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人居然也有「打火機」

古人居然也有「打火機」

在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點火工具就是打火機了。相比較於早期的火柴,打火機有著快速點火、方便攜帶、不易損壞的諸多優點。你也許會在想還是現代好,古人生火還得用火鐮,這種以石敲火的方法,生一次火都要用上大半天。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不要低估了古人的智慧,事實上古人也擁有他們的「打火機」——火摺子。


火摺子的起源

最早關於火摺子起源的時間是公元577年,也就是在中國的南北朝時期。我們都知道南北朝時期戰爭頻發,當時部隊行軍打仗、生火做飯講究的就是一個字「快」。傳統的火鐮生火大耗費時間了,無論是軍隊還是民間都急需一種可以快速引火的工具。恰巧這時候皇宮裡面的一班宮女們發明裡能夠快速引火的火摺子。很快這種工具就傳遍了大江南北,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時社會的進步。


火摺子的製作材料

就像打火機一樣有好壞之分,在古代火摺子也有分高低的。平民百姓家用的火摺子,材料簡單便宜,主要是用粗造的土製紙捲成緊密的紙卷,然後用火點燃後再把它吹滅,火熄滅後還能看到零星的火點,等到要用時再吹一下,讓這些火星再次燃燒起來,這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然後富貴人家用的火摺子可見高檔多了,高檔的火摺子是用白(紅)薯蔓浸水中泡濃,取出捶扁,再泡加棉花、蘆葦纓子再捶,晒乾,加硝、硫磺、松香,樟腦等易燃物質和多種香料而製成的,最後折成長扁筒或擰為繩。這樣的火摺子堪稱那些奢侈品牌的打火機。


火摺子的工作原理

火摺子的工作原理充分體現了古人的智慧,運用了「復燃」的物理原理。我們都知道氧氣是物體燃燒的必要條件之一。燃燒的物體在缺氧的情況下會處在一種半燃半滅的狀態。當再次獲得充足的氧氣之後,物體會重新發生燃燒。火摺子就是靠最外層的捲紙加上蓋子隔絕空氣,等到需要火的時候,打開蓋子吹一下氣,讓氧氣進來就會重新產生火了。


不止有「打火機」,還有「火柴」

永遠不要低估古人的智慧,事實上古人不止有「打火機」,還有「火柴」。據宋朝《清異錄》記載:宋初有人把松木條浸泡在硫磺里,做成一種可以引火的木條,一接觸摩擦就劇烈燃燒,當時也被稱為「引光奴」,後來則叫做「火寸條」,在市場上大量售賣,到明代又被叫做「發燭」。從工作原理的角度來說,「火寸條」堪稱古代的火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君談史 的精彩文章:

「怎一個愁字了得」的一代才女李清照
春秋時期的「蘇聯」,走向了不可避免的解體

TAG:煮酒君談史 |