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霸是怎樣養成的?三個方法讓孩子學會「學習」

學霸是怎樣養成的?三個方法讓孩子學會「學習」

本文授權轉自「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中國K12國際教育領先媒體,並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優質在線課程。

文丨Jessica編輯丨黃曄

我們小時候都不喜歡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但是做了父母以後,我們又不禁渴望擁有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最吸引人的地方還不是他們優秀的學習成績,而是讓人省心的學習自主性。上班忙了一天的爸爸媽媽要求其實很低,回到家看見孩子自覺地把作業做了,考試不要落到十名以外就行。

我一直都是個惹人討厭的「別人家的孩子」,自己讀書、寫作業、準備考試。雖然沒考上北大清華,但看著牆上的三張學位證書和雅思幾乎滿分的成績表,再回想起家校聯繫本上所有(奉母命)自己偽造的簽名,我認為我爸媽在教育上的投資回報率直追阿里巴巴原始股。

以前我很困惑,因為我既不認為自己「熱愛「學習,又覺得自己缺乏頭懸樑錐刺股的精神。直到多年以後當了老師,我才發現,原來是因為我爸媽誤打誤撞地幫我就養成了學習的「自主性「,而這也與現代教育學的研究結果相吻合:

孩子學習的自主性非天生,是長期教育的成果

說我爸媽是誤打誤撞,是因為他們既非專業教育人士,也並非蓄謀已久,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反覆向我傳達了了這樣兩個觀念:

1. 自己想學習才有可能學得好;

2. 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正是這兩個樸素的觀念,讓我從始至今都在自動自發地學習。

「可是我的孩子不想學習!」

每次有家長焦慮地問我孩子不想學習怎麼辦,我都是認真地祝賀他/她「你的孩子很正常。」看到這裡,請先不要覺得我不正常,給我一個解釋的機會!

首先,我們需要把「學習」放一邊,先來弄明白「想/不想」這個問題。

「想/不想」的心理學術語是「驅動力」,也就是一個人做某件事的心理根源。「驅動力」有內外之分,簡單說來:

內驅動力體現在你為了自己本身的意願做某件事,比如寒冷的時候想穿衣服,學習做一道你愛吃的菜,或者為了增強體質而運動。內驅動力的獎勵來自於完成這件事時,你內心產生的滿足、興奮、愉快等情感。

外驅動力體現在你為了外界因素做某件事,通常是為了獲得特定的回報或避免懲罰,比如為了通過考試而讀課本,或者不想父母嘮叨而收拾房間等。

實驗早就證明,內驅動力比外驅動力更能讓人專註、有效、持久地做一件事。

而對於孩子來說,內驅動力尤其具有決定性。這是因為越小的孩子越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尚未成熟的思維能力和尚未開闊的眼界導致他們只能依賴自己的喜惡行事,很難像成人一樣在綜合考慮各因素之後,做出即使令自己不舒服但正確的決定。這就是為什麼孩子懂得吃糖會導致蛀牙,但還是忍不住想吃。

現在,我們可以進一步討論孩子為什麼「想/不想」學習

好奇求知是人類的天性,幼兒之所以能夠在無數的失敗和重複中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同樣是依靠了內驅動力-學習說話就可以更好得交流、學習走路就可以去想去的地方。設想一下,如果上學的孩子能以同樣的方式學習,哪還有背不下的乘法表、畫不出的輔助線呢?

順著這個邏輯,我們不難推理出不想學習的孩子一定是在成長過程的某個階段,把學習視為了與自己無關的東西,喪失了內驅動力。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通常有三:

一、 生活中缺乏學習的氛圍

一般人可能沒有想過,孩子產生學說話、走路的意識,是因為他們親眼見到了身邊的人這樣做,而並非出於他人的要求。同樣地,如果孩子不能在生活中親身體會到學習的氛圍,不管家長如何苦口婆心地勸說學習的重要性,他們還是很有可能無法把學習與自己聯繫在一起。

