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裸奔到金鐘罩——中國海軍近防系統的血淚之路!
很長一段時期,中國海軍的防空能力一直是最大的軟肋。大家熟悉的61式與76式兩款37毫米艦炮以及61式雙管25毫米艦炮和66式57毫米雙管艦炮曾一度在中國各型主力艦艇上擔當防空大任。中國海軍用這幾款二戰水準的艦炮對抗進入噴氣與反艦導彈時代的空中威脅,說那時的我軍戰艦全部都在「裸奔」毫不為過。
從技術層面講,上世紀八十年代定期的76A式37毫米雙聯全自動防空火炮算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據傳該艦炮曾借鑒了不少義大利「布雷達」40毫米艦炮的理念,還採用了當時曾火爆一時的「雙重命中」體制。所謂「雙重命中」體制就是在較遠距離上利用「近炸引信預製破片彈」以間接命中的方式對反艦導彈實施殺傷,在較近距離上利用硬芯脫殼穿甲彈以直接命中的方式對反艦導彈實施毀傷。不過由於該炮射速不夠高,作用距離短,因此實際應用效果並不理想,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權宜之計。
此後,我國參照世界上最先進的「密集陣」等近防系統開啟了新一代近防炮的研製。首先進入視野的是蘇聯AK-630艦炮。該炮非常符合我國當時的工業水平,仿製所需時間較短,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形成戰鬥力。不過,AK-630雖然比76A型艦炮性能強出不少,但該炮只能使用高爆榴彈,不能使用脫殼穿甲彈,因此殺傷力嚴重不足,在靶試中多次出現了命中目標卻無法摧毀的情況。此外,該炮的射擊精度也很令人抓狂,要想命中只能信仰。
在這種形勢下,時任海軍副司令員的賀鵬飛中將拍板,決定兩條腿走路。於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款近防炮:H/PJ-12型7管30毫米艦炮。
H/PJ-12型7管30毫米艦炮簡稱H/PJ12,工程研製代號857工程,俗稱730,老編號為1987年式7管30毫米艦炮。該炮一般攔裁距離為1500--2500米,具有反應速度快、可靠性好、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等特點,整體性能超過了目前國外軍隊普遍使用的「密集陣」、「守門員」等近程防禦系統,具有較強的反巡航導彈和低空飛行器能力。
730艦炮採用外能源驅動轉管、高壓氣源驅動供彈或停止供彈、電擊發方式工作,由兩個備彈500發的彈藥箱提供炮彈,可以發射高爆彈(HE)或者穿甲彈(AP)。該近防炮的電子系統有一款安置於炮塔的左側頂部的小型圓形雷達,用於搜索來襲目標,在右側的「U」形支柱上配有一個球形設備,裡面安置有彩色攝像機、熱感攝像機和激光測距儀等裝置。730艦炮的雷達探測小型目標距離為8公里,對大中型目標的探測距離為15-20公里,光電系統可以探測6公里內的目標。
與AK-630等採取密集彈幕攔截的艦炮不同,730艦炮採用的是直接命中的毀傷方式,其最高射速為每分鐘4200發,對立靶的射擊密集度小於等於1.3,而AK-630艦炮的立靶密集度指標為小於等於3.5。
口徑:30mm
管數:7管
射速:
1、高射速:4200發/分鐘
2、中射速:2200發/分鐘
3、低射速:1200發/分鐘
射程:
1、 對導彈目標:2500米
2、 對飛機目標:3500米
彈種:脫殼穿甲彈、榴彈
射界:高低-25~+87、方位-180~+180
供彈方式:無彈鏈式
彈鼓備彈數:640發
全重:8噸
730近防炮一經推出,立刻成為了我軍新型水面艦船的近程防空中堅,還不斷開發出新的衍生型號,主要包括730B與1130近防炮。
730B與原版730近防炮最主要的區別是整個系統中成本最昂貴的感測器被局部「閹割」,原版730近防炮上自帶的1部目標跟蹤雷達與1部光電跟蹤儀被簡配為兩套730B近防炮共用1部目標跟蹤雷達與1部光電跟蹤儀。
1130近防炮則算是730近防炮的升級版,正式編號為H/PJ-11型11管30毫米艦炮。該炮最高射速為11000發/分鐘,有效射程3000-5000米,堪稱是目前世界上攔截能力最強的近防炮,為人民海軍的戰艦撐起了一面堅實的盾牌。
科大讀書會——經典藏書
現在加入科大讀書會,一年暢聽200本經典藏書
TAG:科羅廖夫的軍事客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