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的感覺有科學解釋嗎?這裡有關於它的三個分析
故鄉美不美,都可能會有鄉愁
來自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心理學家Joshua Klapow認為,鄉愁是一種對「可預測的、一致的、穩定的狀態的依戀」,而且這種反應其實跟我們在過去和當下的處境其實關係不大。換句話說,即使故鄉和家庭不盡如人意,回想的時候,你可能依然會覺得「還是那會兒最好」。
密歇根大學副教授 Ricks Warren 的觀點是,鄉愁屬於在陌生環境下的「戰或逃」式反應,「進化讓人本能地尋求自我保護。我們知道家永遠不會傷害自己,所以總想回家。」對新環境的抗拒往往也伴生著鄉愁,人們會因此感到抑鬱和焦慮,甚至可能吃不下睡不著。另一方面,焦慮所帶來的恐懼和消極情緒,也會進一步將它放大。
減輕鄉愁,需要先創造新的聯繫
鄉愁這種感情如此複雜,想完全切斷大概不太現實,但也不是沒有辦法緩和。前文提到的三位學者都認為,處理它的最好方式就是「正常化」,對此他們給了幾個小建議:
首先當然是告訴自己,情緒不佳是暫時的,鄉愁是人生變化的結果,並沒有什麼不應該的。這個動作雖然簡單,但是可以向身體傳達一個信息,就是「我知道自己不會有事兒」。Chansky 則把這個過程比喻成「進泳池」,「剛開始總覺得冷,調整一陣子總會慢慢適應」。
其次是和新的環境創造聯繫。這個聯繫並不完全指「讓自己忙起來」,而是通過一些細節感受新環境並參與其中,迅速找到自己最喜歡的部分,進而創造一些穩定的日常,比如上大學之後每周都會去的圖書館,或者在異地工作時經常光顧的餐廳。這樣能讓我們進一步加強人生新階段的可預測性,說白了就是「自己在哪兒,哪兒就是家」。
第三就是再常見不過的「尋找新朋友」。Klapow 說,他並不太建議我們反覆跟家人傾訴自己的思鄉之情,因為這樣只能讓人不願意跟外界接觸 ,情緒更加低落。相反,我們應該儘快和其他人——比如同事或同學——建立起融洽的關係,這樣一方面可以疏解鄉愁,另一方面也能從各種類型的人際關係里得到力量和安慰。就像斯蒂芬·金在《11/22/63》里說的,「如果你曾經想家,或者感到遠離那些塑造了你的人和事,你就會知道,歡迎的話語和友好的微笑,對自己有多麼重要。」
題圖、插圖來自:Giphy the Simpsons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在印尼被封之後,抖音也要成立審核員團隊來過濾不良內容
※1.65 億起價的世界盃廣告,最後怎麼被三個互聯網公司打成了「腦白金」?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