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咳嗽,吃厭了藥物,也可以用這些穴位來治療!

咳嗽,吃厭了藥物,也可以用這些穴位來治療!

咳嗽,是許多慢性疾病都會出現的癥狀,尤其是在秋冬季節。小到傷風會咳嗽,大到肺部疾病也會咳嗽。咳嗽是人體呼吸系統的一個常見癥狀,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措施,它可以幫助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和異物,但是如果是長期的、頻繁而劇烈的咳嗽,就屬於病理狀態了。

有的人咳嗽之後就會立馬想到要去吃藥,但是如果長期使用藥物止咳,很容易產生耐受性。人體的經氣循行於體,經絡上的各種穴位可以治療各種對應的疾病,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不同咳嗽的止咳良穴。

中醫將咳嗽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外感咳嗽的病程比較短,起病較急,或者還兼雜了其他表證。而內傷咳嗽起病緩慢,病程較長,還可以兼雜其他臟腑功能失調的癥狀。外感咳嗽多為傷風、感冒之類。內傷咳嗽類似於秋冬常發的慢性疾病引發的咳嗽。

治療外感咳嗽主要是要疏風解表、宣肺止咳。多用到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上的穴位。主要用到肺俞、列缺、合谷。肺俞穴,是肺氣所注的地方,位於肺臟附近,可以調理肺的氣機,用瀉法可以宣肺、補法可以補肺,無論是外感還是內傷,只要是肺的病證都可以用到它。列缺穴是肺的絡穴,有散風祛邪、宣肺解表的功效。合谷是大腸經的原穴,與列缺配在一起可以有宣肺解表、止咳的功效。

如果是外感風寒的咳嗽還可以配上風門穴,外感風熱的咳嗽可以配上大椎穴、風池穴。如果有咽喉痛,還可以在少商穴上點刺放血。

對於內傷咳嗽的治療,主要是要肅肺理氣,止咳化痰。用到肺俞、中府、太淵、三陰交。中府穴是肺經的募穴,和肺俞配合使用,太淵是肺經的原穴,三個穴位一起可以宣肅肺氣,止咳化痰。而三陰交穴是肝脾腎三條經脈交會的穴位,可以疏肝健脾。

如果內傷咳嗽痰多還可以加上陰陵泉、豐隆穴;咽喉干癢可以配上太溪穴;咯血配孔最穴;盜汗加上陰郄穴;氣短乏力配加上足三里、氣海穴。

中醫里將咳嗽是由於肺失宣肅,肺氣上逆,以發出咳聲或者咳吐痰液為主症的病證,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但是具體辨別疾病的時候又要再辨別外感的什麼病邪、內傷的哪個臟腑。針灸對於發作期的咳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對疾病的初發時期也可以調動自身的正氣抗擊邪氣,但是如果遷延太久,還是要選擇藥物的配合治療。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荷西,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做飯很簡單you 的精彩文章:

多喝不如會喝,這樣喝水,淡斑、減肥,還可以治便秘

TAG:做飯很簡單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