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00多幅南京老地圖告訴你2000歲古董鋪子攢了多少貨

500多幅南京老地圖告訴你2000歲古董鋪子攢了多少貨

80多年前,有感於滄桑詩意數量眾多的古迹名勝,朱自清借「古董鋪子」一詞來形容南京。由於歲月侵蝕,這座「古董鋪子」里的有些寶貝已經蹤跡難覓,也有的寶貝名稱被張冠李戴。比如,雞鳴寺以北的明城牆,長期被誤認為六朝台城舊址;比如,白鷺洲公園,其實和李白筆下的白鷺洲毫不相干。這些美麗的誤會是怎樣出現的?「古董鋪子」里的寶貝們,到底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新近出版的《南京古舊地圖集》,用500多幅古舊地圖,為南京做了一部600頁的「成長腳印」,展示了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南京。

現代快報記者 白雁

500多幅、2000多年

南京原來長這樣

《南京古舊地圖集》(簡稱《圖集》)分兩冊,上冊是地圖圖錄,下冊是研究論文。打開這部式樣別緻的「成長腳印」,圖錄部分共有500多幅古舊地圖,原圖製作年代上自宋代,下迄1949年,跨越1000多年時間;而從內容來看,時間跨度更大,從春秋至民國,歷朝歷代的南京地圖,都囊括其中。

600頁的南京「成長腳印」,形象地記錄了南京城市的歷史發展。《圖集》卷一《大視域地圖中的南京》,分別從全球、區域和高層政區視野展示南京城的地理位置。卷二《志書與繪畫中的南京地圖》,通過歷代志書的附圖以及明人仇英《南都繁會圖》和清人王翚《康熙南巡圖》彩繪長卷,展現不同時代人們對南京城市形態的空間認知。卷三《晚清民國時期測繪南京地圖》,用近代測繪技術實測印製的地圖,準確地描繪南京及其郊區的地形和城市布局,反映近一個世紀內南京城市地理景觀的變遷。卷四《明清時期南京繪景地圖》,從明清城市繪畫聚焦城市勝景,用圖畫呈現南京的歷史文化記憶。

四卷內容兼顧了古舊地圖的各種類型,清晰直觀地勾勒出南京城市的歷史發展脈絡。2500年前的南京,處處罕有居民活動的跡象,一眼望去,只看見自然山川。春秋以後,隨著時光的推移,南京城漸漸有了雛形,從軍事堡壘到人口稠密的都市,從街道零星到大路四通八達,從四野空曠到樓市林立,500多幅地圖,完整展示了南京城從「嬰兒」到「壯年」的成長曆程。

800年前就有大行宮?宋高宗趙構的!

《圖集》二卷收錄有一幅南宋的《府城之圖》。文字說明顯示,這幅圖出自南宋《景定建康志》。《景定建康志》修訂於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並因年號得名,是南京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地方志文獻,其中收錄的地圖,更是珍貴。

《府城之圖》顯示,南京當時有一座「行宮」。這座行宮東、北、西三面臨水,南邊有東虹橋、鐘山坊、親事營、天津橋、石城坊、西虹橋等地標。這座行宮並不是我們熟悉的清代康熙乾隆的行宮,而是宋高宗的行宮。1127年,金軍攻破汴京,北宋滅亡。趙構在商丘即位,史稱宋高宗。宋高宗即位後,面對北方大片國土丟失、金兵虎視眈眈,不得已開始南渡,一度曾將都城遷到南京,最終又定都杭州。也因此,南京早在宋代就有了「留都」的稱號。

關於宋室遷都南京,《景定建康志》記載:「高宗皇帝復受天命,再造鴻業,翠華難渡,首幸江寧,乃即府治以建行宮。」意思是說,宋高宗南渡到了江寧(今南京)以後,因陋就簡,將原先江寧府治的舊址作了行宮。

宋高宗停留江寧期間,下令將江寧府改為建康府並有定都的打算。但在建康府逗留逾年後,高宗又繼續南下,經浙西到了臨安(今杭州)。此時的宋高宗,還沒打定主意定都哪裡。紹興二年(1132年),他詔令在江寧府舊治的基礎上修建行宮,並要求行宮要修得簡單,強調不要傷財害民,還提出要戒用象牙筷子等奢侈物品。此後,高宗數次往返建康與臨安,最終在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正式定都臨安,但南京作為留都的身份一直保留了下來。

宋高宗的行宮舊址到底在哪兒呢?近年來在戶部街附近的考古發掘證明,大體上北至今羊皮巷、戶部街一帶,南到建鄴路、白下路一帶,西到張府園小區,東到火瓦巷一線,其中軸線與南唐皇宮相一致,大概就是今洪武路。洪武路以南的中華路,則是當時的御街。

