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我艦奉命撞擊你艦,俄羅斯此艘核潛艇在此海域瘋狂撞擊美國核潛艇

我艦奉命撞擊你艦,俄羅斯此艘核潛艇在此海域瘋狂撞擊美國核潛艇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龍貓,無授權禁轉!

在歷史上,俄羅斯人給世人的印象,通常是彪悍勇猛,而「我艦奉命撞擊你艦」更是這種彪悍的真實寫照。在1988年2月,美國海軍提康德羅佳級巡洋艦「約克城」號和驅逐艦「卡倫」號曾經進入黑海,距離蘇軍塞瓦斯托波爾僅僅7海里的地方進行偵查。蘇軍發現後隨即派出「克里瓦克I」級護衛艦「忘我」號和米爾卡級輕護衛艦SKR-6前往攔截。在多次警告無效後,蘇聯的忘我號撞向美軍約克城號,而SKR-6則撞向卡倫號,被撞擊的美艦驚慌失措,立即退出了蘇聯領海。

忘我號撞擊約克城號

其實,不僅僅是海面上,在水下,冷戰蘇聯的核潛艇也經常和美國同行們玩「碰碰船」遊戲,只不過,這種「碰碰船」危險性極高,實在是拿命在冒險。因為潛艇和水面艦艇不同,海水即是潛艇最好的掩護,也限制了潛艇對外的感知能力。潛艇在水下無法使用雷達和其他光電系統,只能使用「聲納」來搜索和探測周圍目標。由於聲納是靠監聽聲波來探測潛艇周圍的情況,所以,潛艇螺旋槳後面的情況對於潛艇而言,就是偵測盲區,因為螺旋槳的雜訊會妨礙聲納的探測。

瑞典戰鬥機驅逐蘇軍潛艇

在冷戰中,美軍潛艇就經常利用潛艇對背後的偵測盲區,跟蹤出海的蘇聯潛艇,這一招在冷戰時期通常非常有效。根據解密的情報顯示,曾經有美國潛艇跟蹤蘇聯的E-II級飛航導彈核潛艇,跟蹤了整整一周,從海參崴一直跟到金蘭灣,才被蘇聯核潛艇發現。而蘇聯潛艇發現美軍盯梢潛艇的方式,是一種被稱為「瘋狂伊萬」的戰術動作。「瘋狂伊萬」因為是蘇聯潛艇常用的手段,因此又被稱為「蘇聯大迴轉」。其目的就是蘇聯核潛艇為了防備有美軍潛艇在其背後「盯梢」,因此在正常航行時,突然高速迴旋,就好比一個正常向前走的人,突然轉身180度,看看後面有沒有人盯梢。如果蘇聯潛艇發現被盯梢,很多時刻會直接撞上去。因此被美國人稱為「瘋狂伊萬」。

瘋狂伊萬後艦首破損的蘇聯潛艇

由於美蘇核潛艇設計理念上的差異,美軍核潛艇多採用單殼體結構,耐壓殼就是潛艇外殼,一旦被撞擊,必遭重創。蘇聯潛艇由於大多要應付寒帶環境,所以多採用雙殼設計,耐壓殼和外殼分開,因此潛艇強度更高,也就更「耐撞」,所以,這種碰撞下,美軍潛艇往往立即返航回港大修,蘇聯潛艇則簡單修修,然後繼續出海。

「擊沉」巴吞魯日號的俄羅斯K-275號核潛艇

但是歷史上最經典的一次碰撞,卻發生在冷戰結束以後的1992年。1992年2月11日,美軍「洛杉磯」級核潛艇「巴吞魯日」號在俄羅斯科拉半島的軍港入口處跟蹤俄羅斯「塞拉I」型核潛艇K-275號。結果美軍潛艇不幸被「瘋狂伊萬」的俄羅斯潛艇發現,俄艇隨即正面撞上去,儘管巴吞魯日號緊急避讓,但是K-275號的指揮塔依然撞上巴吞魯日號的艦體,美軍潛艇隨即轉向逃離,而由於這一次撞擊導致巴吞魯日號潛艇耐壓殼遭到不可修復的嚴重損傷,不得不於三年後早早退役,成為洛杉磯級核潛艇中最早退役的一艘。而俄軍K-275號核潛艇在修理指揮塔後便再次進入海軍服役,一直到今天K-275號依然在俄海軍中服役。

至今依然在服役的K-275號

事實上,「瘋狂伊萬」戰術不僅給敵方潛艇造成了很大危險,對自身安全也有諸多不利。比如,蘇聯潛艇以急轉方式運動,不僅高速推進移動會產生巨大噪音,急轉航行也可能因氣穴現象產生巨大噪音,進而導致潛艇本身的行動位置曝光,如果附近有使用被動聲吶聽探的敵方潛艇的話,也可從聲納上獲知其準確方位。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毅戰爭史 的精彩文章:

兩昔日日不落帝國海上鬥法?英國小艇正面硬杠西班牙大艦絲毫不慫
美國中東戰略全盤失敗,侵敘美軍地位尷尬,再不撤退將遭重大損失

TAG:宋毅戰爭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