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癬多因濕氣陰熱 一個中醫方子即可治好
一到夏季,門診上總能遇到不少足癬患者,年輕人居多。這不,上周就有一個陽光帥氣的大學生來到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王新志教授的診室。「我得了腳氣,抹了很多藥膏都不好使。」說完,他把鞋襪一脫,瞬間,撲鼻的臭氣充滿整個診室。王新志觀察發現,患者的腳趾之間有潰爛,確實是足癬。
足癬多因濕氣陰熱
足癬,俗稱腳氣,西醫認為是由真菌感染足底及趾間引起的一種體癬,多發於夏季,一般先形成菜籽大小的丘疹和水皰,然後等距離從中心向外圍擴展,呈圓形,中央有癒合傾向和少量脫屑,幾個環可合併成多環形,炎症一般不明顯,有癢感。
王新志說,中醫學對於足癬早就有較為完備的認識,明代《外科正宗》、清代《外科證治全書》皆有記載,稱足癬為「腳濕氣」「田螺瘡」「臭田螺」,認為足癬是由濕氣、陰熱造成的。
一個藥方即可治好
王新志教授為這名患者開了一個方子:蜂巢、蒼耳子各30g,蛇床子、苦參、白礬各15g,共放入砂鍋,加水1000毫升,小火煎至800毫升,再兌溫開水4000毫升。
「經常運動的年輕人,按照這個方子泡兩次腳,可預防腳氣。有腳氣的人,睡前泡20分鐘腳,幾次就好了。」王新志教授說,這個方子里,蜂巢有發汗除濕、清陰熱、祛風止痛、攻毒消腫的功效。蒼耳子有散風除濕、通竅止痛、消風止癢的作用。蛇床子和苦參都有溫腎助陽、祛風燥濕、殺蟲利尿的作用。白礬外用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的作用。
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王新志認為,很多年輕人之所以得足癬,是因為平時愛運動,且運動後有不勤換鞋襪的習慣。王新志提醒,夏季悶熱,腳容易出汗,一定要養成勤換鞋襪的習慣,運動完及時洗腳。另外,足癬患者不能與他人共用腳盆、拖鞋等生活用品,以防傳染。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你相信嗎?空調的發明 居然沾了印刷機的光
※黑科技!《驚奇隊長》將全程CG年輕化弗瑞和寇森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