十年,晚年在總結自己一生功績時,常以「十全之功」、「十全老人」稱譽自己。客觀而言,乾隆以堅強之決心,兩次平定準噶爾部,一次平定新疆回部,在西北方面的果斷用兵,密切了中原與少數民族的關係,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邊疆,于軍事上可謂有大功於國家。然而,其於任內平定大小金川,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出征緬甸、越南和廓爾喀等方面用兵,不但不能引以為功,而且頗值後世用兵者引以為鑒,今且述以論之:


平定大小金川之役:清軍耗費數十年,先後共出兵11萬之多。而金川土司之總人口尚不足十萬,作戰部隊只有四千,僅憑几百座碉樓,硬是打得清朝八旗兵不敢出戰。第二次進攻金川時,清朝軍隊居然靠著人海戰術架雲梯去攻擊碉樓,每座碉樓平均守軍只有三至四人,清軍卻要用三四百人去進攻。最後以死亡一萬多人的代價才逼迫金川土司接受和談,這是何等的恥辱!


平準噶爾部之役。清朝時的準噶爾部面積雖大,但地廣人稀,經濟能力極弱,清朝前兩次出兵居然被對手反擊至陝甘地區,後傾盡西北兵力才勉強擊退對方。第三次是因為準噶爾陷入內亂,接著又爆發大規模霍亂,人口死亡60%以上,其大汗阿睦爾撒納病死,清軍才得以僥倖佔領準噶爾。


平緬甸之役。從乾隆二十年起,緬甸軍隊不斷侵擾清朝耿馬、孟連等土司。乾隆三十年,緬軍甚至進犯雲南九龍江橄欖壩,入據車裡城。雲貴總督劉藻遣兵征討,因指揮失宜,反為其敗。1766正月,清政府派大學士楊應琚自陝甘移督雲南。楊應琚到任後,雖然指揮軍隊擊退了緬軍的進犯並收復了失地,但卻因此傲慢輕敵,貪功啟釁,私自致書緬甸國王,聲言將率大軍數十萬征討,因此激起緬甸起舉國之兵迎戰。清軍數戰不利,緬甸軍隊乘機進擾雲南。1767年,明瑞接替雲貴總督,率清軍分兩路出境攻緬,但由於後勤補給不足,緬軍誘敵深入後再行大舉反攻,終於將清軍包圍在象孔,包括明瑞在內的清軍大部陣亡。1769年,乾隆再命傅恆為經略,大舉征緬,沿途雖未遇緬軍主力,卻因熱帶雨林中的瘴氣而損失慘重。此時,緬甸東部新征服的暹羅爆發起義,為避免兩線作戰,緬軍首先提出議和,此時出關的三萬多清軍因中瘴氣僅剩一萬三千人,故未等議和開議,清軍即班師回國。乾隆作八十歲生日時,緬甸國王因擔心清朝與暹羅夾擊,主動派使者祝壽進貢,要求恢復通商和冊封,乾隆即順水推舟冊封其為緬甸國王,恢復正常貿易。但此事竟然仍被記入乾隆「十全武功」,其好大喜功由此可見一斑。


平越南之役。戰爭初期,清朝軍隊雖然勢如破竹,佔領了升龍;但後來阮惠自富春率軍反擊,戰局迅速得到逆轉,清軍大敗,退回邊境以內。最終還是阮惠主動向清朝示好,並以乾隆賜錢近一百萬兩為條件講和。此役清軍共耗資達兩千萬兩白銀,可算是買來的「勝利」。


平廓爾喀之役。先是尼泊爾由於貿易糾紛攻入西藏,一萬駐藏清軍先後被滅了七千餘人,而尼泊爾軍隊竟然只損失二百人即攻佔拉薩。接著乾隆續派大軍「抗擊侵略」,又一敗塗地,後在欽差大臣巴忠花大價錢還了西藏人的欠款後,尼泊爾軍隊才離開。感覺臉上無光的乾隆再發大兵進攻尼泊爾,結果由於道路不通,指揮失誤,近兩萬清兵在加德滿都附近的山林里喪命於廓爾喀彎刀和大石頭之下。不久後,廓爾喀與清朝議和,乾隆不得已又花了一大筆錢,外加對藏貿易權,總算買來一個「屬國」的虛名。



乾隆窮開國五帝之基業,行六十餘年之統治,其以軍事手段服新疆、安藏地,單此兩端即可立為一英明之主。然其於晚年,政治腐敗,所用非人,行閉關鎖國之策,六下江南而大肆揮霍國庫民脂,所以在數次對南方之役中都幾以完敗收場。尤其是乾隆在平大小金川和台灣之役中,清軍以數十萬大軍不敵林爽文之數萬義軍,以數百人攻一數人守衛之碉堡,反為百年前之火器所敗,雖僥倖取勝而不為所鑒、不加檢討、不圖改進,而使清軍在後來面對西洋火器時,仍然以大刀長矛等冷兵器迎敵,是以清廷衰亡之端,寧不源於乾隆建立在好大喜功基礎上的不思進取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鏡像 的精彩文章:

與天花的抗爭:大清王朝的歷史宿命
吳橋兵變:由一隻雞引發的致命軍亂

TAG:國史鏡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