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紘苦口婆心勸諫,但孫權只聽了一次,結果連續栽了四次跟頭

張紘苦口婆心勸諫,但孫權只聽了一次,結果連續栽了四次跟頭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張紘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年底至次年年初,主人公是張紘。原文如下:

後權以紘為長史,從征合肥。權率輕騎將往突敵,紘諫曰:「夫兵者兇器,戰者危事也。今麾下恃盛壯之氣,忽強暴之虜,三軍之眾,莫不寒心,雖斬將搴旗,威震敵場,此乃偏將之任,非主將之宜也。願抑賁、育之勇,懷霸王之計。」權納紘言而止。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後來張紘被孫權任命為長史,並隨自己一起出征合肥。在戰鬥中,孫權打算親自率領精銳騎兵突襲敵軍。張紘勸諫道:「打仗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如今您卻要依仗旺盛勇敢的士氣,而輕視強勁的敵軍,這會讓全軍將士感到心寒。即便能夠砍殺敵將,拔取敵軍戰旗,但這也不過是一個偏將的作為,絕不是主帥所應該做的。希望您能抑制孟賁、夏育那樣的匹夫之勇,心存五霸那樣的胸懷。」孫權採納了張紘的建議,停止了進攻。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上篇我已經介紹過的「斬將搴旗」,意為砍殺敵將,拔取敵方戰旗。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之前我已經介紹過,是《吳子?料敵》中的「然則一軍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輕抗鼎,足輕戎馬,搴旗斬將,必有能者。」

孫權與合肥城的淵源始於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當時他集十萬大軍圍攻合肥,而合肥城中僅有數千曹魏兵馬,但孫權依然是久攻不下。最終,孫權勃然大怒,準備親自上陣。此時,謀士張紘提出勸諫,希望孫權能剋制自己的憤怒。而隨著曹魏謀士蔣濟疑兵之計的出現,孫權終於放棄進攻,撤軍而回。

或許是張紘於獻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病故後無人能說服孫權的緣故,從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至東吳嘉禾三年(公元234年)這十九年間,孫權又先後親自率部向合肥發動了四次圍攻。但每一次都鎩羽而歸。這座城池成了孫權一輩子的痛,他也因此被戲稱為「孫十萬」。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三國謀士系列之五九:一封書信,改變了官渡之戰的結局
張郃如何令諸葛亮功虧一簣的,這則成語故事道出事實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