這種學習的氛圍並不需要多麼正式或華麗,但需要一直真實地存在。雖然我的爸媽很愛書,也很著重培養我閱讀的習慣,但有很多書的我卻並沒有一個像樣的書櫃。

從小時候一隻退休的行李箱,到後來窗邊、床腳,我的書一直在家裡四處流浪。可是這並不影響我把讀書進而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直到初中還經常趴在一個木板凳上寫作業。(只為舉例,並不推薦)

二、家長把「想學習」等同於「只想學習」

現在我們回到前面我說的「孩子不想學習很正常」這句話。如果你問任何一個心智正常的孩子,是否跟任何事情相比,他/她都更想學習,十有八九你會得到否定的回答。

尤其在一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里,孩子很難真正發自內心地熱愛背公式、抄生字和準備模擬考試,更多「想學習」的孩子實際上是有足夠的自制力來完成學習的任務。

既然需要自制力,就說明即使是看上去「想學習」的孩子,也會有不學習的時候,比如我認識的很多學霸喜歡打球、玩遊戲、玩音樂等,但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分清主次、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可是有的家長過早地要求孩子超額學習,甚至只可以學習,把所有的休閑活動全部禁止,導致孩子不僅無法調節學習和考試帶來的壓力,而且沒有機會鍛煉自制力,帶來常見的高考以後再也找不到任何學習的動力等問題。

三、 孩子沒找到學習的方法

很多孩子不想學習是因為學習沒有給他們帶來足夠的成就感,屢戰屢敗、越挫越弱。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他們沒找對學習的方法,但是這個方法並非某種題型的具體解答方法,而是一種深層的思維方式,這個我也會在下面具體分析。

「我的孩子好像就是學不明白……」

除了「不想」學習的孩子,我們身邊還有另一群特別的孩子,他們有強烈的想要學好的願望,一絲不苟地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上補習班、熬夜、泡圖書館是家常便飯,但是成績總是不盡如人意。

遇到這種現象,人們經常喜歡用「勤能補拙」和「笨鳥先飛」來鼓勵孩子。雖然說話的人出於好意,肯定了孩子的努力,但這樣簡單地把問題歸咎於「智力」,卻使他們錯失了問題的關鍵。更糟糕的是,孩子很可能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

近年來,隨著神經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快速發展,「智力」不再被看作學習效果的決定因素。無數的現代研究表明,除了極少數天賦異稟的幸運兒外,絕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相當接近。之所以有的人學習能夠事半功倍,並非因為他們更加聰明,而是因為他們更早地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具體學習方法(如背單詞、解方程等),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學習如何學習的思維方式,也就是專業領域裡所說的「元認知」。孩子只有學會了使用這個神奇的「元認知」,才能真正地學會學習,並且觸類旁通,在不同的學科領域和人生階段反覆成功。

「元認知」聽起來高深,其實並不難理解。之所以並非每個孩子都擁有成熟的「元認知」,是因為它無法被直接傳授,而是需要孩子在生活中反覆摸索,並配合家長給予的自由、信任和鼓勵才能習得。

如果你不怕「麻煩」,想要孩子學會學習,就請從這三個方面幫助孩子鍛煉「元認知」:

1、 認識「自我」

「自我」是一切人類活動的開端,也是上文提到的「內驅動力」的載體。孩子只有認識到「自我」,並把某件事融合成「自我」的一部分,這件事對於他/她來說才有真實的意義,他/她才有去做的動力。

想要孩子把某件特定的事真正地融合到自我里,只能通過讓孩子親身體驗的方式實現。在這個體驗過程中,孩子要有按照自己的意願做出選擇的自由,但同時需要自己承擔後果。這裡我用常見的給或不給(已經會自己吃飯的)孩子喂飯做一個對比:

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想要孩子把它融入自我里,就要讓孩子學會獨立地在學習上發表意願,做出選擇,並承擔後果。小到一本故事書的挑選,大到為某場考試準備多長時間,這些點點滴滴都把孩子真實地放置於學習里,切身地體會可能出現的成就感和挫敗感。

值得注意的是,鼓勵孩子認識「自我」並不代表家長對孩子撒手不管,而是要放棄對孩子學習的無條件要求,改成對孩子有技巧的引導。

我媽有一句重複了無數遍的話,這句話讓她看似對我的學習漠不關心,其實卻有效地讓我記住了學習是我自己的事,那就是「千萬不要為我跟你爸而學習,我們對自己的人生很滿意了。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就付出什麼樣的努力,跟我們無關」。

