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成就最大的為什麼往往不是前三名?來看看心理學的解釋!

成就最大的為什麼往往不是前三名?來看看心理學的解釋!

1

很多人認為創造能力,是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他們認為只要我家孩子學習好,就不愁創造力不強了。

那麼實際上咱們中國古代也有這種理論,諸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或者「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就是認為只要知識足夠多,創造就會自然發生。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契克森米哈伊)是創造性領域一個非常老資格的一位前輩,他這一輩子都是和創造性高的人打交道。

成就最大的為什麼往往不是前三名?來看看心理學的解釋!

他研究了多名國際上知名的創造力大師,包括愛因斯坦。在研究中他發現,「領域內傑出的人的創造力有一個共性:既專註又靈活。」


2

這個和我們普通人不一樣,普通人往往在專註和靈活中只具備一個特質。

  • 黏液質的人他非常的專註。他能長時間做一個事,但靈活性很差。比如你讓他轉彎兒,他死活轉不了。
  • 有一些人,比如說多血質的人,他靈活性會非常好。頭腦非常靈活,但是你讓他專註一個事兒,他專註不了。

但是創造性高的人就能具備這兩個品質。這是一個奇妙的混合體,他可以做到既專註又靈活。


3

事實上我們一直也在考慮,這樣的特質是什麼東西來決定的?為什麼同時具備專註和靈活兩種品質?

有一種假設提出,同時具備專註和靈活的特性,可能是頭腦中的組合比較奇特, 兩個腦系統配合比較好。

  • 專註——執行控制的網路
  • 靈活——海馬結構和一些下層結構

我們有一個執行控制的網路。比如家長朋友在看本篇文章時,注意網路就非常激活,包括你的前扣帶回、額葉。 就是讓你集中在一個事情上,排除其他的干擾。

比方說外頭有嘈雜的聲音,有空調的聲音,你都會忽略。這是一種專註的網路。

但是,靈感驅動不由專註的網路控制,而可能是由海馬結構,或者其他一些下層結構所決定的,是由你的感知覺輸入所決定的。

所以有人可能在聽我的講座的時候,在一個不相干的事上獲得了靈感。這種事情是很有可能發生的,靈感是自下而上產生的,很有可能你的感知覺,不是很多人的重大發明都是坐在家裡想出來的。 就是在聽別人講或者干別的事兒的時候,突然想到一個不相干的事兒,就產生了。

但這兩種能力在我們腦機制上,實際上是兩個腦系統。

靈感驅動系統和認知控制系統在人腦是不一樣的。

有一種觀點就認為創造性高的人,可能他兩個腦系統的配合比較好,該專註的時候他能做到專註,該靈活的時候他又能做到靈活。


4

還有一種假設提出:創造性高的人有獨特的人格特點——雙相人格障礙。

這種觀點認為:創造性高的人他有獨特的人格特點。

什麼叫獨特的人格特點呢?比如說我們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叫雙相人格障礙,通俗講叫躁狂抑鬱症。這種人一旦要是躁狂起來興奮的不得了,要抑鬱起來無論我們說什麼,他都不動了。

有一些文學家或藝術家,高創造力的人確實有這樣的特點,他在躁狂的時候能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毫無拘束的表達出來。但是在抑鬱狀態他又進入了一種非常嚴苛的批判當中,他能夠非常客觀的審視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

他同時有這兩個人格之後,相當於他又能產生新的東西,他又能夠對產生的東西有個客觀的評判。

所以就有一種觀點認為,創造力高的人跟他有這種雙相人格障礙有關 。

但是這個現在看起來也不太成立,因為科學家很多沒有這種波動。 少數藝術家有這種情況,科學家、做管理領域的、工程領域的,都非常穩定,幾乎沒有這種情況。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同時具備兩種特質的人有獨特的動機,他追求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

他和普通人的目標不一樣,不是想要做一個研究,或者我發表一個文章,就滿足了。他可能追求的東西像愛因斯坦一樣,他追求一個全新的理論。他為了那個理論,他可能別的事兒都不管,這種獨特動機可能也是一種可能性。


5

我們反覆探討之上的三種觀點後認為:這些可能都存在,但是並不是普遍存在的。

我們的結論是:最大的可能性,是擁有兩種特質的人擁有比同行更加廣博的知識和見解。

他知道的比別人多。就好像買房一樣,很多人就說,在房價最便宜的那一年我怎麼就沒買個10套8套房呢?那誰誰誰就買了。

也有可能這個人是是碰巧買對了,但是更可能的是他在這個領域的了解要比你多得多。

比方說我有一個同事,他就買了好多套。原因是他在英國待的時候就經歷過這種房地產的變革,他有經驗、見識。而大多數人當年肯定沒有這個見識和經驗。所以,看起來好像知識也非常的重要。

其實你看某個人之所以能夠堅持自己的觀念,不一定是因為比別人執著,也不一定是因為他別人死腦筋,可能僅僅是因為他看到的你沒看到。

我們肯定知識肯定是對創造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但是,知識不等於創造力。

不是說你有知識了就不用練,然後創造能力自然就有了。不是唐詩背的足夠多了,熟讀唐詩的人多了去了,但是能把唐詩寫的像李杜這樣也沒幾個。


6

有一個效應叫做第十名效應:就是發現歷史上那些最有創造力的孩子,一般是在班上排大概是第10名左右。

但是10名說明了什麼呢?10名說明腦子夠使,但是他可能不那麼用功。

這些人就是並不見得是知識掌握最充分的,但是他掌握的一定比較其它人多一點,但並不一定是像百科全書。

實際上美國的Science雜誌也發表了一篇非常有趣的關於中美學生雙方的對照。它就比中美學生雙方對物理概念的、物理規律的掌握,發現中國學生遠遠超過美國學生。

但是他又測了這些學生在物理領域提創造性的問題的能力,就發現兩國學生沒什麼差別。

這個結果既然能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的話,就說明:你有知識,不一定有智慧。你掌握了這些規律不一定就能變成創造力。

所以,知識未必就是創造力。


7

還有人就是在各個領域都會研究,把各個領域的傑出人士的創造高峰的年齡找出來,發現大概物理學就是三四十歲。

記得有句話說:一個物理學家到五六十歲還沒有什麼創造力就該退休了。

因為你在學下去你也不行了。所以它叫做又叫入行十年效應。

你最精彩的創造是在進入行當的第十年,或者是十一二年的時候。這說明不是知識掌握越多就越能創造。它掌握到那個點上可能是最有利於它創造的這麼一個東西。

所以,創造和知識是不一樣的。


本文節選自佐心家長的線下研討會。主講老師為佐心家長創造力首席科學家羅勁老師。

羅勁老師是創造力研究國際知名學者,中國創造性研究頂級學者,原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主任,現為首師大心理學院博士生導師,心理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