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軟的人工智慧藍圖,都藏在「雲」里

微軟的人工智慧藍圖,都藏在「雲」里

錯過了搜索、社交、移動互聯網與電商大潮的「中年大叔」微軟,這一次終於沒有錯過。它正在藉助人工智慧與雲計算,重拾往日的風華。

早在1991年,微軟就開始招攬人工智慧人才積累能量。而在Satya Nadella對微軟的改造中,成立了雲端運算及人工智慧平台事業部(Cloud + AI)和人工智慧與研究部門(Microsoft AI and Research )。前者掌握著微軟所有的商業智慧和雲端運算企業級服務,後者集中資源投入人工智慧研究與產品服務的研發。

微軟主張Democratizing-AI,將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轉化為每個人觸手可及的工具、平台和服務,賦予全球每一人、每一組織。希望成為汽車、醫療製造、金融保險等領域企業的賦能者。

而雲計算平台Azure,在微軟的人工智慧藍圖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不只雲計算,更是生產力

雲計算大戰中,各家較勁的並不只有資料中心,還有API與生產力。

微軟從雲計算平台Azure切入,圍繞微軟認知服務(Cognitive Services)為核心,將人工智慧的所有技術打包成API,提供給開發者使用。微軟認知服務集合了多種智能API與知識API,藉助這些API,開發者可以開發出更智能,更有吸引力的產品,甚至讓毫無機器學習背景的開發人員也能在應用中添加諸多智能功能,包含語音、搜尋、辨識、語言和知識等領域。

除微軟認知服務外,Azure上還有Azure Bot服務,能夠迅速構建、連接、部署和管理智能客服,在各平台上與用戶自然交互。除了十分健談之外,機器人還可以識別照片中的用戶、對內容進行調和、提出智能建議和翻譯語言等。認知服務讓機器人能夠以更擬人化的方式觀察、傾聽和理解。

在雲端至上的理念下,微軟將生產力軟體OFFICE 365 以及Visual Studio等開發工具搬上雲端,今年年初,微軟還瞄準企業用戶推出免費專案,以推廣OneDrive,希望企業能夠從使用OneDrive開始,進而使用Office365的應用,甚至未來進一步使用Azure微軟其他雲端服務。

雖然和亞馬遜AWS仍有差距,但截止目前,微軟已在世界設立了52個Azure區域,覆蓋140個國家和地區,領先其他雲提供商,財富500強中90%的企業也將其業務放在了微軟Azure上。

打造物聯網生態,當產業的智慧大腦

物聯網是各大科技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微軟也在今年4月喊出未來四年要砸50億美元在物聯網領域。「我們可以用無所不在的運算、融合AI以及連接至雲端的技術打造裝置與體驗」。

在去年,微軟就推出了Azure IoT Edge服務,將機器學習、進階分析及AI服務能力下放至更靠近數據源的物聯網裝置,讓裝置在必要時聯機,如需要更強大的運算功能時再連上Azure即可.而在之後的更新中,又增添了認知服務,在裝置端也能做到視覺識別、語音、翻譯等功能。

在今年的Computex大會上,微軟也展示了許多通過Azure機器學習技術開發的應用。amjoy和小米合作開發的中英文翻譯設備;大疆則是讓無人機可實時辨識圖像,並將圖像回傳至計算機,進一步用以訓練機器學習模型,提高辨識精準度;工業方面,捷普集團利用Azure影像辨識技術改善生產良品率。

除此之外,微軟推出針對物聯網安全的解決方案Azure Sphere,首先與聯發科合作的微型控制器MT3620,能提升安全防護效果、運算效能表現,讓物聯網設備能在更安全的軟硬體整合環境下運行。目前與微軟Azure Sphere合作廠商包含可口可樂、萬事達等。

而根據路透社的報道,微軟正在研發類似Amazon Go的技術,能夠省去收銀員職位、排隊結賬的零售解決方案。要實現這一技術,需要深厚的雲計算、人工智慧和物聯網功力。

為所有產品和服務添加人工智慧

納德拉曾說,微軟所有遠景的交匯處,就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的價值在於它將被注入我們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里。

微軟就把人工智慧添加到雲端的Office365等產品之中,包括用於Word的縮略詞以及用於Outlook的Time to Go。將旗下的MSN新聞改名成為「微軟新聞」,注入人工智慧技術,帶給用戶全新的體驗。上個月還宣布併購加州AI新創Semantic Machines,希望通過他們的對話式AI技術,加強旗下智能語音服務Cortana。

日前結束的E3遊戲展,微軟也宣布打造AI遊戲,未來遊戲體驗將會更加豐富及身臨其境。同時微軟也看好遊戲的雲端串流化趨勢,並透露正在打造一個跨平台的串流遊戲平台。而在此前,微軟已經藉助機器學習演算法,在Xbox One上提供FastStart功能,大大縮短遊戲下載等待時間。

招攬人工智慧人才 更加開放的微軟

微軟史上最大的併購,是以262億美元收購專業社群網站LinkedIn。除了將LinkedIn服務放在雲上,整合已有服務之外,更重要的是LinkedIn團隊以數據文化聞名於矽谷,有分析人士指出,擁有再高深的軟體與演算法,再強大的硬體,沒有所謂的商業邏輯與資料積累,任何人工智慧都是沒有意義的空盒子,買下LinkedIn和背後的團隊,為的是給微軟的人工智慧,注入專業的靈魂。

本月初,微軟也豪擲75億美元收購Github,希望直接收割Github龐大的開發資源以及背後的開發者社群,無論在強化自身AI、系統方面的開發以及旗下產品的推廣,都能如虎添翼。

微軟認為亞洲是全球AI發展的前哨,因此在1998年就在北京成立微軟亞洲研究院,發展至今已成為微軟在美國以外最大的研發機構。再加上最新在台灣設立的AI研發中心,以及印度班加羅爾的微軟印度研究院,就是看中亞洲優質的AI人才。

在校企合作方面,微軟也不落人後,聯手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四所高校,共建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科研教育平台,聯合台灣交通大學成立AI數據科學人才培訓認證中心,提供250-300小時課程,認證結果會直接連接到Linkedin資料之中。

而在日前,微軟研究院發布開放數據項目,囊括了微軟多年以來在已發表的研究中所使用的數據管理和研究成果。該項目為研究人員和合作者提供一個簡單便捷的平台,來共享數據集和相關研究技術與工具。而這個開放數據集,在Azure雲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來圖靈 的精彩文章:

Duer OS 3.0 是「新一代」的操作系統?還差那麼一點
AI百人 | 凌感科技何安莉 費越:新交互 除了動口還能動手

TAG:未來圖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