《南都繁會圖》

一張平民的快感地圖

相對於方誌地圖中,對歷代南京城市的勾勒白描,明清兩代畫家對南京市井街巷、生活場景的描寫,更能反映當時的城市面貌。《圖集》卷二收錄有託名明人仇英的《南都繁會圖卷》和清人王翚的《康熙南巡圖》。《圖集》文論部分,收錄有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胡恆教授《〈南都繁會圖〉與〈康熙南巡圖〉——手卷中的南京城市空間》一文,導覽兩幅奇圖。

《南都繁繪圖》是現存最早的有關南京城的明代風俗畫,三米多的長卷中,山水、街道、屋舍層疊交織,大小船舶、各色人物行走其中。畫卷從右側的市郊開始,一幅早春時節的江南景象。近處,一條寬闊整齊的石板道迤邐而來,路旁掛著各種幡牌。道上四名轎夫抬著一名官員, 一名青年騎著白馬隨侍近旁。跟著這些人的步伐,觀者便進入「南都」。

道路兩旁逐漸出現各式各樣的店面。「米行」的兩個夥計忙著篩米、搗米,「衣行」的店鋪門前掛著不同顏色樣式的服飾。沿著街市,道路開始向兩側分岔。一端通向了各個售賣牲畜、家禽的市場。附近屋裡隱約可見幾名婦女在織布機上織布。不遠處一條河曲折繞行,河對岸一群人在觀賞舞龍,敲鑼擊鼓。道路的另一端,人群聚集,摩肩接踵。穿過「南市街」牌坊,來到一座廟宇前的廣場,一隊演員正表演著各種雜耍。河岸邊,一群人在觀看龍舟比賽。廟宇門口花團錦簇,人們紛紛進入廟宇拜佛行禮,祈求平安。

走過廟會,沿著石板道,表演雜耍的隊伍在河流處轉彎。過了河,依舊聚集著各種商鋪。街道的盡頭是「北市街」牌坊。穿過牌坊,正對一座官府大門,大門虛掩行人漸少。官衙旁邊是一座高大的門樓,門樓前的石碑上寫著「大小文武官員下馬」,三兩官員在此列隊等待。這裡便是南京城的中心——皇城。遙望門樓內部,隱約可見錯落屋檐與蒼松翠柏。前方是一座雄偉的宮殿,紅牆碧瓦,但大門緊閉,門前有幾名侍者分列左右。至此,畫卷在一片雲霧繚繞中結束。

胡恆評價《南都繁會圖》,「畫卷上有一雙流動的眼睛。畫家的情緒,就像視點般均勻散開,進入畫中。他與畫中人一起,分享著平凡生活的簡單快樂。這是一張平民的快感地圖。」

機緣可貴

讓散落海外的

南京古舊地圖回家

《圖集》主編、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胡阿祥教授介紹,《圖集》從收集到整理出版,前後耗時十年。

「一開始,是收集大陸的南京古舊地圖。比如,南京市檔案館、南京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等機構,給予了我們很多支持。省外的,像是復旦大學圖書館、四川省博物館等機構,也藏有相關的地圖。我們還參照了部分已經出版的南京地圖。2014年6月,我們以南京出版社《金陵全書》為參照本,集中對25種南京地方志書中的古舊地圖進行掃描採集,獲得志書地圖300餘幅。」

在搜集地圖的過程中,編纂團隊獲悉,台灣現有大量的古舊地圖影像資料。編纂團隊經過調查核實後,在台灣學者范毅軍先生等人的傾情襄助下,通過台灣「中央研究院」的一個地圖資料庫,順利收集了高清掃描格式的南京古舊地圖100餘種、700多幅,其中包括民國大比例尺系列城市地形圖、民國南京城市地籍圖等一批珍貴地圖資料。

與此同時,通過檢索網路在線資料庫,編纂團隊找到了一批藏在海外的南京古舊地圖。

「美國國會圖書館、日本京都大學圖書館、澳大利亞國立圖書館、斯坦福大學圖書館等海外機構的地圖資料庫中,收集南京地圖檔案約30餘件。這些地圖當中,有一些質量非常好,比國內的保存得還要好。我們也通過各種辦法,拿到了電子版。借《南京古舊地圖集》的整理與出版,讓這些珍貴地圖回歸故土,為南京悠久的歷史拼出更完整、更真實的空間樣貌,這是難能可貴的機緣。」

胡阿祥說,就目前來看,《圖集》做到了收集最全,印刷質量最高。不過,遺憾也是有的,個別機構收藏的珍貴古舊地圖,因為某些原因未能收入《圖集》。「今後,如果能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持,這個遺憾有望彌補。也希望更多深藏未露的古舊地圖能公開,並被加以科學地研究和利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資訊 的精彩文章:

兒女不盡贍養義務老人做遺囑公證分房產
捂鼻!4噸多垃圾里翻出丟掉的鑽戒

TAG:每日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