2、 認識「挑戰」

考試前老師都喜歡反覆強調「仔細審題」、「抓住題干」,其實這個建議不僅適用於一道道試題,也是高效學習者面對所有挑戰時做的第一件事。在《幼兒元認知》這本書里,作者Shirley Larkin說:「行家遇到難題時,不會直接試圖用現有的知識去解答難題,而是會先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分析難題的關鍵所在。研究者把前者稱為淺層策略,把後者稱為深層策略;而行家與一般人之所以在難題的解決辦法上有質的區別,正是由於行家對自我、難題和解決策略之間進行了反覆、交叉的分析。」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很多人希望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他們的選擇是做大量的考試模擬題,可是做來做去,發現自己只是在原地打轉,收效甚微。這就是因為他們只把目光投向需要解決的問題,希望通過最直接的路徑一步抵達終點。而真正會學習的人,會按耐住想要馬上解決問題的情緒,按照下面的邏輯順序認識自己面對的挑戰:

分析自我-比如自己現在有多少辭彙量,做一套模擬試卷得分多少,哪方面能力不足等;

分析問題-比如閱讀六級考試大綱,弄清楚考試的辭彙、語法等範圍;

分析解決策略-比如收集多種學習方法,跟自己的備考需要和學習適合度做匹配。

除了「深層策略」以外,成功的學習者還能夠把自我與挑戰清楚地分離。不管進展有多慢,或者失敗多少次,他們不會降低對自己能力和個人價值的堅信;他們會說「我還沒有做到」,而非「我做不到」。

任何學習都是一段漫長的旅程。有多少孩子忘記抬頭,迷失在了錯綜複雜的林間小路上;又有多少孩子在折返了幾次以後,對自己一句說「我到達不了」而中途退出了呢?

3、 認識「選擇」

很多時候,孩子即使了解了自己的需要和問題的關鍵,依然需要通過多次嘗試,比較效果,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如果他/她沒有意識到「選擇」的必要性、甚至可能性,就會好像用斧頭敲釘子、用鎚子砍樹那樣徒勞無功。

這是因為雖然大部分人的智力基本相當,但是由於每個人有不同的性格、喜好和特長,他們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才能使學習效率最大化。相反的,不加選擇地把別人適用的方法往自己身上套,則是「削足適履」,往往得不償失。

這就是為什麼任何成功的學習方法,都有人抱怨沒有效果,其實不一定是方法本身有問題,有可能是不適合當事人的學習習慣,或當事人的能力不足夠發揮該方法的作用。

我記得上學的時候很流行一種學習英語的方法,那就是閱讀原著,遇到不認識的單詞不可以查字典,而是通過上下文來猜測詞義。我反覆在幾本英語小說上做了嘗試,都覺得這種方法既無趣又低效,導致我本來喜歡的書也變得枯燥起來。後來我索性書旁放著電子詞典,一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就查。久而久之,我發現不僅書讀完了,而且新單詞也記住了很多。反觀身邊的同學,大部分人都因為需要艱難地猜詞導致興趣缺失而徹底放棄讀原著。

再比如我從小就很擅長記憶(當然也非天生),所以並不反感通過背誦的方式學習。在準備雅思考試期間,我通過大量地全篇背誦範文來解決寫作時間不夠的問題。但是當我把這個方法分享給別人時,很多人發現並不適用;即使勉強使用,效果也很差。

我一直都認為自己是個幸運的人,起初是因為自己「聰明」、「擅長學習」,進入教育行業以後,才發現自己其實資質平庸,一路的小成績都是來自於爸媽無心插柳幫我養成的學習自主性,從而更加倍感慶幸。

其實任何一個孩子,只要順利地把學習融入自己的內驅動力里,並且掌握學會學習的思維方式,都會自動自發地往目的地行進。我們作為成人,幫助孩子養成這種學習的自主性,遠比要求他們考第一來得意義深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的精彩文章:

《魔法歲月:0 6歲孩子的精神世界》
如何引導青春期孩子正確做決策?

TAG: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