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江淮@大眾,長城@寶馬,新能源合資互補態勢,是機遇也是挑戰!

江淮@大眾,長城@寶馬,新能源合資互補態勢,是機遇也是挑戰!

隨著油價的不斷攀升和節能減排的需求,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巨大潛力已經逐漸凸顯出來。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最近,更是出現了一股新能源的合資熱潮。之所以在這一段時間湧現,一是因為「雙積分」政策的影響,一些車企為了達標而採取了抱團的方式;二就是因為從去年開始,就有政策明確規定將不再限制合資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投資名額,這也意味著給外資車企開通了一個新道路。那這些合資企業的發展究竟如何呢?

江淮&大眾:重啟西雅特品牌

江淮和大眾是於2017年開始合資的,兩者的合資快速地解決了當時的雙積分問題。同時,兩者也快速推出了自己的結晶——思皓E20X。不過今年5月底,江淮大眾思皓E20X就正式下線了。

但是,二者的合作還沒有停。7月9日,江淮大眾宣布將深化合作,並確定引入西雅特品牌。其實,西雅特也曾引入過中國,但是因為當時的產品定位市場運作出現了問題,它很快就退出了中國市場。這一次重啟西雅特品牌項目,並切入經濟型新能源汽車市場,一方面可以快速解決雙積分問題,另一方面長遠考慮與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形成不同的細分市場覆蓋。

據悉,江淮大眾和西雅特品牌三方將共同成立一座研發中心,開發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電動汽車車型、車聯網及自動駕駛技術以及配套的零部件和核心技術,新的研發中心計劃將在2021年正式建成。

長城&寶馬:中國版MINI即將落地

7月10日,長城和寶馬宣布建立合資公司——光束汽車有限公司。一個是中國suv市場的佼佼者,一個是享譽世界的豪華汽車品牌,他們的這一次合作無疑會攪動整個新能源汽車圈。

這一次合資,長城和寶馬可謂是來勢洶洶。據悉,光束汽車將在江蘇省建立一個先進的全新生產基地,擁有年產能16萬輛,未來還可能會擴充至25萬輛。而光速汽車將會率先生產全新品牌下的緊湊型SUV,其續航里程有望達到500km。同時,寶馬旗下的子品牌MINI將針對中國市場打造其第二款純電動車型,這款車也將會擁有更加親民的價格。

合資熱的天平究竟偏向了誰?

除了上述所說的合資公司以外,華晨寶馬、眾泰福特等企業也開始進行了合資,合資的熱潮正在不斷襲來。但是這一次的新能源合資熱潮的天平究竟偏向了誰呢?

眾所周知,中國作為全球新能源的最大市場,擁有著無限的潛力。為了推廣新能源汽車,中國品牌探索了諸如產品定製化、體驗式營銷、換電服務、分時租賃等眾多創新的模式,從提供汽車產品到提供出行服務,從傳統單一業務轉變為多樣化新型業務等。而與國外品牌的合作,他們提供的成熟的研發體系、高檔精密的技術以及在全球享有的名氣,無疑都會對我國的自主品牌帶來非同一般的影響。

毫無疑問,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領域中,我國的自主品牌汽車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設備上都不能與之匹敵。而這些外國車企之所以源源不斷地與我國自主品牌進行合作,無疑是看重了中國的市場價值,想要在此分一塊羮。但是也因此引發了許多人的擔憂:如果我們的自主品牌和國際品牌的合資走上了燃油車時代的路,只作為合資公司的加工廠,那麼未來的新能源還會有國產品牌的一席之位嗎?

小編語

其實,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合資熱潮的發展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與以往不同的是,中國的許多自主品牌在沒有引進外資前,就已經在積極研發新能源領域,並且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同時,相比於燃油車領域與外資企業的差距,如今國外品牌在新能源中的核心技術並沒有像以往那樣難以超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的自主品牌還不如抓住合資的機會,未來新能源的世界級品牌也許將會在中國誕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言車有徐 的精彩文章:

特斯拉上海工廠坐實,剩下的就是速度!
沒規矩怎成方圓!新能源汽車發展有了法定「規矩」

TAG:言車有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