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科幻的新起點

中國科幻的新起點

在豆瓣方舟文庫的新科幻系列中,第一個吸引我的作者是雙翅目。2017年,我與她在一場科幻活動中相識,那時我首次看到她的作品,驚為天人,後來又陸續看了她另外一些作品,成了她的粉絲。以前我評論劉慈欣的《三體》,說《三體》把我們寫的科幻碾得粉碎,如今看雙翅目的科幻作品,又有了這種感覺。我覺得她的一些作品擔得起「偉大」這樣的字眼,她的小說像迷宮一樣讓人深深陷入,讀完後,我頭腦里翻騰著星星般無數的想法,卻始終無法以完整的語言來歸納。它們都太可言說了,卻又充滿無盡的解釋,閱讀的愉悅和絕望同時升起。後來,我又看到翼走的小說,同樣深感震撼,佩服不已。為擁有這樣的作者和作品的一套書寫序,我感到十分榮幸。

我覺得中國科幻可以分為兩個流派,不是硬科幻和軟科幻之分,而是模仿西方、向西方科幻致敬的流派和擁有更多本土價值、個人趣味的流派。我們這一批20世紀90年代成長起來的作者,有時被稱作所謂的「新生代」,其實主要還是在做第一種科幻,在模仿,在向黃金時代的西方大師們學習,從主題立意到內容風格,都明顯有這樣的痕迹,有時寫出了一些較有影響的作品,其實也都不離這個路數。但是新的一代人,比如方舟文庫的年輕科幻作者們,我覺得很難歸類。他們的出現代表了一種新樣式的衝擊,更有自己的東西。我覺得這可能就是中國現代科幻真正的新起點,而之前的科幻多少有那麼一點「前現代」。

這批新作者風格奇異,很個人化,跨界感突出。雙翅目擅長哲學思辨和技術反思,能夠把各種學科的奇思妙想無縫銜接成一件美妙的藝術品。翼走擅長用故事打動人心,把科幻最浪漫的一面帶給讀者。武夫剛注重製造衝突,體現科幻小說所具有的社會介入價值和思想實驗價值。石黑曜的幻想作品在冷漠荒蕪的外表下蘊藏著樂觀與對生命本身的熱愛……

在他們的作品裡,讀者看不到太多傳統的主題和畫面,卻能把傳統元素推入新的境界。比如,讀到雙翅目的《公雞王子》,你會想「機器人」這個寫濫的題材,竟然還可以這樣寫!比如,讀到翼走的《追逐太陽的男人》,你會想「時間」這個寫濫的題材,竟然還可以這樣寫!他們寫的是真正的科幻。他們追求不羈的想像力和嚴格的科學背景,卻不再拘泥於軟硬科幻之分,揮灑自如,轉換靈動。他們追求文字的繁複精妙,更關注人的內心、人的命運,以及人在政治、經濟和技術大背景下的悲歡離合,從他們的文風和表達中看不出作者的性別。他們探討的問題相當前沿和先鋒,涉及深層的精神世界和認知領域,觸及人的靈魂,創造了一些全新的藝術形象。他們不再僅僅是寫一個點,而是在自釀一種趣味,寫自己思考或玩味的東西,品味人類心靈的深邃、複雜與別緻。他們的作品更有藝術性,更有美感,甚至帶有宗教感。這是從模仿世界到擁有世界的轉變,或許這就是中國的新浪潮。他們讓我重新看到了閱讀科幻的意義,那就是可以藉此與人類中偉大的天才相遇,與那些遠遠超越你我的大腦相遇。不,這些作者或許不是人類,而是從未來或者天外駕臨的訪客——看看他們給自己起的名字吧!

我很羨慕這些作者的成長環境。從前,整個中國就只有一家《科幻世界》,現在有了多種多樣的專業寫作平台,讓科幻愛好者可以盡情釋放寫作才華,在豐富多樣的環境中展開腦力激蕩。豆瓣閱讀徵文大賽、科幻文匯徵文大賽、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還有蝌蚪五線譜「光年獎」、晨星·晉康獎等,給他們帶來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豆瓣閱讀徵文大賽現在設有專門的科幻類型組別,每一次賽事獎項的出爐,都意味著一大批青年科幻作者脫穎而出。我為科幻驕傲,也為發掘和推出這些優秀作者和作品的人和機構驕傲。這次豆瓣閱讀推出的科幻系列,是中國科幻向多元化發展的證明。在如今的中國,能有那麼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科幻創作中來,是很了不起的。科幻則藉此進一步拓展它的空間,激勵探索和冒險精神,增加新的審美體驗,創造未來和新世界。我把這視作民族的盛事,但更是寫作者個人的幸事。

這個系列中還有一些西方科幻佳作,既有新人和新風格,也有一些重量級的人物和獲獎作品,其中包括荷蘭近年的科幻新星托馬斯·奧爾德·赫維爾特的短篇集、《時間迴旋》的作者羅伯特·查爾斯·威爾森的一部新作,以及寫出「西班牙乞丐」三部曲的科幻元老南希·克雷斯的作品集等。我把它們看作一把標尺或一面鏡子,來對比或映射我們中國科幻如今的發展進程。

2018年是世界現代科幻誕生200周年。中國在此時迎來了一次本土科幻的爆發,這在我們的現代文明史上無疑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出汗也可以反映你的身體狀況
如何書寫大學往事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